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收线机排线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0148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卧式收线机排线架,属于收线机技术领域。其包括底座、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芯轴、滚轮、第一轴承、第一辊轴、第二辊轴、第一辊轮、第二辊轮、连接板、压板安装座、下压板、上压板和螺杆,底座上端安装芯轴,芯轴上连接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外圈连接滚轮。底座一侧固定第一支架,另一侧固定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上固定压板安装座,压板安装座通过螺栓连接下压板。压板安装座上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上压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排线稳定,使用方便;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卧式收线机排线架,属于收线机

技术介绍
随着金属制品行业的发展,高速、高效、低成本、工艺适应性强已经成为生产企业 的追求目标。拉丝机是一种在机械制造、五金加工、石油化工、收线电缆等行业中广泛应用 的机械设备,其用于将线材或棒材进行拉丝处理,使线材或棒材的直径、圆度、内部金相结 构、表面光洁度和矫直度都达到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需要的原料处理要求。因此拉丝机 对线材或棒材的预处理质量直接关系到金属制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收线机体积庞大,占地面积大,流水线长,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生产环 境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收线速度并非均一的速度,从而导致最终产品在收线轮上卷绕不均 匀,排列不整齐,因此需要一个能够正确排线的机构进行排线。目前的收线机排线机构结构复杂,排线效果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出现排线 角度误差和高度误差,最终影响到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卧式收线机排线架,能够合 理稳定的进行排线,使用方便,结构合理,成本低。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卧式收线机排线架包括底座、第一支架、第二支架、 芯轴、滚轮、第一轴承、第一辊轴、第二辊轴、第一辊轮、第二辊轮、连接板、压板安装座、下压 板、上压板和螺杆,其特征是底座上端安装芯轴,芯轴上连接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外圈连接 滚轮。底座一侧固定第一支架,另一侧固定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上固定压板安装座,压板安 装座通过螺栓连接下压板。压板安装座上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上压板。螺杆通过螺纹连接上 压板和下压板,第二支架上并排连接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第一辊轴通过第二轴承连接第 一辊轮,第二辊轴通过第三轴承连接第二辊轮。所述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上端安装连接板。所述底座包括两个立板和一个底板,两个立板平行设置在底板上。所述芯轴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第一螺母,第一螺母将芯轴和底座锁紧。所述第一轴承一侧连接挡圈,挡圈卡在滚轮内。所述第一轴承和底座之间设有轴套。 所述螺杆上端滑动连接销杆。所述第一辊轴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第二螺母,两个第二螺母将第一辊轴紧固。所述第二辊轴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第三螺母,两个第三螺母将第二辊轴紧固。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排线稳定,使用方便;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图。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_底座、1-1-立板、1-2-底板、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芯轴、 5-滚轮、6-第一轴承、7-轴套、8-第一螺母、9-挡圈、10-第一辊轴、11-第二辊轴、12-第一 辊轮、13-第二辊轮、14-连接板、15-压板安装座、16-下压板、17-上压板、18-螺杆、19-销 杆、20-第二螺母、21-第三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本专利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f 3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底座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芯轴4、滚轮5、第一轴 承6、第一辊轴10、第二辊轴11、第一辊轮12、第二辊轮13、连接板14、压板安装座15、下压 板16、上压板17和螺杆18。底座I上端安装芯轴4,芯轴4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第一螺母8,第一螺母8将芯轴 4和底座I锁紧。芯轴4上连接第一轴承6,第一轴承6外圈连接滚轮5。第一轴承6 —侧 连接挡圈9,挡圈9卡在滚轮5内。第一轴承6和底座I之间设有轴套7。底座I 一侧固定第一支架2,另一侧固定第二支架3。第一支架2上固定压板安装 座15,压板安装座15通过螺栓连接下压板16。压板安装座15上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上压板 17。螺杆18通过螺纹连接上压板17和下压板16,螺杆18上端滑动连接销杆19。第二支 架3上并排连接第一棍轴10和第二棍轴11,第一棍轴10通过第二轴承连接第一棍轮12, 第二辊轴11通过第三轴承连接第二辊轮13。