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倍专利>正文

淋巴结活检电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8401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淋巴结活检电刀,包括:垂直移动夹持钳、手术电刀安装座、手术电刀;所述垂直移动夹持钳由钳动杆、钳主管组成;所述钳动杆插入钳主管上、下套管,钳动杆结钳上碗的两导向凸缘卡位在钳主管延伸部,钳动杆在钳主管上、下套管内移动,钳动杆移至下端时结钳上碗、结钳下碗的碗口完全叠合;所述手术电刀安装座位于钳主管上、下套管之间、并固定在钳动杆上,手术电刀中部柱状体卡位在手术电刀安装座的U形弹性夹内,手术电刀的刀头端部离结钳上碗表面2mm。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操作过程中,以上所有操作由操作者单手完成,具有良好的协调性,减小了病患的创口,减轻其痛苦,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淋巴结活检电刀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对于淋巴结的手术切除大都采用淋巴结夹持钳,其结构如剪刀,尖端各带一个半球碗。这种结构的不足之处是夹持钳动作弧度,引起病患的创口较大、操作也不方便。医生作淋巴结手术切除时需一手握钳,另一手握电刀,伸入创口内进行手术,同时还需不停地清除创口内血液才能使手术继续完成,因此医生需频繁中断手术,腾出手清除创口内血液,这样大大延长手术时间。若清除创口内血液工作由他人操作,其缺陷一是两人动作不易协调,二是增加手术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创口小的、可单手操作的、使用方便的淋巴结活检电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种淋巴结活检电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移动夹持钳、手术电刀安装座、手术电刀;其中所述垂直移动夹持钳由钳动杆、钳主管组成;所述钳动杆由母指套环、动杆体、结钳上碗组成,所述结钳上碗表面设有间隔一定距离的两导向凸缘,动杆体呈直杆状,动杆体顶端与母指套环固定连接,动杆体上部设有若干斜齿,动杆体下端与结钳上碗固定连接;所述钳主管由本体、结钳下碗、斜齿齿扣杆组成,本体一侧设有供钳动杆滑移的上、下套管,本体对应的另一侧设有供操作者无名指、小指插入的腰圆环,本体下部设有折弯的与本体平行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自由端与结钳下碗固定连接,本体上部设有供安装斜齿齿扣杆的开口槽,斜齿齿扣杆插入开口槽内通过铰销与本体铰接连接,斜齿齿扣杆上的斜齿与动钳杆斜齿啮合;所述钳动杆插入钳主管上、下套管,钳动杆结钳上碗的两导向凸缘卡位在钳主管延伸部,钳动杆在钳主管上、下套管内移动,钳动杆移至下端时结钳上碗、结钳下碗的碗口完全叠合;所述手术电刀安装座由座体、固接在座体上的供手术电刀插入连接的U形弹性夹组成,所述座体设有供钳动杆插入的孔;所述手术电刀由刀头、电刀杆、控制部件组成,所述电刀杆中部为柱状体上、下两端为圆台状体,控制部件设有电割按键、电凝按键,控制部件安装在电刀杆中部柱状体外表面,刀头插接在电刀杆下端圆台状体端部,电刀杆上端圆台状体接有电缆;所述手术电刀安装座位于钳主管上、下套管之间、并固定在钳动杆上,手术电刀中部柱状体卡位在手术电刀安装座的U形弹性夹内,手术电刀的刀头端部离结钳上碗表面2mm o所述结钳上碗、结钳下碗的碗口边设有均布的细齿。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淋巴结活检电刀,具有如下优点1)操作者仅需运动母指使结钳上碗上、下移动,与结钳下碗咬合;2)结钳上碗与结钳下碗咬合后即可通过斜齿齿扣杆锁紧,防止淋巴结从结钳碗内滑出;3)操作者用食指、中指操作手术电刀,绕结钳碗周边游动,切割、止凝。本专利技术在操作过程中,以上所有操作由操作者单手完成,具有良好的协调性,减小了病患的创口,减轻其痛苦,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与现有技术相比取得了显著的进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个实施例总成示意图。图2是图1实施例各部件 分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图1 图2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图中,一种淋巴结活检电刀,包括垂直移动夹持钳1、手术电刀安装座10、手术电刀2 ;其中所述垂直移动夹持钳I由钳动杆7、钳主管11组成;所述钳动杆7由母指套环6、动杆体15、结钳上碗12组成,所述结钳上碗表面12设有间隔一定距离的两导向凸缘26,结钳上碗的碗口边设有均布的细齿27,动杆体15呈直杆状,动杆体15顶端与母指套环固6定连接,动杆体15上部设有若干斜齿16,动杆体15下端与结钳上碗12固定连接;所述钳主管11由本体、结钳下碗13、斜齿齿扣杆8组成,所述结钳下碗的碗口边设有均布的细齿27,本体一侧设有供钳动杆7滑移的上套管20、下套管28,本体对应的另一侧设有供操作者无名指、小指插入的腰圆环9,本体下部设有折弯的与本体平行的延伸部25,所述延伸部25的自由端与结钳下碗13固定连接,本体上部设有供安装斜齿齿扣杆的开口槽21,斜齿齿扣杆8插入开口槽21内通过铰销22与本体铰接连接,斜齿齿扣杆8上的斜齿17与动钳杆7斜齿16啮合;所述钳动杆7插入钳主管11上套管20、下套管28,钳动杆7结钳上碗12的两导向凸缘26卡位在钳主管11延伸部25,钳动杆7在钳主管11上套管20、下套管28移动,钳动杆7移至下端时结钳上碗12、结钳下碗13的碗口完全叠合;所述手术电刀安装座10由座体24、固接在座体24上的供手术电刀2插入连接的U形弹性夹23组成,所述座体24设有供钳动杆7插入的孔;所述手术电刀2由刀头5、电刀杆21、控制部件14组成,所述电刀杆21中部为柱状体上、下两端为圆台状体,控制部件14设有电割按键3、电凝按键4,控制部件14安装在电刀杆21中部柱状体外表面,刀头5插接在电刀杆21下端圆台状体端部,电刀杆21上端圆台状体接有电缆;所述手术电刀安装座10位于钳主管11上套管20、下套管28之间、并固定在钳动杆7上,手术电刀2中部卡位在手术电刀安装座10的U形弹性夹23内,手术电刀2的刀头5端部离结钳上碗12表面2mm。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工作的使用本专利技术切割淋巴结时,操作者无名指和小指插入钳主管的腰圆环内,将母指插入钳动杆上端母指套环内,操作者只要运动大母指使结钳上碗上、下运动,即可与结钳下碗闭合或开启,拨动钳主管上的斜齿齿扣杆锁定钳动杆上的斜齿,结钳上、下碗包夹淋巴结,锁定后操作者用食指和中指操作手术电刀,绕结钳碗周边游动、及上下移动,同时可随意按动手术电刀控制部件上的电割、凝结按键,达到用高频高压电弧,切掉结钳碗周边的牵连组织,并用高频高压电弧,凝结结钳碗周边牵连血管的目的。手术完成后操作者将大母指退出钳动杆上端圆环,用母指拨动斜齿齿扣杆,使斜齿齿扣杆与钳动杆上部斜齿分离,即开锁成功,两碗分离,落出淋巴结。本专利技术上、下结钳碗分合运动为垂直方向,手术电刀绕结钳碗周边游动、上下移动,从而减小了病患手术创口,减轻了病患的痛苦,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上面结合附图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实施例给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 限制,本领域内熟练的技术人员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均在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淋巴结活检电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移动夹持钳、手术电刀安装座、手术电刀;其中:所述垂直移动夹持钳由钳动杆、钳主管组成;所述钳动杆由母指套环、动杆体、结钳上碗组成,所述结钳上碗表面设有间隔一定距离的两导向凸缘,动杆体呈直杆状,动杆体顶端与母指套环固定连接,动杆体上部设有若干斜齿,动杆体下端与结钳上碗固定连接;所述钳主管由本体、结钳下碗、斜齿齿扣杆组成,本体一侧设有供钳动杆滑移的上、下套管,本体对应的另一侧设有供操作者无名指、小指插入的腰圆环,本体下部设有折弯的与本体平行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自由端与结钳下碗固定连接,本体上部设有供安装斜齿齿扣杆的开口槽,斜齿齿扣杆插入开口槽内通过铰销与本体铰接连接,斜齿齿扣杆上的斜齿与动钳杆斜齿啮合;所述钳动杆插入钳主管上、下套管,钳动杆结钳上碗的两导向凸缘卡位在钳主管延伸部,钳动杆在钳主管上、下套管内移动,钳动杆移至下端时结钳上碗、结钳下碗的碗口完全叠合;所述手术电刀安装座由座体、固接在座体上的供手术电刀插入连接的U形弹性夹组成,所述座体设有供钳动杆插入的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淋巴结活检电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移动夹持钳、手术电刀安装座、手术电刀;其中:所述垂直移动夹持钳由钳动杆、钳主管组成;所述钳动杆由母指套环、动杆体、结钳上碗组成,所述结钳上碗表面设有间隔一定距离的两导向凸缘,动杆体呈直杆状,动杆体顶端与母指套环固定连接,动杆体上部设有若干斜齿,动杆体下端与结钳上碗固定连接;所述钳主管由本体、结钳下碗、斜齿齿扣杆组成,本体一侧设有供钳动杆滑移的上、下套管,本体对应的另一侧设有供操作者无名指、小指插入的腰圆环,本体下部设有折弯的与本体平行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自由端与结钳下碗固定连接,本体上部设有供安装斜齿齿扣杆的开口槽,斜齿齿扣杆插入开口槽内通过铰销与本体铰接连接,斜齿齿扣杆上的斜齿与动钳杆斜齿啮合;所述钳动杆插入钳主管上、下套管,钳动杆结钳上碗的两导向凸缘卡位在钳主管延伸部,钳动杆在钳主管上、下套管内移动,钳动杆移至下端时结钳上碗、结钳下碗的碗口完全叠合;所述手术电刀安装座由座体、固接在座体上的供手术电刀插入连接的U形弹性夹组成,所述座体设有供钳动杆插入的孔;所述手术电刀由刀头、电刀杆、控制部件组成,所述电刀杆中部为柱状体上、下两端为圆台状体,控制部件设有电割按键、电凝按键,控制部件安装在电刀杆中部柱状体外表面,刀头插接在电刀杆下端圆台状体端部,电刀杆上端圆台状体接有电缆;所述手术电刀安装座位于钳主管上、下套管之间、并固定在钳动杆上,手术电刀中部柱状体卡位在手术电刀安装座的U形弹性夹内,手术电刀的刀头端部离结钳上碗表面2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倍吴家昌闾海冬
申请(专利权)人:杨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