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菜薹新型种质资源的选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76840 阅读:218 留言:1更新日期:2013-03-27 1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绿菜薹新型种质资源的选育方法,该方法是以红菜薹常规品种十月红一号为母本和轮回亲本,与菜心常规品种油绿70天为父本杂交,在杂种二代时与轮回亲本回交,回交一代再次与轮回亲本回交,回交二代再经过二代选择就可以得到薹色为绿色其余主要农艺性状类似十月红一号、一种可稳定遗传的并且有别于现有绿菜薹类型的新型种质资源,该种质87.5%的基因来源于十月红一号。该方法的特色在于人为打破空间隔阂,使得不同生态类型的菜薹基因得以融合,形成了一种有别于现有绿菜薹的新类型,丰富了绿菜薹现有类型,并且为新型绿菜薹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从而为最终解决苏州或气候相似地区冬春季绿菜薹产品供给不平衡的技术难题,提供一种技术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蔬菜育种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菜薹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小白菜亚种菜薹变种,别称菜心、菜尖、菜蕻,食用器官是花薹及附着的薹叶,是原产于我国的特色蔬菜,是老百姓喜食的蔬菜种类之一。目前根据所食用的花薹表皮颜色可以将菜薹大致分成绿菜薹、红菜薹和白菜薹三大类。在长期栽培过程中,形成了一些专门用于生产菜薹产品的地方品种群,如湖北的红菜薹、广东的菜心,此外还有其它一些地方品种,如上海一刀齐、扬州菜薹等。除此之外,苏州地区用于生产菜薹产品的蔬菜种类主要还有苏州青,属于小青菜,前期食其叶,每年3月份食其花薹。 绿菜薹是苏州及周边地区冬春季老百姓传统喜实的蔬菜,本地人叫菜尖,每年阳历3月份,地产苏州青的菜薹集中上市,效益不稳定,冬春季其它月份绿菜薹上市量很少,主要原因是本地用于生产绿菜薹产品的蔬菜种类大多是需要低温春化,因此造成上市期较为集中,不能做到均衡上市。尽管生产上可以利用传统的地方绿菜薹,如上海一刀齐、扬州菜薹品种也可提早上市,但是由于此类品种仍需低温处理,花薹才能发育良好,提前有限,而且不能够完全适应当前的设施生产方式,也存在种质退化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原产于华南的菜心被引进到本地生产,华南菜心的耐寒迟熟类型即使采用大棚种植,也常出现薹细等商品性很差的问题,更加不能够在本区域露地生产出优质的绿菜薹产品,主要是本地冬春季气温较原产地即华南地区要低的缘故,通常情况下华南菜心在苏州地区一般用于其它季节生产。近年来市场上也出现了一类甘白远缘杂交菜薹,可以用于冬春季露地和设施生产,但由于其中参杂了甘蓝类的基因,叶片很似本地的甘蓝型油菜,不少消费者误认为是油菜的花薹,在普通消费者的认知里,并不认同油菜能够作为蔬菜食用,制约了消费市场的扩大,另外,此类品种由于远缘杂交优势,植株十分健壮田间容易郁闭杂乱,采收不便易增加人工采收成本。由此可见,现有和引进的菜薹种类还不能够完全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上述技术难题,现有绿菜薹种类难以做到,为此,我们考虑到红菜薹原产于长江流域,可以利用露地或设施生产供应冬春季消费市场,只要改造其颜色,而其它主要农艺性状不发生重大的变化,就能够解决此问题。按照这个思路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获得了绿菜薹新型种质资源,为最终选育出新型绿菜薹新品种来解决上述技术难题,奠定了基础。绿颜色的菜薹是苏州地区老百姓冬春季喜实的蔬菜种类之一,有较大的消费市场,由于技术上的原因,供应期偏短,造成其在蔬菜供给中没有占据重要的地位。随着老百姓从以前吃饱饭向吃得好、吃得稀奇和吃得健康等饮食多样化方向转变以及人口的流动性增强,许多地方特色蔬菜不再仅局限于原生地发展,被引种到全国各适生区域,甚至国外,其中菜薹亦是如此,消费市场正在不断壮大,因此,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其目的是要解决目前苏州地区冬春季现有绿菜薹类型生产需要低温春化,造成产品上市期过于集中且供应期偏短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选择红菜薹常规品种中的十月红一号为母本,菜心常规品种中的油绿70天作为父本,至少包括下列步骤第一步,将所述母本与所述父本杂交,获得代号为Fl的杂种一代种子;第二步,将所述Fl在田间播种,然后从Fl群体中留取绿 色覆盖薹表面积大的单株,其余拔除,然后将第二步中所有留取的单株,套上防虫网隔离留种,获得代号为F2的杂种二代种子;第三步,将所述F2在田间播种,然后从F2群体中选择薹色为绿色且外形似十月红一号的单株,利用十月红一号自交后代作为轮回亲本与第三步中所选择的单株进行回交,获得代号为BCl的回交一代种子;第四步,将所述BCl在田间播种,然后从BCl群体中选择绿色覆盖薹表面积大且外形似十月红一号的单株,再次与十月红一号自交后代即轮回亲本进行回交,获得代号为BC2的回交二代种子;第五步,将所述BC2在田间播种,然后从BC2群体中留取绿色覆盖薹表面积大且外形和生育期与十月红一号相似的单株,其余拔除,将第五步中所有留取的单株,套上防虫网隔离留种,获得回交二代的代号为BC2F2的杂种二代种子;第六步,将所述BC2F2在田间播种,然后从BC2F2群体中选择薹色为绿色,外形和生育期与亲本十月红一号相同的健壮单株,即为含有87. 5%所述母本基因的绿菜薹新型种质资源,同时观察记载其形态特征,其余拔除,将第六步中所有选择的单株,套上防虫网隔离留种,获得回交二代的代号为BC2F3的杂种三代种子,这样绿菜薹新型种质资源就得以稳定保存和以便今后继续择优选择利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种质系指农作物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也称为基因,它往往存在于特定品种之中。