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篮升降机构及其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8238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20:02
一种茶篮升降机构及其茶机,涉及自助泡茶装置及其部件,特别涉及茶篮升降机构及其茶机。茶篮升降机构,包括机架(1)、泡茶杯(3)、设置在泡茶杯(3)内的茶篮(31)、茶杯盖(32),所述茶杯盖(32)上设置有竖直导向件(321),所述竖直导向件(321)与茶篮(31)形成滑动连接,机架(1)上设置有电机(95)和电机驱动的滑条(9),所述茶篮(31)上设置茶篮磁铁(311)与滑条(9)上设置的滑条磁铁(92)位置对应且相互吸引,滑条(9)通过滑条磁铁(92)和茶篮磁铁(311)驱动茶篮(31)升降。茶机包含上述茶篮升降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茶机上设置茶篮升降机构达到泡茶杯可方便地取出和移动的目的,同时有效地解决了茶叶与茶水的分离和茶叶的更换,还大大节约了茶机结构的空间,达到了使自动茶机小型化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助泡茶装置及其部件,特别涉及茶篮升降机构及其茶机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茶文化的认识也越来越强,对泡茶的口感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重视。在茶文化中,对水质、水温、茶的浓度都很有讲究,针对不同种类的茶叶,需用不同温度的水来泡制不同的时间,如3公克发酵度较低的茶,就需冲入80°C的水200cc、浸泡3分钟,这个时候的茶味最好。因此,在茶文化中,泡茶的水温和时间就显得非常重要。为满足人们的上述需求,市场上出现了可显示水温的茶机,使用户能更好地控制泡茶时出水的温度。具体工作步骤是当用户需要泡茶时,先设定好自己想要的水温;然后,按下开始键接通电源加热水;当茶机中的水达到设定的温度时,控制电路控制发热元件停止加热,水就加热到了需要的水温;最后打开出水开关,将水放入泡茶杯用于泡茶。但现有技术中的茶机还存在以下不足1、虽然水温可以设置,但达到出水的温度后,必须人工打开出水阀将水加入茶杯中;2、泡茶时间完全依靠用户的经验来控制,容易出现茶水浓度浓淡不均的情况;3、达到泡茶时间后,又需要自己去将茶水倒出泡茶杯,使茶叶与水分离,不能实现自动分开茶叶和水的功能,泡茶成为喝茶者的麻烦事。因此,为了让广大喝茶爱好者能够喝上高质量的茶水,市场上急需一种能够自动分离茶叶和茶水的分离机构,以解决全自动控制的智能茶机的茶叶与茶水分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将茶叶与茶水分离能够移动泡茶杯内茶篮的茶篮升降机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地在茶机上取出泡茶杯,从泡茶杯中取出茶篮,更换茶叶的茶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可以这样实现,设计一种茶篮升降机构,包括机架、泡茶杯、设置在泡茶杯内的茶篮、茶杯盖,所述茶杯盖上设置有竖直导向件,所述竖直导向件与茶篮形成滑动连接,机架上设置有电机和电机驱动的滑条,所述茶篮上设置茶篮磁铁与滑条上设置的滑条磁铁位置对应且相互吸引,滑条通过滑条磁铁和茶篮磁铁驱动茶篮升降。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分别设置有控制滑条移动位置的上限位开关和下限位开关,滑条上下分别设置有与上限位开关和下限位开关接触的触头。进一步地,所述竖直导向件是导柱,所述茶篮内设置有贯通的导管,所述导柱穿过茶篮的导管。更进一步地,所述导柱和导管的形状是圆形或椭圆形或矩形或多边形,互为滑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茶篮外壁上设置有凸条,所述茶杯盖上还设置有两根限位柱,所述凸条位于两根限位柱之间。更进一步地,所述茶篮磁铁设置在凸条上,所述滑条磁铁设置在滑条与凸条对应 一侧上。更进一步地,所述滑条两内侧面设有凸筋,所述滑块两外侧设有凹槽,所述凸筋与 凹槽形成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滑条相对滑条磁铁的另一侧设置有齿条,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 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将茶篮设置在泡茶杯内,通过机架上设置的滑条、茶杯盖 上设置的导向柱,通过电机驱动滑条,而驱动茶篮在泡茶杯中移动,有效地解决了茶叶与茶 水分离的问题,同时简化了茶篮的驱动结构,提高了空间的利用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可以这样实现,设计一种茶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烧水 杯、泡茶杯、水箱、设置在泡茶杯内的茶篮和控制电路,所述烧水杯的出水口与泡茶杯入水 电磁阀的入水口连接,泡茶杯入水电磁阀的出水口位于泡茶杯的入水口上方,泡茶杯的出 水口位于泡茶杯出水电磁阀入水口的上方,泡茶杯可移动地设置在机架上,在机架上设置 茶篮升降机构,茶篮升降机构为上述的任一茶篮升降机构。