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底座(1);箱体(2),箱体(2)为上下通透的筒状结构,箱体(2)的底部与底座(1)固定连接;灯具(3),灯具(3)置于箱体(2)内部,并且与底座(1)固定连接,灯具(3)的光束可从箱体(2)顶部射出;反射板(4)和支撑架(5),反射板(4)位于灯具(3)上方,并通过支撑架(5)支撑在底座(1)上,反射板(4)可在箱体(2)外将灯具(3)的光束反射限定角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照明装置,将光源安装在箱体内,箱体使光线不会扩散,之后通过箱体顶部之上的反射板将光线直接反射到需要被照明的物体上。反射板将光线直接定向反射,避开了光源的直接照射,减少了对行人视觉造成的影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照明装置
本技术涉及照明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建筑立面照明的方式,通常需要在建筑物附近设立大功率的泛光灯,而泛光灯通常直接安置在行人通过的道路旁。由于大功率泛光灯的光线非常强,人眼如果直视光源将会非常刺眼(此现象以下称之为眩光),导致眼睛刺痛、眩晕甚至暂时性失明。为了避免眩光,通常的做法是将泛光灯安装在高于人眼的灯杆之上,把泛光灯具架高,使人眼偏离主要的投光方向,尽量降低眩光干扰。但从泛光灯中射出的部分散射光线还是会照到行人的视线范围内,对行人产生眩光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可以减小光源的眩光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底座;箱体,所述箱体为上下通透的筒状结构,箱体的底部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灯具,所述灯具置于所述箱体内部,并且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灯具的光束可从箱体顶部射出;反射板和支撑架,该反射板位于所述灯具上方,并通过该支撑架支撑在所述底座上,该反射板可在箱体外将所述灯具的光束反射限定角度。将光源安装在箱体内,箱体对光线起到了约束作用,使光线不会扩散,之后通过箱体顶部之上的反射板将光线直接反射到需要被照明的物体上。反射板将光线直接定向反射,避开了光源的直接照射,因此基本不会产生刺眼眩光,减少了对行人视觉造成的影响。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为可调节高度的升降架,该升降架可将所述反射板抬出或收入所述箱体。优选地,所述反射板通过转轴与所述升降架枢接。优选地,所述升降架上设有锁定转轴转动的锁紧装置。优选地,所述反射板的上方设有与所述升降架连接的盖板,该盖板与所述箱体的顶部相配合。优选地,所述箱体内设有将箱体分为上下两个腔室的透明板,该透明板倾斜置于所述反射板与所述灯具之间,该箱体与该透明板倾斜底部的接合处的上方设有排尘口。优选地,所述箱体的正面开设有照明口,该照明口位于所述透明板在该箱体正面面板上的投影区域。优选地,所述照明口上设有可扩散光线的透光镜。优选地,所述箱体的靠近底座的位置设有检修门。优选地,上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抬起照明装置的拉环。在本技术中,通过光线的折射原理,使光源不直接照射被照射的物体,从而减小了光源散射而造成的眩光现象,避免了对行人视觉的影响,即使人站在离箱体很近的地方,直视反射板也不会感受到有眩光刺眼的情况。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I是本技术的照明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照明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底座11拉环2箱体21排尘口22透明板23照明口24透光镜25检修门3灯具4反射板41转轴5支撑架51升降机52支架6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提出的照明装置,如图I所示,包括底座I ;箱体2,箱体2为上下通透的筒状结构,箱体2的底部与底座I固定连接;灯具3,灯具3置于箱体2内部,并且与底座I固定连接,灯具3的光束可从箱体2 顶部射出;反射板4和支撑架5,该反射板4位于灯具3上方,并通过该支撑架5支撑在底座 I上,该反射板4可在箱体2外将灯具3的光束反射限定角度。在本技术中,底座I是作为安装其它部件的基座,灯具3通常情况下安装在底座I的中间,并且可以垂直向上照射。