所述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是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的统称,如古老的地方品种、新培育的推广品种、重要的遗传材料以及野生近缘植物,都属于种质资源的范围。2、上述方案中,所述红菜薹,别名紫菜薹、红油菜薹,它与广东菜心是属于同一变种,为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小白菜亚种的变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是原产我国的特产蔬菜,主要分布在鄂湘川一带。3、上述方案中,所述菜心起源于中国南部,是由白菜易抽薹材料经长期选择和栽培驯化而来,并形成了不同的类型和品种。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台湾、香港、澳门等地。4、上述方案中,回交指的是两个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再与亲本之一进行杂交,而所述轮回亲本指的是在导入杂交或级进杂交中一直用来进行回交的亲本。轮回亲本是接受改良的对象,这些品种某一、二个性状存在缺点,这些缺点经回交可以得到改良,并在改良后仍能在生产上有较长时期的使用价值。5、上述方案中,所述初生莲座叶指的是由苗叶后显著增大的叶片开始至主薹基部簇生的全部叶片,一般有6-10片,圆形或倒卵圆形,大多有1-2对小裂片。所述主薹指的是由植株的顶芽分化花芽形成的花薹。所述侧薹指的是由植株的侧芽分化花芽形成的花薹。所述株幅指的是在正常收获期,植株在自然状态下基生叶开展之垂直投影的最大宽度。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以及有益效果为以红菜薹为主要亲本,现有绿菜薹为绿色基因的供体亲本,依据花薹颜色绿色对红色为不完全显性的遗传规律,通过配组杂交多代选择,选育出绿菜薹新型种质资源材料,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和生产的需 要制定育种目标,利用现有育种技术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型绿菜薹品种,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特色在于人为打破空间隔阂,使得不同生态类型的菜薹基因能得以融合,形成了一种有别于现有绿菜薹的新类型。所选育的绿菜薹种质资源除薹色为绿色外,形态特征与红菜薹基本相同,田间抗逆性、生育期与红菜薹亲本相似,不仅丰富了菜薹育种材料,而且为新型绿菜薹新品种的成功选育,从而为根本上解决冬春季绿菜薹供应期偏短的技术问题奠定了基础,预期利用设施栽培新型绿菜薹的话,供应期一定会覆盖整个冬春季节。从理论上讲,即使红菜薹和菜心亲本均换成其它种质资源,按照本方法依然可以得到本专利技术所述绿菜薹新型种质资源。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选育流程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绿菜新型种质资源田间照片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在明确菜薹薹色遗传规律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稳妥的绿菜薹新型种质资源的选育方法。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亲本材料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绿菜薹新型种质资源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红菜薹常规品种中的十月红一号为母本,菜心常规品种中的油绿70天作为父本,至少包括下列步骤:第一步,将所述母本与所述父本杂交,获得代号为F1的杂种一代种子;第二步,将所述F1在田间播种,然后从F1群体中留取绿色覆盖薹表面积大的单株,其余拔除,然后将第二步中所有留取的单株,套上防虫网隔离留种,获得代号为F2的杂种二代种子;第三步,将所述F2在田间播种,然后从F2群体中选择薹色为绿色且外形似十月红一号的单株,利用十月红一号自交后代作为轮回亲本与第三步中所选择的单株进行回交,获得代号为BC1的回交一代种子;第四步,将所述BC1在田间播种,然后从BC1群体中选择绿色覆盖薹表面积大且外形似十月红一号的单株,再次与十月红一号自交后代即轮回亲本进行回交,获得代号为BC2的回交二代种子;第五步,将所述BC2在田间播种,然后从BC2群体中留取绿色覆盖薹表面积大且外形和生育期与十月红一号相似的单株,其余拔除,将第五步中所有留取的单株,套上防虫网隔离留种,获得回交二代的代号为BC2F2的杂种二代种子;第六步,将所述BC2F2在田间播种,然后从BC2F2群体中选择薹色为绿色,外形和生育期与亲本十月红一号相同的健壮单株,即为含有87.5%所述母本基因的绿菜薹新型种质资源,同时观察记载其形态特征,其余拔除,将第六步中所有选择的单株,套上防虫网隔离留种,获得回交二代的代号为BC2F3的杂种三代种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旭东刘凤军牟建梅宋英张国芹李军徐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山景市谷歌公司] 2015年01月04日 15:10
    菜薹(floweringchinesecabbage):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芸薹种白菜亚种中以花誉为产品的变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学名Brassica又称菜心古称薹心菜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