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光华专利>正文

一种油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8270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2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涉及一种可以防止倒油时滴油回流弄脏壶体的油壶,所述的油壶设有滴油回收管、漏斗截流口组成的回油装置,漏斗截流口设置在壶嘴口的下方1~2cm处的外壁,滴油回收管与漏斗截流口相连通,滴油回收管倾斜设置,其由漏斗截流口起向下倾斜,穿过壶嘴内腔到达壶体内腔。本发明专利技术建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了油壶存在的“滴油”回流而沾污壶体的问题,并减少了油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厨房日常用品,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可以防止倒油时滴油回流而玷污壶体的油壶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油壶品种繁多,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些油壶时总存在一个缺点要经常刮壶嘴,否则剩余的“滴油”会顺着壶嘴外边往回流下来污染壶体。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截“滴油”回流的油壶,让大家生活得更加称心和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带有能截“滴油”回流装置的油壶。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壶,由壶体、壶盖、壶把手、壶嘴组成,壶盖位于壶口上,壶体内部形成空腔结构,壶把手和壶嘴分别设于壶体两侧,油壶设有滴油回收管、漏斗截流口组成的回油装置,漏斗截流口设置在壶嘴口的下方I 2cm处的外壁,滴油回收管与漏斗截流口相连通,滴油回收管倾斜设置,其由漏斗截流口起向下倾斜,穿过壶嘴内腔到达壶体内腔。在本专利技术使用过程中,油壶倾斜倒油时,剩余的“滴油”会顺着壶嘴口外壁流到漏斗截流口,然后顺着滴油回收管流入壶体内,滴油回收管倾斜设置可以保证油顺利的流入壶体内。进一步,所述的油壶壶嘴口上设有壶嘴盖,壶嘴盖一处与壶嘴口后部相连,壶嘴盖由壶嘴口后部向其前部延伸至壶嘴口前部的正上方或者上前方,壶嘴盖后部有通过接线连的坠砣,坠砣位于壶嘴口下方。这样的结构形成了自动开合壶嘴盖装置,在倒油时可省去用手开合壶嘴盖的麻烦,既方便又卫生。进一步,所述的滴油回收管的长度大于壶体圆周半径但小于壶体圆周直径,这样的长度构造保证了油壶盛油量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实用,很好地解决以往油壶存在的“滴油”回流而沾污壶体的问题,并减少了油的浪费,值得厂家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截流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壶体,2为壶盖,3为壶把手,4为壶嘴,5为滴油回收管,6为漏斗截流口,7为坠砣,8为壶嘴盖,9为壶嘴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油壶,由壶体1、壶盖2、壶把手3、壶嘴4组成,壶盖2位于壶口上,壶体I内部形成空腔结构,壶把手3和壶嘴4分别设于壶体I两侧,油壶设有滴油回收管5、漏斗截流口 6组成的回油装置,漏斗截流口 6设置在壶嘴口 9的下方I 2cm处的外壁,滴油回收管5与漏斗截流口 6相连通,滴油回收管5倾斜设置,其由漏斗截流口 6起向下倾斜,穿过壶嘴4内腔到达壶体I内腔。在本专利技术使用过程中,油壶倾斜倒油时,剩余的“滴油”会顺着壶嘴口 9外壁流到漏斗截流口 6,然后顺着滴油回收管5流入壶体I内,滴油回收管5倾斜设置可以保证油顺利的流入壶体I内。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壶嘴口 9上设有壶嘴盖8,壶嘴盖8—处与壶嘴口 9后部相连,壶嘴盖8由壶嘴口 9后部向其前部延伸至壶嘴口 9前部的正上方或者上前方,壶嘴盖8后部有通过接线连的坠砣7,坠砣7位于壶嘴口 9下方,在倒油时通过这个坠砣7拉动壶嘴盖8进行自动开合,免去用手开合壶嘴盖8的麻烦,既方便有卫生。实施例3 :如图1、2所示,与实施例2相同,不同的是滴油回收管5的长度大于壶体I圆周半径但小于壶体I圆周直径,这样的长度构造保证了油壶里的油不会从滴油回收管流出。权利要求1.一种油壶,由壶体、壶盖、壶把手、壶嘴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壶设有滴油回收管、漏斗截流口组成的回油装置,漏斗截流口设置在壶嘴口的下方I 2cm处的外壁,滴油回收管与漏斗截流口相连通,滴油回收管倾斜设置,其由漏斗截流口起向下倾斜,穿过壶嘴内腔到达壶体内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壶壶体的壶嘴口上设有壶嘴盖,壶嘴盖一处与壶嘴口后部相连,壶嘴盖由壶嘴口后部向其前部延伸至壶嘴口前部的正上方或者上前方,壶嘴盖后部有通过接线连的坠砣,坠砣位于壶嘴口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壶壶体内部形成空腔结构,所述的壶把手和壶嘴分别设于壶体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滴油回收管的长度大于壶体圆周半径但小于壶体圆周直径。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涉及一种可以防止倒油时滴油回流弄脏壶体的油壶,所述的油壶设有滴油回收管、漏斗截流口组成的回油装置,漏斗截流口设置在壶嘴口的下方1~2cm处的外壁,滴油回收管与漏斗截流口相连通,滴油回收管倾斜设置,其由漏斗截流口起向下倾斜,穿过壶嘴内腔到达壶体内腔。本专利技术建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了油壶存在的“滴油”回流而沾污壶体的问题,并减少了油的浪费。文档编号A47J47/01GK102987953SQ201210524378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7日专利技术者陆光华 申请人:陆光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壶,由壶体、壶盖、壶把手、壶嘴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壶设有滴油回收管、漏斗截流口组成的回油装置,漏斗截流口设置在壶嘴口的下方1~2cm处的外壁,滴油回收管与漏斗截流口相连通,滴油回收管倾斜设置,其由漏斗截流口起向下倾斜,穿过壶嘴内腔到达壶体内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光华
申请(专利权)人:陆光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