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脑血疏注射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8958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脑血疏注射剂及其制备,该注射剂由中药黄芪、水蛭、石菖蒲、牛膝、牡丹皮、大黄、川芎等制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脑血疏注射剂及其制备,该注射剂由中药黄芪、 水蛭、石菖蒲、牛膝、牡丹皮、大黄、川芎等制成。
技术介绍
脑血管病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死亡率很高,在我国脑血管病占死因的第二位。国内报道脑出血死亡率为38-43%,幸存者约有 50%-70%患者留有严重的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不仅病人遭受极大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中药治疗脑血管病有其优势,如已经上市的中药脑血疏口服液,其配方和工艺描述在中国专利200810100200. 9,“一种中药脑血疏制剂”中,该专利描述了一种由中药黄芪、 水蛭、石菖蒲、牛膝、牡丹皮、大黄、川芎等制成中药制剂,经过实验发现,该制剂具有益气、 活血、化瘀作用,主治中风急性期及恢复早期,属气虚血瘀证。由于上述专利的内容主要体现口服制剂以及口服治疗,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要, 为此开发注射剂成为一种需要。但中药注射剂要求高,特别是在提取物的质量上要求稳定,安全,无刺激性,按照上述中国专利中的方法无法达到此要求,因此本专利技术在上述专利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重改进,特别是在提取工艺上进行了大量的筛选,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药方便、起效迅速、治疗中风效果理想的中药新药脑血疏注射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注射剂,该注射剂由药物活性物质和药物可接受的载体组成,其中所述药物活性物质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的黄芪466 份,水蛭300份,石菖蒲167份,牛膝167份,牡丹皮167份,大黄66份,川芎167份。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如下本专利技术中药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将石菖蒲、牡丹皮加5-15倍量的水,加热回流l_3h蒸馏,收集初蒸馏液后,重蒸馏O. 5-1. 5h。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浓缩至60°C相对密度为1. 00-1. 15,备用;将大黄、牛膝,分别用6 12倍蒸馏水煎煮1-3次,煎煮时间分别为I 3小时,合并煎液,静置 12 48小时后,滤过,滤液浓缩至60°C相对密度为1. 00-1. 15,合并浓缩液,加乙醇使含醇量为45 70%,冷藏12 48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用蒸馏水稀释至每Iml含生药2g, 加3 5%的明胶液,充分搅拌后至无鞣质反应,放置2 4小时,加乙醇使含醇量为70 80%,冷藏12 48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用蒸馏水稀释至每Iml含生药2g,加乙醇使含醇量为70 80%,调pH7. 5-8. 5,密闭放置一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用蒸馏水稀释至每 Iml含生药2g,冷藏12 48小时,滤过,滤液备用;将黄芪、川芎用6 12倍蒸馏水煎煮 1-3次,煎煮时间分别为1-3小时,合并煎液,静置12 48小时后,滤过,滤液浓缩至60°C相对密度为1. 00-1. 15,合并石菖蒲、牡丹皮蒸馏后的水溶液加乙醇使含醇量为45 70%, 冷藏12 48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用蒸馏水稀释至每Iml含生药2g,再加乙醇使含醇量为70 80%,冷藏12 48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用蒸馏水稀释至每Iml含生药 2g,滤液备用;将水蛭用2 4倍蒸馏水煎煮1-3次,每次l-3h,合并煎液,静置12 48小时后,滤过,滤液加乙醇使含醇量为45 70%,冷藏12 48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 L 04-L 06 (70-80°C ),备用;合并上述备用液,加石菖蒲等挥发油混匀,滤过,滤液经过除热源,加入等渗调节剂、注射用水等药用辅料,灭菌、超滤、精滤即得。优选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石菖蒲、牡丹皮加10倍量的水,加热回流2h蒸馏,收集初蒸馏液后,重蒸馏lh。 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浓缩至60°C相对密度为1.00-1. 15,备用;将大黄、牛膝,分别用8倍量、6倍量蒸馏水煎煮2次,煎煮时间分别为2小时,合并煎液,·静置24小时后,滤过, 滤液浓缩至60°C相对密度为1. 00-1. 15,合并浓缩液,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5%,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用蒸馏水稀释至每Iml含生药2g,加4%的明胶液,充分搅拌后至无鞣质反应,放置3小时,加乙醇使含醇量为75%,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挥尽醇至无醇味,用蒸馏水稀释至每Iml含生药2g,加乙醇使含醇量为75%,调pH8. 0,密闭放置一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用蒸馏水稀释至每Iml含生药2g,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备用;将黄芪、川芎分别用8倍量、6倍量蒸馏水煎煮2次,煎煮时间分别为2小时,合并煎液, 静置24小时后,滤过,滤液浓缩至60°C相对密度为1. 00-1. 15,合并浓缩液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0%,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用蒸馏水稀释至每Iml含生药2g,再加乙醇使含醇量为75%,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用蒸馏水稀释至每Iml含生药2g,滤液备用;将水蛭用3倍蒸馏水煎煮2次,每次lh,合并煎液,静置,24小时后,滤过,滤液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0%,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 04-1. 06 (750C ),备用;合并上述备用液,加石菖蒲等挥发油混匀,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稀释至约50%浓度,用氢氧化钠调PH7. 5,加注射水至IOOOml,滤过,滤液过O. 2 μ m的微孔滤膜滤过,即得。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制剂优选的是小容量注射液、大容量注射液、粉针剂、冻干粉针剂、 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等,最优选的是小容量注射液。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提取方法是经过筛选获得的,按照现有技术的方法制备的提取物, 在水中不稳定,放置久了会出现沉淀,另外对注射部位有刺激,本专利技术经过多种提取工艺的研究,最后发现本专利技术的提取方法效果最优,所得提取物在水溶液中稳定,安全,无刺激性, 可以满足注射剂的需求。以下通过实验数据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实验一、药效实验脑血疏注射剂是采用黄芪、水蛭等七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该品具有益气活血, 化瘀等功能,适用于中风的治疗。脑血疏注射剂药效及毒理学效果综述如下;1、药效(I)脑血疏注射剂对大鼠脑出血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已建立的大鼠脑出血模型。将本实验造成的尾状核出血模型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10ml/kg(n=6);脑血疏注射剂大剂量组,生药20g/kg体重(n=6);脑血疏注射剂小剂量组,生药10g/kg体重(n=6);阳性对照药丹红注射液组,生药 6g/kg(n=6)。各组均静脉给药连续观察10天后断头取脑,于血肿中心部冠状面切开,取血肿最大面前端脑片以四氮唑蓝(TTC)染色,显示脑血肿及坏死区,计算血肿面积占脑片面积的比值;后端脑片置于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作常规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学的改变。结果表明a)血肿面积与全脑面积的比值明显小于未经治疗的对照组,其中,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 005及P〈0. 05。b)组织形态学改变a.生理盐水对照组用药10天后坏死灶只有部分吸收,格子细胞数量较多,无囊性变;b.脑血疏注射剂大剂量组用药10天后病灶局限化,病灶中心囊性变(血肿吸收);c.其小剂量组,在囊的周围仍处于格子细胞吞噬状态,未见明显的囊性变; 二者呈明显的量效关系;d.丹红(阳性对照药)组,病灶坏死区基本清除,但未形成明显的囊性变。以上结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脑血疏注射剂,其特征在于该注射剂由药物活性物质和药物可接受的载体组成,其中所述药物活性物质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的:黄??芪?466份,水蛭?300份,石菖蒲?167份,牛膝?167份,牡丹皮?167份,大黄?66份,川芎?167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英姿周万辉于洪亮赵磊刘春蕾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沃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