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方剂,其中,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五味子10-15g,夜交藤10-15g,桑椹子15-20g,茯苓10-20g,磁石8-15g,远志炙10-20g,黄芪10-15g,丹参10-20g,酸枣仁10-15g,合欢皮10-15g,菌灵芝15-25g,柏子仁10-15g,当归15-25克,熟地15-25克。本发明专利技术健脾养心,益智健脑,安神,补气养血,恢复脑力、抗衰老。有效率达87.6%,良好为93.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原料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方剂。
技术介绍
神经衰弱的特征是易兴奋,易激惹,易衰竭,常有失眠、头痛、抑郁、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和情感脆弱等。西医认为是超负荷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引起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 功能紊乱,而产生神经衰弱综合征。中医认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感会诱发疾病。由于忧思郁怒,肝失条达,气机不畅而致肝气郁结。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气。”起因由情志所伤,肝气郁滞,故见胸闷,两胁胀痛。肝气犯脾,脾失健运,故不欲饮食。脾虚生化之源不足,故体倦乏力,面色萎黄。脾虚心失所养,故心悸健忘,多梦易醒。心伤则阴血不足,阴不敛阳,故失眠。治疗当以疏肝解郁,补养心脾,宁志安神为主运用夜寐舒神剂整体调整,可见奇效。此病多发于青壮年,16 40岁之间多发,两性无差别,以脑力劳动者,青年学生多见。神经衰弱患者病情反复波动,固定持久,可迁延几年或数十年,愈后一般良好。国外已经废弃这一术语,选用心境抑郁性障碍,认为是一种情感障碍,特点是存在普遍的抑郁,对正常正当生活活动缺乏兴趣,时时处处有一种沮丧情绪,以躯体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特殊抑郁症。神经衰弱也许从人类起源开始就存在与这个世界了。神经衰弱的症状主要是精神易兴奋,精神易疲劳,情绪障碍,睡眠障碍以及紧张性头痛这五项。中医中药治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药源广泛,毒副作用小。故,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健脾养心,益智健脑,安神,补气养血,恢复脑力、抗衰老的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方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健脾养心,益智健脑,安神,补气养血,恢复脑力、抗衰老的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方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方剂,其中,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五味子10-15g,夜交藤10-15g,桑椹子15-20g,获茶10_20g,磁石8_15g,远志炎10-20g,黄芪10-15g,丹参10-20g,酸枣仁10_15g,合欢皮10_15g,菌灵芝15_25g,柏子仁10-15g,当归 15-25 克,熟地 15-25 克。或者,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五味子10-12g,夜交藤10-12g,桑椹子15-18g,获茶10_15g,磁石8_12g,远志炎10_15g,黄芪10-12g,丹参10-15g,酸枣仁10_12g,合欢皮10_12g,菌灵芝15_20g,柏子仁10-12g,当归15-20 克,熟地 15-20 克。或者,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五味子12-15g,夜交藤12-15g,桑椹子18-20g,获茶15_20g,磁石12_15g,远志炎15-20g,黄芪12-15g,丹参15-20g,酸枣仁12_15g,合欢皮12_15g,菌灵芝20_25g,柏子仁12-15g,当归 20-25 克,熟地 20-25 克。或者,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五味子ll_14g,夜交藤ll_14g,桑椹子16-18g,获茶14_16g,磁石10_14g,远志炎12-16g,黄芪12-14g,丹参12-16g,酸枣仁ll_14g,合欢皮12_14g,菌灵芝18_22g,柏子仁 11-14g,当归22-24克,熟地22-24克本专利技术方剂,水煎服,一日三次,一日一剂,3天一疗程。