所述第一辊轴10和第二辊轴11上端安装连 接板14。所述第一辊轴10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第二螺母20,两个第二螺母20将第一辊轴10 紧固。所述第二辊轴11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第三螺母21,两个第三螺母21将第二辊轴11紧固。所述底座I包括两个立板1-1和一个底板1-2,两个立板1-1平行设置在底板1_2上。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工作时,钢丝经过滚轮之后通过下压板16和上压板17之 间,然后连接到工字轮上,随着工字轮的转动来回匀速运动,使得钢丝分布均匀的排布在工 字轮上。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排线稳定,使用方便;成本低。权利要求1.一种卧式收线机排线架,包括底座(I)、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芯轴(4)、滚轮(5)、第一轴承(6)、第一辊轴(10)、第二辊轴(11)、第一辊轮(12)、第二辊轮(13)、连接板 (14)、压板安装座(15)、下压板(16)、上压板(17)和螺杆(18),其特征是底座(I)上端安装芯轴(4 ),芯轴(4 )上连接第一轴承(6 ),第一轴承(6 )外圈连接滚轮(5 );底座(I) 一侧固定第一支架(2),另一侧固定第二支架(3);第一支架(2)上固定压板安装座(15),压板安装座(15)通过螺栓连接下压板(16);压板安装座(15)上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上压板(17);螺杆 (18)通过螺纹连接上压板(17)和下压板(16),第二支架(3)上并排连接第一辊轴(10)和第二棍轴(11 ),第一棍轴(10)通过第二轴承连接第一棍轮(12),第二棍轴(11)通过第三轴承连接第二辊轮(13);所述第一辊轴(10)和第二辊轴(11)上端安装连接板(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收线机排线架,其特征是所述底座(I)包括两个立板 (1-1)和一个底板(1-2),两个立板(1-1)平行设置在底板(1-2)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收线机排线架,其特征是所述芯轴(4)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第一螺母(8),第一螺母(8)将芯轴(4)和底座(I)锁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收线机排线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轴承(6)—侧连接挡圈(9),挡圈(9)卡在滚轮(5)内。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收线机排线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轴承(6)和底座(I)之间设有轴套(7)。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收线机排线架,其特征是所述螺杆(18)上端滑动连接销杆(19)。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收线机排线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辊轴(10)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第二螺母(20),两个第二螺母(20)将第一辊轴(10)紧固。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收线机排线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辊轴(11)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第三螺母(21),两个第三螺母(21)将第二辊轴(11)紧固。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卧式收线机排线架,属于收线机
其包括底座、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芯轴、滚轮、第一轴承、第一辊轴、第二辊轴、第一辊轮、第二辊轮、连接板、压板安装座、下压板、上压板和螺杆,底座上端安装芯轴,芯轴上连接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外圈连接滚轮。底座一侧固定第一支架,另一侧固定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上固定压板安装座,压板安装座通过螺栓连接下压板。压板安装座上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上压板。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排线稳定,使用方便;成本低。文档编号B21C47/10GK102989834SQ201210509178公开日2013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收线机排线架,包括底座(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芯轴(4)、滚轮(5)、第一轴承(6)、第一辊轴(10)、第二辊轴(11)、第一辊轮(12)、第二辊轮(13)、连接板(14)、压板安装座(15)、下压板(16)、上压板(17)和螺杆(18),其特征是:底座(1)上端安装芯轴(4),芯轴(4)上连接第一轴承(6),第一轴承(6)外圈连接滚轮(5);底座(1)一侧固定第一支架(2),另一侧固定第二支架(3);第一支架(2)上固定压板安装座(15),压板安装座(15)通过螺栓连接下压板(16);压板安装座(15)上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上压板(17);螺杆(18)通过螺纹连接上压板(17)和下压板(16),第二支架(3)上并排连接第一辊轴(10)和第二辊轴(11),第一辊轴(10)通过第二轴承连接第一辊轮(12),第二辊轴(11)通过第三轴承连接第二辊轮(13);所述第一辊轴(10)和第二辊轴(11)上端安装连接板(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鸣裴尤青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常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