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群组间偏芯的CCTV定焦镜头,包括主镜筒和轴设于主镜筒内的一群透镜组、二群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群透镜组通过二群调焦筒安装在主镜筒内,二群调焦筒侧壁上周向均匀分布有三个调芯螺孔,主镜筒侧壁上开有三个调芯让位槽与调芯螺孔对应,调芯螺孔内安装有调芯螺钉,调芯螺钉底部顶止于二群透镜组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员只需在镜筒外通过调节安装在二群调焦筒上的三个调芯螺钉来调整二群透镜组与一群透镜组之间的由于安装误差、零件加工误差所引起的偏芯量,无须进行元件拆卸,操作简单易懂,不会产生零部件损伤报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可调群组间偏芯的CCTV定焦镜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CCTV定焦镜头,特别是一种可调群组间偏芯的CCTV定焦镜头。
技术介绍
近年来,伴随着监控行业的发展,CCTV镜头已越来越受到各镜头生产厂商和工程承包商的关注。CCTV镜头作为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镜头的成像质量要求更专业、 更严格。由于光学镜头的组装敏感度都非常高,一般来说镜片间、镜片与镜筒间以及多个镜筒间细微的误差都会产生很大的偏心,造成解像力下降,影响镜头的生产。因此如何尽可能地减小装配误差、提升解像力将成为光学镜头生产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调芯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偏芯问题,完成光学对芯。现行的一般镜头都是通过旋转群组之间的角度进行群组之间偏芯的调整。通常的做法是用一个垫圈与固定柱将前后群连接在一起,制作的时候先检验两群之间的偏芯量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若偏芯量过大时,将垫圈与固定柱拆下,并将后群镜头旋转一定的角度(例如旋转120度或者240度),再将后群镜头组装起来,然后再检验其偏芯量;也有的是借助一个旋转调芯结构进行这个过程,就是将前群镜头与一个连接环固定,后群镜头则通过连接柱等与该连接环相连,旋转时只拆卸连接柱,整体旋转后群镜头后再固定检测。然而这两种方式都包含有一个拆卸的程序,所需的工时较长,在拆装的过程中还会造成零部件的损伤,造成报废,增加制造成本。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调芯操作简易、减少镜片损伤的镜头结构是当务之急。(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调芯操作简易、能有效减少镜片损伤、降低报废率的镜头结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调群组间偏芯的CCTV定焦镜头,包括主镜筒和轴设于主镜筒内的一群透镜组、二群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群透镜组通过二群调焦筒安装在主镜筒内,二群调焦筒侧壁上周向均匀分布有三个调芯螺孔,主镜筒侧壁上开有三个调芯让位槽与调芯螺孔对应,调芯螺孔内安装有调芯螺钉,调芯螺钉底部顶止于二群透镜组侧壁上。上述所述二群调焦筒包括相连的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二群透镜组安装在第二容置腔内,所述一群透镜组顶部固定安装在主镜筒上,一群透镜组的后半部伸入到第一容置腔内,第一容置腔前端设置有调焦系统。上述所述调焦系统包括安装在所述主镜筒外的相互固定连接的曲线筒和调焦筒, 所述主镜筒侧壁上设有轴向直槽,曲线筒上设有螺旋状导向槽,第一容置腔前部侧壁上设有导向突起插入在螺旋状导向槽和轴向直槽内。上述所述一群透镜组后端安装有光圈组件,所述第一容置腔后端的侧壁设有一周向通槽,主镜筒中部侧壁上与周向通槽对应地设有光圈槽;主镜筒外侧设有光圈调节筒,所述光圈组件的光圈拨杆穿过周向通槽、光圈槽后与光圈调节筒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员只需在镜筒外通过调节安装在二群调焦筒上的三个调芯螺钉来调整二群透镜组与一群透镜组之间的由于安装误差、零件加工误差所引起的偏芯量,无须进行元件拆卸,操作简单易懂,不会产生零部件损伤报废。一群透镜组的后半部位于二群调焦筒的第一容置腔内,保证了 一群透镜组和二群调焦筒之间的同轴度。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元件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示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的主镜筒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二群调焦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如图I所示,本技术包括主镜筒I和轴设于主镜筒I内的一群透镜组2、二群透镜组3,所述二群透镜组3通过二群调焦筒4安装在主镜筒I内,二群调焦筒4侧壁上周向均匀分布有三个调芯螺孔15,主镜筒I侧壁上开有三个调芯让位槽17与调芯螺孔15对应,调芯螺孔15内安装有调芯螺钉16,调芯螺钉16底部顶止于二群透镜组3侧壁上。