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泵投退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471345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泵投退系统,包括:汽轮机(101)、空冷凝汽器(102)、凝结水泵(103)、热网加热器(104)、热网循环水泵(105)及热网加热器疏水泵(106),所述的热泵投退系统还包括:前置湿冷凝汽器(107),吸收式热泵(108),乏汽控制阀(114),热泵乏汽入口阀(120),凝汽器乏汽入口阀(121),驱动蒸汽控制阀(122),驱动蒸汽旁路阀(123),热网水进口阀(124),热网水出口阀(125),乏汽出口阀(126),热泵乏汽出口阀(127),凝汽器乏汽出口阀(128)及DCS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热泵系统乏汽余热的利用,并能够灵活的控制系统中各个设备的投退。(*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泵投退系统
本技术是关于热电厂余热利用技术,特别是关于一种热泵投退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蓬勃发展以及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供暖需求日益增加, 供需矛盾也将日趋显现。如何在不新增热源的情况下,增加城市集中供热面积、减少政府在集中供热热源方面的大量投资,为城市集中供热做出贡献,是很多发电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充分利用电厂乏汽余热供热,可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提高一次能源的利用效率, 符合节能减排的国策,不仅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不断恶化的大气环境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现有技术中,如图I所示,热电厂汽轮机101产生的乏汽是直接进入空冷凝汽器 102,通过空气自然及强制换热的方式,直接将乏汽的热量散热至大气环境中。汽轮机的冷端损失是电厂热力系统的最大损失,所以汽轮机排汽进入空冷凝汽器,通过空气冷却方式直接将乏汽的热量排向大气,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热泵投退系统,以实现热泵系统乏汽余热的利用,并灵活的控制系统中各个设备的投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热泵投退系统,该热泵投退系统包括汽轮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泵投退系统,包括:汽轮机(101)、空冷凝汽器(102)、凝结水泵(103)、热网加热器(104)、热网循环水泵(105)及热网加热器疏水泵(10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泵投退系统还包括:前置湿冷凝汽器(107),吸收式热泵(108),乏汽控制阀(114),热泵乏汽入口阀(120),凝汽器乏汽入口阀(121),驱动蒸汽控制阀(122),驱动蒸汽旁路阀(123),热网水进口阀(124),热网水出口阀(125),乏汽出口阀(126),热泵乏汽出口阀(127),凝汽器乏汽出口阀(128)及DCS系统;所述前置湿冷凝汽器(107)的热水出口与所述吸收式热泵(108)的热水进口连接;所述前置湿冷...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热泵投退系统,包括汽轮机(101)、空冷凝汽器(102)、凝结水泵(103)、热网加热器(104)、热网循环水泵(105)及热网加热器疏水泵(10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泵投退系统还包括前置湿冷凝汽器(107),吸收式热泵(108),乏汽控制阀(114),热泵乏汽入ロ阀(120),凝汽器乏汽入口阀(121),驱动蒸汽控制阀(122),驱动蒸汽旁路阀(123),热网水进ロ阀(124),热网水出口阀(125),乏汽出口阀(126),热泵乏汽出口阀(127),凝汽器乏汽出口阀(128)及DCS系统; 所述前置湿冷凝汽器(107)的热水出口与所述吸收式热泵(108)的热水进ロ连接;所述前置湿冷凝汽器(107)及吸收式热泵(108)的乏汽进ロ连接所述的汽轮机(101)的乏汽管道(109);所述前置湿冷凝汽器(107)及吸收式热泵(108)的乏汽凝结水出口通过乏汽凝结水管路(110)连接所述的凝结水泵(103);所述吸收式热泵(108)的驱动蒸汽进ロ连接所述的汽轮机(101)的采暖管道(111);所述吸收式热泵(108)的驱动蒸汽出口连接到驱动蒸汽凝结水管路(112);所述吸收式热泵(108)的热水出口连接到热网回水管道(113);所述前置湿冷凝汽器(107)的热水进ロ连接所述的热网回水管道(113); 所述的乏汽控制阀(114)安装在所述的乏汽管道(109)上;所述的热泵乏汽入口阀(120)安装在连接于所述乏汽管道(109)与所述吸收式热泵(108)之间的热泵乏汽入ロ管道(129)上;所述的凝汽器乏汽入口阀(121)安装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家耕周俊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创时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