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护理的监测终端,属于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应用和电子电路设计领域,具体涉及医用护理的监测终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系统芯片(1)、振荡器电路(2)、无线传输收发电路(3)、光源电路(4)、光电式传感器电路(5)、滤波整形放大电路(6)、体温传感器(7)、按钮(8)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呼叫、体温测量和脉搏测量及信息无线传输问题,实现体温测量和脉搏测量准确、信息传送无线化、智能化、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减少医患摩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护理的监测终端
本专利技术属于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应用和电子电路设计领域,具体涉及医用护理的监测终端。
技术介绍
体温和脉搏测量是医学常规的指标,也是医疗中监测最多的生命体征,一般测量体温需要护士把水银体温计给患者或患者家属测量后护士记录,护士回到护士站整理记录登记备案。传统的脉搏测量用手工测量,脉搏很容易在手腕掌面外侧跳动的桡动脉上摸到,也可测量颈部的颈动脉或腹股沟的股动脉,乳儿可以直接把手放在心前区检查,通常将指尖轻压 动脉向较坚实的面,以使脉搏的感觉传到指尖,如果将动脉压上软的组织,则脉动波会被吸收或抵消,使指尖不易触觉脉动,指尖压在动脉上的力量要适中,用力太重时将阻断血流,反而无脉搏产生。这种手工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容易产生误差,特别在临床住院病人常规监测上,每个护士上下午两次分别测量每个病人的脉搏数,不仅影响工作效率,不能连续监测,无法实时观察,测量体温不仅增加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和繁琐,而且数据误差多。为了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呼叫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医院需要具有呼叫、体温测量和脉搏测量医用护理的监测终端,可以随时随地测量体温和脉搏并把测量的结果通过无线传送到护理站,上位机(也就是护理站)把传送到的信息显示并储存,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士工作强度,呼叫不仅可以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减少医患摩擦,而且在医疗纠纷发生以后,可以提供客观依据,呼叫信息、应答记录、体温和脉搏测量的可查阅性,为医院对纪律涣散、擅自脱岗的医护人员的处分提供客观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呼叫、体温测量和脉搏测量实时监测、显示和储存,从而提供一种医用护理的监测终端,克服以往传统的体温测量和脉搏测量工作强度高和测量误差大的缺点,和上位机(也就是护理站)无线通讯,上位机(也就是护理站)把传送到的信息提示、显示并储存,完成呼叫、体温测量和脉搏测量信息无线传输。医用护理的监测终端具有简单高效、信息传送无线化、智能化、抗干扰能力强、便于应用的特点。无线通讯传输采用ZigBee无线传输,ZigBee —词源自蜜蜂由跳ZIGZAG形状的舞蹈来通知其他蜜蜂有关花粉位置等信息,以达到彼此传达信息的目的。借此意义,ZigBee作为新一代无线通讯技术的命名。在此之前,ZigBee也被称为“HomeRF Lite”,“RF_EasyLink” 或“firefly”无线电技术,目前统称为ZigBee,它有自己的无线电标准,在数千种微小的传感器之间相互协调实现通讯,距离为30 70m。本专利技术由系统芯片(I)、振荡器电路(2)、无线传输收发电路(3)、光源电路(4)、光电式传感器电路(5)、滤波整形放大电路(6)、体温传感器(7)、按钮⑶组成。它们的连接关系是振荡器电路(2)和系统芯片(I)连接,无线传输收发电路(3)和系统芯片(I)连接,滤波整形放大电路(6)和系统芯片(I)连接,光电式传感器电路(5)和滤波整形放大电路(6)连接,体温传感器(7)和系统芯片(I)连接,按钮(8)和系统芯片(I)连接。所述的系统芯片(I)选择了 Chipcon公司的CC2430芯片,CC2430芯片的主要特点有32MHz单指令周期低功耗的8051微控制器核,集成兼容IEEE802. 15. 4标准2. 4GHz频段的RF无线电收发机;8KB的SRAM,其中4KB可在所有功耗模式下保持数据;兼容ROHS的 7*7_QLP封装;4种可编程功耗模式;可编程的看门狗定时器;上电复位功能;支持硬件调试功能;优良的无线接收灵敏度和强大的抗干扰性;在休眠模式时仅O. 