所述主镜筒I后端设有与摄像机接口相连的标准接口 8,所述标准接口 8通过连接筒9固定在主镜筒I上。上述所述二群调焦筒4包括相连的第一容置腔41和第二容置腔42,所述二群透镜组3安装在第二容置腔42内,所述一群透镜组2顶部固定安装在主镜筒I上,一群透镜组 2的后半部伸入到第一容置腔41内,第一容置腔前端设置有调焦系统。所述调焦系统包括安装在所述主镜筒I外的相互固定连接的曲线筒6和调焦筒7,所述主镜筒I侧壁上设有三个轴向直槽18,曲线筒6上对应地设有三个螺旋状导向槽19,第一容置腔41前端侧壁上安装有三个PIN脚44插入到螺旋状导向槽19和轴向直槽18内。当使用者需调节镜头焦距时,只需转动调焦筒7,带动曲线筒6转动,曲线筒6转动时螺旋状导向槽19的两侧壁推动 PIN脚44移动,PIN脚44在周向方向上受轴向直槽18的限制,带动二群调焦筒4和二群透镜组3前后直线运动。上述所述一群透镜组2后侧安装有光圈组件22,所述第一容置腔41底部侧壁设有一周向通槽43,主镜筒I中部侧壁上与周向通槽43对应地设有光圈槽10 ;主镜筒I外侧设有光圈调节筒11,所述光圈组件22的光圈拨杆21穿过周向通槽43、光圈槽10后与光圈调节筒11连接。光圈调节筒11上设有光圈锁紧螺钉14,使用者拨动光圈锁紧螺钉14带动光圈调节筒11转动可调节光圈大小。上述所述二群透镜组3包括二群镜筒31和轴设于二群镜筒31内的若干镜片,镜片包括至少一片待调芯镜片34,所述二群镜筒31侧壁上周向均匀分布有三个二群调芯螺孔32,二群调芯螺孔32内安装有二群调芯螺钉33,二群调芯螺钉33底部顶止于所述待调芯镜片34侧缘,所述二群调焦筒4侧壁上周向均匀分布有三个二群调芯让位孔45,主镜筒 I侧壁上开有三个二群调芯让位槽20,二群调芯让位槽20、二群调芯让位孔45和所述二群调芯螺孔32相对应。二群透镜组3里的镜片,也可通过类似的调芯结构来调节偏芯。所述的二群调芯让位孔45和调芯让位槽17分布在同一圆周上。本技术的安装及调芯过程如下先将所述二群调焦筒4通过3个PIN脚44组入所述主镜筒I内部,保证二群调焦筒4可以通过调节所述调焦筒7而前后运动;将所述一群透镜组2通过3个螺丝紧固件固定地安装在主镜筒I内部,保证光圈在调节所述光圈调节筒11时可以正常地打开、关闭;将主筒连接座12固定地安装在所述一群透镜组2前端,然后将所述二群透镜组3用二群组锁压环5固定安装在二群调焦筒4内,安装的时候二群调焦筒4上的调芯螺丝孔15与主镜筒 I上的调芯螺丝让位槽17相互对应;二群调芯让位槽20、二群调芯让位孔45和所述二群调芯螺孔32相对应。然后将所述标准接口 8安装在主镜筒I后端面处,在主镜筒I、原连接筒9的位置上安装一调芯治具,以固定安装标准接口 8,再在所述二群调焦筒4的调芯螺丝孔15内安装调芯螺钉16,安装调芯螺钉16时不可锁紧,只保证所述的调芯螺钉16与所述的二群透镜组 3轻轻接触。按照上述安装完所述零件后即可进行调芯工作。将本技术所述CCTV定焦镜头安装到投影机上面,调整后焦距到要求的位置, 微调调焦筒7观察解像情况,直至投影清晰、有轻微拖影。观察投影现象,通过旋转标准接口 8使拖影的方向与二群调焦筒4上3个调芯螺丝孔15其中的一个方向一致,将螺丝刀通过主镜筒I上的调芯螺丝让位槽17插入至可旋转所述的调芯螺钉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群组间偏芯的CCTV定焦镜头,包括主镜筒和轴设于主镜筒内的一群透镜组、二群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群透镜组通过二群调焦筒安装在主镜筒内,二群调焦筒侧壁上周向均匀分布有三个调芯螺孔,主镜筒侧壁上开有三个调芯让位槽与调芯螺孔对应,调芯螺孔内安装有调芯螺钉,调芯螺钉底部顶止于二群透镜组侧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群组间偏芯的CCTV定焦镜头,包括主镜筒和轴设于主镜筒内的一群透镜组、二群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群透镜组通过二群调焦筒安装在主镜筒内,二群调焦筒侧壁上周向均匀分布有三个调芯螺孔,主镜筒侧壁上开有三个调芯让位槽与调芯螺孔对应,调芯螺孔内安装有调芯螺钉,调芯螺钉底部顶止于二群透镜组侧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可调群组间偏芯的CCTV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群调焦筒包括相连的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二群透镜组安装在第二容置腔内,所述一群透镜组顶部固定安装在主镜筒上,一群透镜组的后半部伸入到第一容置腔内,第一容置腔前端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喜艳,秦翠玲,张晓锋,王瑶,秦杨阳,徐凯,
申请(专利权)人:凤凰光学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