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电端子及使用其的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组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导电端子及使用其的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组。
技术介绍
习用的端子设置于绝缘座体内组成电连接器。具体而言,复 数个端子通常经由绝缘座体的预压而整齐排列/设置于绝缘座体内;其中端子与绝缘座体可各自形成对应的卡固结构,并藉由卡固达成预压的目的。另一方面,端子及绝缘座体结构可相互配合的两电连接器可构成电连接器组,例如电缆线插头与笔记型计算机的电源插座的组合。此外,端子及/或绝缘座体的结构更影响了端子间的接触以及两电连接器之间的插接或脱离。举例而言,不良的端子设计不但可能造成接触不佳,并可影响电讯传输及端子使用寿命;不良的绝缘座体设计则可能使电连接器组不易分离,此时假若不慎扯动电缆线,不经意的外力无法使电缆线插头脱离电源插座,但却可能拉扯笔记型计算机掉落,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端子及使用其的电连接器,可增进与其它端子的连接及分离。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可轻易且快速连接或分离,并具有简化的结构。本技术的导电端子包含一种导电端子,包含焊接部、连接部,以及接触部;连接部包含第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端子包含:一焊接部;一连接部,该连接部包含一第一弯折部与一第二弯折部,且该第一弯折部的两端分别连接至该焊接部与该第二弯折部;以及一接触部,该接触部连接于该第二弯折部与该第一弯折部连接的相异端,且该接触部于朝向该焊接部的相反侧具有一外凸曲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端子包含 一焊接部; 一连接部,该连接部包含一第一弯折部与一第二弯折部,且该第一弯折部的两端分别连接至该焊接部与该第二弯折部;以及 一接触部,该接触部连接于该第二弯折部与该第一弯折部连接的相异端,且该接触部于朝向该焊接部的相反侧具有一外凸曲面。2.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更包含一片体部,该第一弯折部经由该片体部连接至该第二弯折部,且该片体部重迭于该焊接部。3.如权利要求第2项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该片体部具有至少一固定凸起,该至少一固定凸起位于该片体部的侧边,且该片体部包含至少一第一臂,自该片体部与该第一弯折部连接的同一端离开该片体部延伸。4.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该接触部包含一帽状结构,该外凸曲面为该帽状结构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且该帽状结构具有一帽沿部,该接触部以该帽沿部与该连接部连接。5.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二臂,该至少一第二臂于该焊接部与该接触部之间设置或形成于该连接部的侧边,且该接触部包含一拱形结构朝该焊接部的相反侧拱起,该外凸曲面为该拱形结构至少部分外表面。6.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导电端子,该导电端子包含 一焊接部; 一连接部,该连接部包含一第一弯折部与一第二弯折部,且该第一弯折部的两端分别连接至该焊接部与该第二弯折部;以及 一接触部,该连接于该第二弯折部与该第一弯折部连接的相异端,且该接触部于朝向该焊接部的相反侧具有一外凸曲面;以及 一第一绝缘本体,该第一绝缘本体具有一第一导面;其中该导电端子部分埋设于该第一绝缘本体,且该接触部以包含至少部分的该外凸曲面露出该第一导面而可压抬地突伸于该第一导面。7.如权利要求第6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绝缘本体自该第一导面形成至少一凹槽,该导电端子设置于该凹槽内,且部分自该凹槽的槽内壁埋设于该第一绝缘本体,该凹槽于该第一导面形成一开口,且该凹槽具有一底部对应该开口 ;该导电端子的该焊接部躺设于该底部,且该接触部自该开口突伸于该第一导面。8.如权利要求第7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凹槽进一步包含复数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培樵,
申请(专利权)人: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立信杰东莞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