进一步地,所述烧水杯的顶部设置有泄气阀和蒸汽开关,泄气阀安装在盖孔处,蒸 汽开关的开关杆设置在泄气阀上方,泄气阀升起顶动蒸汽开关的开关杆。进一步地,所述泄气阀呈“工”字形体,两端为圆柱体,上圆柱位于盖孔上方,下圆 柱位于盖孔的下方,连接两个圆柱端面的圆锥形轴呈上大下小状,盖孔的直径比泄气阀的 上下圆柱直径小,比圆锥形轴的较大一端直径稍大,泄气阀可以在盖孔中顺畅移动。进一步地,所述下圆柱的上端面设有限位凸。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茶机上设置茶篮升降机构达到泡茶杯可方便地取出和移动的目的, 同时有效地解决了茶叶与茶水的分离和茶叶的更换,还大大节约了茶机结构的空间,达到 了使自动茶机小型化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之滑条、齿条和电机、齿轮的结构示意图3是图2的俯视图4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之滑架、立轴、齿条和电机、齿轮的结构示意图5是图4的的俯视图6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之泄气阀和蒸汽开关放大的结构示意图7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之泡茶杯的形状之一的结构示意图8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之泡茶杯的形状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茶篮升降机构,包括机架1、泡茶杯3、设置在泡茶杯3内的茶篮 31、茶杯盖32,所述茶杯盖32上设置有竖直导向件321,所述竖直导向件321与茶篮31形成滑动连接,机架I上设置有电机95和电机驱动的滑条9,所述竖直导向件321 —般固定或一体成形在茶杯盖32上,茶杯盖32可以使塑料制成或金属材料制成,或者其他材料成形。也可以将竖直导向件321另外制作后固定在茶杯盖32上。所述茶篮31上设置茶篮磁铁311与滑条9上设置的滑条磁铁92位置对应且相互吸引。所述机架I上分别设置有控制滑条9移动位置的上限位开关93和下限位开关94,滑条9上下分别设置有与上限位开关93和下限位开关94接触的触头97。所述竖直导向件321是导柱,所述茶篮31内设置有贯通的导管313,所述导柱321穿过茶篮31的导管313,这主要是为了让茶篮31在导柱321上滑动更为顺畅。所述导柱321和导管313的形状是圆形或椭圆形或矩形或多边形,互为滑动配合。导柱321和导管313采用椭圆、矩形或多边形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茶篮31在泡茶杯3内转动,以免影响茶篮31上的茶篮磁铁311与滑条9上的滑条磁铁92之间的配合。所述茶篮31外壁上设置有凸条312,所述茶杯盖32上还设置有两根限位柱322,所述凸条312位于两根限位柱322之间。若采用了这种非圆形导向柱321后,茶篮31的外壁上可以不设起定位作用的凸条312 了,也不需要设置两根限位柱322 了,可以起到简化结构,使茶机的设计趋于小型化,具有使茶机外观设计更为美观的作用。所述茶篮磁铁311设置在凸条312上,所述滑条磁铁92设置在滑条9与凸条312对应一侧上。如图2、图3所示,所述滑条9两内侧面设有凸筋99,所述滑块98两外侧设有凹槽981,所述凸筋99与凹槽981形成滑动连接。所述滑条9相对滑条磁铁92的另一侧设置有齿条91,所述电机95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96,所述齿轮96与齿条91啮合。本实施例中的滑条9和滑块98的滑动连接结构也可以采用如图4、图5所示的结构,即采用一个滑架901和立轴902的滑动结构,将立轴902和电机95固定在机架I上,在滑架901的两边设置通孔903,立轴902穿过滑架901上的通孔903,滑架901与立轴902形成滑动连接,将齿条91设置在滑架901上,所述电机95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96,所述齿轮96与齿条91啮合,这种滑动结构具有同样的滑动效果。如图1所示,茶篮升降机构的结构根据茶机实际的空间设计成滑条9设置在与泡茶杯3的基本平行的机架I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篮升降机构,包括机架(1)、泡茶杯(3)、设置在泡茶杯(3)内的茶篮(31)、茶杯盖(32),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杯盖(32)上设置有竖直导向件(321),所述竖直导向件(321)与茶篮(31)形成滑动连接,机架(1)上设置有电机(95)和电机驱动的滑条(9),所述茶篮(31)上设置茶篮磁铁(311)与滑条(9)上设置的滑条磁铁(92)位置对应且相互吸引,滑条(9)通过滑条磁铁(92)和茶篮磁铁(311)驱动茶篮(31)升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金方镇罗雁冰
申请(专利权)人:晶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