箱体2套在灯具3外,与底座I固定。箱体2的一个作用就是使灯具3照射出的光线不外露,从而保证不会对过往行人的视觉造成影响;另外, 将箱体2的内表面涂成黑色,可以很好的吸收杂散光,而照明所需的特定角度的光线才可以通过反射板4反射出去。在灯具3的上方安装的反射板4可以将灯具3照射出的光线定向反射,通常情况下,反射板4要置于箱体2顶部之外才可以反射光线,因此,支撑反射板4的支撑架5在反射板4的工作状态下要高于箱体2,才可将反射板4定位在箱体2顶部之上。而反射板4要将灯具3照射的光线定向反射,就需要与水平面有一定的角度,此反射板4的反射角度可以是固定的,当然也可以是可调的。在实际应用中,可调角度的反射板4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随时调节反射光线的角度,从而满足不同角度的光线照射需求。另外,反射板4可以将上下两边设置成弧线结构,如图2所示,既增大了反射面积, 又起到了美观效果;而反射板4的材料可以选择全天候纳米镀膜反射板4,不沾灰尘,可以保证镜面的清洁。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5为可调节高度的升降架,该升降架可将反射板4抬出或收入所述箱体2。升降架顶部固定反射板4,在工作状态下,将反射板4举出箱体2,调节好反射板4的反射角度,使光线被反射到指定位置,从而实现照明目的。升降架承载反射板4升降的主要目的是,当照明装置不工作时,升降架可以收缩,将反射板4收入到箱体2内部,反射板4收入后,在箱体2的顶部可进一步加上一个盖板6,盖住箱体2的顶部,是外界的灰尘或杂物不能落入到箱体2中,这样就保证了照明装置内部的清洁,同时也减缓了设备老化的速度,以及延长了设备部件的更换时间。具体的,如图I所示,升降架可以是升降机51与支架52的组合结构,升降机51安装在底座I上,升降机51可向上抬起支架52,支架52与反射板4相连接,直接带动反射板 4伸出或收入箱体2中。具体的升降机51可以是伸缩结构的机械装置,根据伸缩的工作原理带动支架52上下运动;升降架也可以是电机或马达等设备通过传动装置带动皮带、链条或丝杠来驱动支架52升降。其中,马达可以通过是电动,或液压,或气动等方式实现动力输出,通过机械传动的方式将动力传递给支架52,从而实现支架52带动反射板4的升降。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反射板4通过转轴41与升降架枢接。如图I所示, 将反射板4枢接在升降架上,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反射板4的反射角度,将光线反射到不同的位置,因此使得照明装置的应用范围更广,可以适用于多种工作环境。进一步,还可以在升降架上设置锁定转轴41转动的锁紧装置。锁紧装置可以是套在转轴41螺纹上的前后两个螺母,两个螺母将连接转轴41位置的升降架夹在中间,在需要定位反射板4的角度时,两个螺母从内外两侧同时向升降架方向旋紧,通过摩擦力固定住转轴41的转动,从而实现锁紧目的。另外,反射板4的转轴41的转动角度还可以直接通过电机传动来控制,在转轴41 上设置齿轮,电机通过传动传动装置控制转轴41上的齿轮转动所需的角度即可实现反射板4的转动角度变化。为了进一步减少人工操作,可以在反射板4的上方设有与升降架连接的盖板6,如图I、图2所示,该盖板6与箱体2的顶部相配合。这样,通过升降架直接带动盖板6实现箱体2顶部的盖合;另外,由于升降架从两侧对反射板4实现支撑,因此,在顶部加装盖板6 还可以起到加固整体升降架结构的作用,使升降架的工作状态更稳定。由于照明装置需要在露天的环境中工作,环境中的灰尘或杂物会在照明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落入箱体2内部。为了保证箱体2内部的清洁,可以在箱体2内设有将箱体2 分为上下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箱体(2),所述箱体(2)为上下通透的筒状结构,箱体(2)的底部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灯具(3),所述灯具(3)置于所述箱体(2)内部,并且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灯具(3)的光束可从箱体(2)顶部射出;反射板(4)和支撑架(5),该反射板(4)位于所述灯具(3)上方,并通过该支撑架(5)支撑在所述底座(1)上,该反射板(4)可在箱体(2)外将所述灯具(3)的光束反射限定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文海,
申请(专利权)人:华夏晶锐照明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