本专利技术健脾养心,益智健脑,安神,补气养血,恢复脑力、抗衰老。有效率达87.6%,良好为 93. 1%。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方剂为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五味子10-15g,夜交藤10-15g,桑椹子15-20g,获茶10_20g,磁石8_15g,远志炎10-20g,黄芪10-15g,丹参10-20g,酸枣仁10_15g,合欢皮10_15g,菌灵芝15_25g,柏子仁10-15g,当归 15-25 克,熟地 15-25 克。或者,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五味子10-12g,夜交藤10-12g,桑椹子15-18g,获茶10_15g,磁石8_12g,远志炎10_15g,黄芪10-12g,丹参10-15g,酸枣仁10_12g,合欢皮10_12g,菌灵芝15_20g,柏子仁10-12g,当归15-20 克,熟地 15-20 克。或者,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五味子12-15g,夜交藤12-15g,桑椹子18-20g,获茶15_20g,磁石12_15g,远志炎15-20g,黄芪12-15g,丹参15-20g,酸枣仁12_15g,合欢皮12_15g,菌灵芝20_25g,柏子仁12-15g,当归20-25 克,熟地 20-25 克。或者,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五味子ll_14g,夜交藤ll_14g,桑椹子16-18g,获茶14_16g,磁石10_14g,远志炎12-16g,黄芪12-14g,丹参12-16g,酸枣仁ll_14g,合欢皮12_14g,菌灵芝18_22g,柏子仁11-14g,当归22-24克,熟地22-24克本专利技术方剂,水煎服,一日三次,一日一剂,3天一疗程。具体举例如下实施例1鲁某,36岁,男,因家人去世刺激,一段时间内,易疲劳、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头昏、头痛、失眠、乏力、烦躁、多疑、忧郁、焦虑等,常反复波动。服用如下方剂五味子15g,夜交藤15g,桑椹子20g,获茶20g,磁石15g,远志炎20g,黄苗15g,丹参20g,酸枣仁15g,合欢皮15g,菌灵芝25g。柏子仁15g,当归25克,熟地25克。水煎服,一日三次,一日一剂,3天一疗程。服用3个疗程后,头痛,失眠,乏力症状消失,焦虑情绪好转,继续服用3个疗程,症状趋于消失。实施例2张某,32岁,白领,日常生活压力大,常常加班至半夜后又夜不能寐,敏感多疑、急躁,易紧张,且忧郁和焦虑。服用如下方剂五味子IOg,夜交藤IOg,桑椹子15g,获茶IOg,磁石8g,远志炎IOg,黄苗IOg,丹参IOg,酸枣仁10g,合欢皮10g,菌灵芝15g。柏子仁10g,当归15克,熟地15克。 水煎服,一日三次,一日一剂,3天一疗程。服用4个疗程后,头痛,失眠,减轻,忧郁和焦虑情绪好转,继续服用2个疗程,症状趋于消失。实施例3黄某,29岁,工作压力所致,精神差、记忆力减退、头昏、失眠、抑郁、情绪不稳定、疲乏等。服用如下方剂五味子12g,夜交藤12g,桑椹子18g,获茶15g,磁石12g,远志炎15g,黄苗12g,丹参15g,酸枣仁12g,合欢皮12g,菌灵芝20g,柏子仁12g,当归20克,熟地20克。水煎服,一日三次,一日一剂,3天一疗程。服用5个疗程后,头昏,失眠减轻,情绪趋于稳定,继续服用2个疗程,症状趋于消失。 实施例4金某,42岁,家人去世受刺激,常敢心悸,情绪急躁、易发脾气,思消极、悲观和自责情绪大,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服用如下方剂五味子14g,夜交藤Ilg,桑椹子16g,获茶16g,磁石IOg,远志炎16g,黄苗12g,丹参12g,酸枣仁14g,合欢皮12g,菌灵芝18g。柏子仁14g,当归18克,熟地16克。水煎服,一日三次,一日一剂,3天一疗程。服用4个疗程后,心悸好转,情绪趋于稳定,继续服用3个疗程,症状趋于消失。本专利技术健脾养心,益智健脑,安神,补气养血,恢复脑力、抗衰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五味子10?15g,夜交藤10?15g,桑椹子15?20g,茯苓10?20g,磁石8?15g,远志炙10?20g,黄芪10?15g,丹参10?20g,酸枣仁10?15g,合欢皮10?15g,菌灵芝15?25g,柏子仁10?15g,当归15?25克,熟地15?25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中明,张金良,那静,
申请(专利权)人:严中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