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半透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4773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半透膜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述的电池基片包括绝缘透光玻璃、沉积在绝缘透光玻璃上的透明导电电极层、薄膜光电转换层及金属导电电极层,电池基片上设置有多个光电转换单元,多个光电转换单元串联输出电流电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透明导电电极层、薄膜光电转换层和金属导电电极层组成的电池基板上进行激光划槽,实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较佳自然光透过率,解决了太阳能电池组件整体均匀性不高带来的视觉效果差的问题,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组件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半透膜太阳能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技术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是指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该技术是光伏应用中最接近人类生活的一种,可广泛应用到建筑物中,即实现其组件本身电性能要求又为建筑物提供新的设计方式,美化建筑物。在太阳能各种产品中,薄膜太阳能电池以其低廉的发电成本和污染小备受青睐,要使薄膜电池组件能替代当前建筑中普遍使用的玻璃幕墙,组件必须具有透过一定自然光的能力,同时要保证电池组件的电性能要求。现有技术下,激光透光槽方向垂直于串联子电池方向的直线槽或点线孔透光组件通过调整直线槽的宽度与刻划条数对光线的透过率进行调整,该技术产品样式单一,激光刻线数量多,技术产率较低,并会引入刻划缺陷,刻划的直线槽条数越多,出现刻划缺陷的几率就越大,从而降低组件性能,影响组件的效率和产率;而激光透光槽方向平行于串联子电池方向的直线槽或点线孔透光组件,通过调整点线孔的宽度、间隔和刻线条数对光线的透过率进行调整,该技术对激光器设备要求较高,设备的使用经常处于临界值范围,长期使用该技术会对设备有较大的伤害,而且该技术生产出来的组件性能较差,电池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光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电池基片、钢化玻璃基片和封装用接线盒,电池基板设置在钢化玻璃基片和绝缘透光玻璃之间,电池基板上安装有封装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基片包括绝缘透光玻璃、沉积在绝缘透光玻璃上的透明导电电极层、薄膜光电转换层及金属导电电极层,电池基片上设置有多个光电转换单元,多个光电转换单元串联输出电流电压;所述的电池基片还包括第一激光刻划槽、第二激光刻划槽、第三激光刻划槽、第四激光刻划槽以及边缘绝缘区域,第一激光刻划槽嵌于透明导电电极层内并将透明导电电极层进行分割形成多个光电转换单元;第二激光刻划槽嵌于薄膜光电转换层内并将薄膜光电转换层分割成多个等份;第三激光刻划槽位于相邻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光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电池基片、钢化玻璃基片和封装用接线盒,电池基板设置在钢化玻璃基片和绝缘透光玻璃之间,电池基板上安装有封装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基片包括绝缘透光玻璃、沉积在绝缘透光玻璃上的透明导电电极层、薄膜光电转换层及金属导电电极层,电池基片上设置有多个光电转换单元,多个光电转换单元串联输出电流电压; 所述的电池基片还包括第一激光刻划槽、第二激光刻划槽、第三激光刻划槽、第四激光刻划槽以及边缘绝缘区域,第一激光刻划槽嵌于透明导电电极层内并将透明导电电极层进行分割形成多个光电转换单元;第二激光刻划槽嵌于薄膜光电转换层内并将薄膜光电转换层分割成多个等份;第三激光刻划槽位于相邻光电转换单元的金属导电电极层之间并将金属导电电极层分割成多个等份;第四激光刻划槽将光电转换单元中的光电转换层和金属导电电极层分割成多个等份;边缘区域位于电池基片四周并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志斌孙书龙傅秋莲闫德霖田梦军张晓维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汉能光伏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