单张纸数码喷墨印刷机机械平台,属于印刷机械技术领域。其结构主要包括机座、供纸单元、印刷转印单元、收纸单元四部分。印刷转印单元是由一个四倍径转印滚筒、两个双倍径压印滚筒、一个双倍径传纸滚筒、一个双倍径翻转滚筒和一个单倍径翻转滚筒构成,所述的四倍径转印滚筒位于喷墨头下方,第一双倍径压印滚筒、双倍径传纸滚筒、双倍径翻转滚筒、单倍径翻转滚筒、第二双倍径压印滚筒顺次呈V型排布在四倍径转印滚筒下方。该平台通过转印滚筒、两个可变径压印滚筒等相关滚筒的排列构成转印单元,即可实现单、双面印刷转换,而且转印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一种用于高速(> 10000 r / h)、单张纸(可双面印刷)数码喷墨印刷机的机械平台,属于印刷机械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数码喷墨印刷技术将逐步取代传统平版胶印技术。过去几年,磁粉、电子油墨方式数码印刷技术相对成熟,数码复印机(柯达、富士、佳能等)、电子油墨数码印刷机(惠普)迅速普及,小幅面(52规格以下)胶印机受到巨大冲击。同时数码喷墨印刷技术随着喷墨头技术的提升也有了长足发展,各种规格的卷筒纸数码喷墨印刷机相继市场化,分辨率可以达到1200dpi X 1200dpi,速度可以达到200 m/min,基本满足大批量彩色印刷需求。有专家对印刷方式与印量做过经济分析,磁粉、电子油墨方式数 码印刷机适合小批量(短版)印刷,最大经济限量1000张,超限利润率快速下降;卷筒纸数码喷墨印刷机适合大批量(长版)印刷,最小经济限量10000张,少于限量利润率也快速下降。在100(Γ10000张的两个经济限量之间,便是单张纸数码喷墨印刷机有效利润空间,几年来,大家都在想方设法研制单张纸数码喷墨印刷机,到目前,只有以色列兰达公司取得突破,在2012年5月德鲁巴印刷展览会上突出三款(S5、S7、S10)单张纸数码喷墨印刷机,最高印刷速度11000 r / h,引起巨大轰动,虽然其技术尚需完善,但足以昭示数码印刷技术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取代传统胶印技术。兰达公司单张纸数码喷墨印刷机结构主要分为四大部分控制系统、喷墨系统、转印皮带、转印平台,见附图5。附中11为喷墨系统,12为转印皮带,13为压辊,14 19为转印平台的滚筒部分,20为收纸机构。喷墨系统将油墨喷在转印皮带表面指定位置,转印皮带旋转过程中通过压辊13与压印滚15、19离合完成转印,在接触压力作用下将油墨100%转印在纸张表面。转印平台采用传统双色胶印机输纸、传纸、收纸机械结构,单面印刷时,转印皮带只与压印滚15离合(滚面合,滚口离,压印滚转一周离合二次);双面印刷时,转印皮带按规定顺序与压印滚15、19离合(滚面合,滚口离,压印滚转一周离合一次),通过翻转滚筒18实现双面印刷。由于转印皮带在高速运转时横向位置会偏移,特别是高速印刷时转印皮带与压印滚交替离合压会产生波动,这会造成油墨画面转印位置精度不高,很难达到彩色印刷的要求,难以商品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一种单张纸数码喷墨印刷机机械平台。该喷墨印刷机机械平台不采用转印皮带,采用滚筒转印方式实现转印功能,转印精度闻。本专利技术创造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单张纸数码喷墨印刷机机械平台主要由机座、供纸单元、印刷转印单元、收纸单元四部分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印刷转印单元是由一个四倍径转印滚筒、两个双倍径压印滚筒、一个双倍径传纸滚筒、一个双倍径翻转滚筒和一个单倍径翻转滚筒构成,所述的四倍径转印滚筒与两个双倍径压印滚筒星形排布,第一双倍径压印滚筒、双倍径传纸滚筒、双倍径翻转滚筒、单倍径翻转滚筒、第二双倍径压印滚筒顺次呈V型排布在四倍径转印滚筒下方。以四倍径转印滚筒的轴心为顶点,四倍径转印滚筒的轴心与其相邻的两个双倍径压印滚筒的轴心连线夹角α范围在110° 140°之间;以第一双倍径压印滚筒的轴心为顶点,第一双倍径压印滚筒的轴心与其相邻的四倍径转印滚筒、双倍径传纸滚筒的轴心间连线夹角β范围在70°、0°之间;以第二双倍径压印滚筒的轴心为顶点,第二双倍径压印滚筒的轴心与其相邻的四倍径转印滚筒、单倍径翻转滚筒的轴心连线夹角Y范围在70° 90°之间。所述的压印滚筒上安装衬垫板。·衬垫板厚度为O. 5 1. 5mm。