9μ A的流耗,外部中断或RTC能唤醒系统;在待机模式时少于O. 6 μ A的流耗,外部中断能唤醒系统;硬件支持CSMA/CA功能;较宽的电压范围(O. 2 3. 6V);数字化的RSS/LQI支持和强大的DMA功能;具有电池监测和温度感测功能;集成了 14位模数转换的ADC ;集成AES安全协处理器; 带有2个强大的、支持几组协议的USART,以及一个符合ΙΕΕΕ802. 15. 4规范的MAC计时器, 一个常规的16位计时器和2个8位计时器。所述的晶振电路⑵包括振荡器1、电容Cl、电容C2、电容C3、电容C4、振荡器2, 振荡器I采用MC306晶振芯片 ,振荡器2采用SM322S晶振芯片,根据系统芯片(I)工作需要两个时钟晶振,第一个为32MHz,为无线收发提供时钟,第二个为32. 068KHZ,为睡眠模式提供时钟,晶振芯片MC306提供32. 068KHz晶振,晶振芯片SM322S提供32MHz晶振。所述的光源电路⑷为光电式传感器电路(5)测量提供光源,采用IR333型红外发射二极管作为光源管。所述的光电式传感器电路(5)把透过手指指尖的光强度转换成电压信号,通过光电式传感器电路(5)的5端口传送到滤波整形放大电路(6)的IN端口,电压信号经过滤波整形放大电路(6)的OUT端口 5传送到系统芯片⑴的P2. O引脚,系统芯片⑴把传送到的电压信号经过处理后通过无线传输收发电路(3)发送到上位机(也就是护理站),上位机 (也就是护理站)把传送到的信息显示并储存,完成脉搏测量信息无线传输。所述的体温传感器(7)采用美国DALLAS公司单总线3脚PR-35封装的全数字元器件DS18B20,温度测量范围为-55 °C +125°C,在+30 V +45 V温度测量范内,具有 ±0.063°C的精度,虽然系统芯片(I)本身具有温度测量,但是它的精度低而且不利于患者的体温测量,故选择DS18B20,测量距离可达20米。单总线也称1-Wire Bus,单总线是 DALLAS公司的一项专有技术,单总线顾名思义,只有一根数据线,它采用单根信号线既传输时钟又传输数据,而且数据的传输是双向的,能在现场采集温度数据,并将测量到的温度数据直接转换成数字量输出以串行数字信号输出,易与微控制器连接,系统芯片(I)Pl 口的 Pl.1引脚和MOSFET管的一端连接后和系统芯片(I)Pl 口的Pl. O引脚连接,系统芯片(I) Pl 口的Pl. O引脚和体温传感器(7)的DQ引脚连接同时和电阻Rl的一端连接,系统芯片(I)Pl 口的Pl. O引脚和体温传感器(7)的DQ引脚连接同时和MOSFET管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l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按钮(8)和系统芯片(I)的PO 口的PO. 4引脚、PO. 5引脚、PO. 6引脚、PO. 7 引脚连接,为了完成呼叫、体温测量、脉搏测量和取消4种功能按钮(8)设置了 4个。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线传输收发电路(3)和系统芯片⑴的RF_P引脚、TXRX_SWTTCH 引脚、RF_N引脚连接,采用PCB无线天线电路,PCB无线天线电路在电路板上。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把手指指尖放在光源电路(4)和光电式传感器电路(5)之间, 按一下按钮(8)的脉搏测量按钮,光电式传感器电路(5)可以把透过手指指尖光强度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电压信号对应人体脉搏信号,通过光电式传感器电路(5)的5端口传送到滤波整形放大电路(6)的IN端口,电压信号经过滤波整形放大电路(6)的OUT端口传送到系统芯片(I)的P2. O引脚,系统芯片(I)把传送到的电压信号经过处理后通过无线传输收发电路(3)发送到上位机(也就是护理站),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医用护理的监测终端,包括系统芯片(1)、振荡器电路(2)、无线传输收发电路(3)、光源电路(4)、光电式传感器电路(5)、滤波整形放大电路(6)、体温传感器(7)、按钮(8)组成,其特征在于,振荡器电路(2)和系统芯片(1)连接,无线传输收发电路(3)和系统芯片(1)连接,滤波整形放大电路(6)和系统芯片(1)连接,光电式传感器电路(5)和滤波整形放大电路(6)连接,体温传感器(7)和系统芯片(1)连接,按钮(8)和系统芯片(1)连接,上位机通过无线传输收发电路(3)发出的信号获取呼叫、体温和脉搏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重然,赵香玉,王玉清,张亚华,李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佳木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