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创造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转印滚筒、两个压印滚筒等相关滚筒的排列组合,不采用转印皮带,采用滚筒转印方式实现转印功能,转印精度高,可实现印刷位置误差小于O.1 mm,若配装喷墨系统的喷墨头喷墨速度达到150m/min,且能够实现油墨100%转移,即可商品化。在压印滚筒上加装O. 5^1. 5mm的衬垫板,可实现单、双面印刷转换。附图说明图1是单张纸数码喷墨印刷机机械平台结构示意图。图2是印刷转印单元滚筒间排布角度结构示意图。图3是转印滚筒离合压、调压结构原理图。图4是压印滚变径结构示意图。图5是兰达单张纸数码喷墨印刷机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单张纸数码喷墨印刷机机械平台,在机座内设置供纸单元、收纸单元和印刷转印单元,其中供纸单元、收纸单元与现有技术相同。本实施例将针对本申请设计要点——印刷转印单元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印刷转印单元是由一个四倍径转印滚筒2、两个双倍径压印滚筒4、8、一个双倍径传纸滚筒5、一个双倍径翻转滚筒6和一个单倍径翻转滚筒7构成。第一压印滚筒4通过递纸滚筒3与供纸单元连接,第二压印滚筒8通过收纸链轮9与收纸单元连接,各滚筒间通过高精度齿轮传动,确保传动精度。四倍径转印滚筒2位于喷墨头I的下方,第一双倍径压印滚筒4、双倍径传纸滚筒5、双倍径翻转滚筒6、单倍径翻转滚筒7、第二双倍径压印滚筒8顺次呈V型排布在四倍径转印滚筒2的下方。上述各滚筒的具体排布角度如图2所示以四倍径转印滚筒2的轴心为顶点,四倍径转印滚筒2的轴心与其相邻的第一双倍径压印滚筒4、第二双倍径压印滚筒8的轴心连线夹角α范围在110° 140°之间;以第一双倍径压印滚筒4的轴心为顶点,第一双倍径压印滚筒4的轴心与其相邻的四倍径转印滚筒2、双倍径传纸滚筒5的轴心间连线夹角β范围在70°、0°之间;以第二双倍径压印滚筒8的轴心为顶点,第二双倍径压印滚筒8的轴心与其相邻的四倍径转印滚筒2、单倍径翻转滚筒7的轴心连线夹角Y范围在70°、0°之间。四倍径转印滚筒2离合压采用工作气缸24气动控制,薄厚纸压力调节由手动调压螺杆21控制,其原理如图3所示,四倍径转印滚筒2轴承套为内偏心套27、外偏心轴套23组合结构,通过转动偏心轴承实现与第一双倍径压印滚筒4、第二双倍径压印滚筒8之间离合压和压力调节。气缸24驱动内偏心套27转动实现离合压操作,手动调压螺杆21驱动外偏心套23转动实现调压操作。如图4所示,以第一双倍径压印滚筒4为例,在第一双倍径压印滚筒4的外表面上加装厚度为O. 5^1. 5mm的衬垫板41,使其直径达到工作尺寸,满足印刷要求。印刷转印工作原理如下1、单面印刷时第一双倍压印滚筒4两工作面加装衬垫板41,工作面尺寸 为理论值,第二双倍压印滚筒8不加装衬垫板,两工作面直径比理论尺寸小,压印滚筒转一周供两张纸,转印滚筒四个工作面依次转印在张纸同一侧面上。2、双面印刷时在第一、第二双倍径压印滚筒4、8各有一个相应工作面加装衬垫板,直径尺寸为理论值,另一个工作面直径比理论尺寸小,压印滚筒转一周供一张纸,通过单倍径翻转滚筒将纸张翻转,纸张恰好交接在压印滚筒加装衬垫板工作面,压印滚筒无纸表面与转印滚筒间有间隙,纸张正面在第一双倍径压印滚完成转印,纸张反面在第二双倍径压印滚完成转印,转印滚筒四个工作面间隔与同一压印滚进行转印。权利要求1.单张纸数码喷墨印刷机机械平台,包括机座、供纸单元、印刷转印单元、收纸单元;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印刷转印单元是由一个四倍径转印滚筒、两个双倍径压印滚筒、一个双倍径传纸滚筒、一个双倍径翻转滚筒和一个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单张纸数码喷墨印刷机机械平台,包括机座、供纸单元、印刷转印单元、收纸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印刷转印单元是由一个四倍径转印滚筒、两个双倍径压印滚筒、一个双倍径传纸滚筒、一个双倍径翻转滚筒和一个单倍径翻转滚筒构成;所述的四倍径转印滚筒与两个双倍径压印滚筒星形排布,第一双倍径压印滚筒、双倍径传纸滚筒、双倍径翻转滚筒、单倍径翻转滚筒、第二双倍径压印滚筒顺次呈V型排布在四倍径转印滚筒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福新,王志富,高科,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大族冠华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