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水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0129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水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为具有进水腔和出水腔的管状体,所述进水腔和出水腔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成形有过水孔连通进水腔和出水腔;线性调节装置,包括阀座孔,成型在所述阀体侧壁上,其轴线与所述阀体轴线垂直;阀座,所述阀座一部分穿过所述阀座孔并与所述阀座孔密封固定,所述阀座上成型有阀芯孔;阀芯,所述阀芯与所述阀芯孔螺纹配合,用来密封或开启所述过水孔,用于线性调节从进水腔通过过水孔进入出水腔的入水量。解决现有技术中回水阀流量调节线性差,费水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具体地说一种回水阀
技术介绍
回水阀主要是用来调节进水和回水的压差以及调节流量。但现有技术中的回水阀具有流量调节线性差,漏水的问题。如现有技术中的中国专利文献CN201250921Y公开的一种三通回水阀,包括一个腔体,所述腔体的上部设有连接出水管的出水口,所述腔体的底部设有连接进水管的进水口,固定所述腔体的侧壁连接排水管的排水口,一个阀体,所述阀体的一边缘铰接的安装于所述腔体内部,并且在可转动范围内的不同位置,分别利用所述阀体自身的重力将所述排水口打开,或利用来自所述进水口水流的冲击力将所述排水口封闭。上述文献公开的回水阀通过水的冲击力和阀体自身的重力完成水路的导通和封闭。根据水的冲击力和阀体的重力决定进水口的开启和关闭的同时,水的冲击力还决定进水口开启的大小程度,但是,水的冲击力大小并不能确定,因此进水口开启程度的大小很难控制,进而进水量的大小很难控制,回水阀流量调节线性差,难以对进水量的大小进行微调。回水阀流量调节线性差的同时,还存在浪费水的问题,当水的冲击力不足以使阀体完全封住排水口时,腔体内的水极易从排水口排出去,造成水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流量调节线性差,费水,进而提供一种流量调节线性好,节约水资源的回水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回水阀,包括阀体,为管状体;隔板,将所述阀体分隔为轴向分布的进水腔和出水腔,具有沿所述阀体轴向延伸的水平部,所述水平部上成形有过水孔;线性调节装置,包括阀座孔,成型在所述阀体侧壁上,其轴线与所述阀体轴线垂直;阀座,所述阀座一部分穿过所述阀座孔并与所述阀座孔密封固定,所述阀座上成型有阀芯孔;阀芯,所述阀芯与所述阀芯孔螺纹配合,用于线性调节从进水腔通过过水孔进入出水腔的入水量。所述阀座孔靠近所述出水腔的一侧。所述过水孔呈圆形。所述阀芯密封所述过水孔的一端成形有倒角。还设有阀芯盖,与所述阀芯远离所述过水孔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阀芯孔通过连接管延伸至所述阀体外。所述阀芯盖与所述连接管螺纹连接。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在本技术所述的回水阀中,所述回水阀具有线性调节装置,包括阀座孔,成型在所述阀体侧壁上,其轴线与所述阀体轴线垂直;阀座,所述阀座一部分穿过所述阀座孔并与所述阀座孔密封固定,所述阀座上成型有阀芯孔;阀芯,所述阀芯与所述阀芯孔螺纹配合,用于线性调节从进水腔通过入水口进入出水腔的入水量。通过旋转所述阀芯,使得阀芯密封和远离所述过水孔,达到所述回水阀的关闭和开启。通过旋转所述阀芯远离所述过水孔的距离,控制回水阀的进水量,进水量的线性流量调节好。(2)本技术所述的回水阀,通过设置过水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阀体的轴线方向垂直,所述阀芯孔的轴线方向与阀体的轴线方向垂直,便于阀芯密封和开启过水孔,控制进水量的大小。(3)本技术所述的回水阀,所述阀芯孔设置在所述出水腔的侧壁上,所述阀芯部分置于出水腔内,便于在水流经所述过水孔时,水可以冲击阀芯,给予所述阀芯向远离所述过水孔方向的力,使得阀芯容易移动。(4)本技术所述的回水阀,所述阀芯孔通过连接管延伸至所述阀体外,可以更好的固定阀芯,并且可以防止漏水。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I是本技术所述的回水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不为1_阀体,隔板,3_阀座孔,4_阀座,5_阀芯,6_过水孔,7-进水腔,8-出水腔,9-阀芯盖,10-阀芯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回水阀,包括阀体I、隔板2和线性调节装置,其中,所述阀体I为管状体;所述隔板2将所述阀体I分隔为轴向分布的进水腔7和出水腔8,具有沿所述阀体I轴向延伸的水平部,所述水平部上成形有过水孔6 ;所述线性调节装置包括阀座孔3、阀座4和阀芯5,所述阀座孔3成型在所述阀体I侧壁上,其轴线与所述阀体I轴线垂直;所述阀座4 一部分穿过所述阀座孔3并与所述阀座孔3密封固定,所述阀座4上成型有阀芯孔10 ;所述阀芯5与所述阀芯孔10螺纹配合,用于线性调节从进水腔7通过过水孔6进入出水腔8的入水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阀座孔3设置在靠近所述出水腔8的一侧,所述阀芯5部分设置于所述出水腔8内。所述过水孔6呈圆形。所述阀芯5密封所述过水孔6的一端成形有倒角。所述阀芯5与所述阀芯孔10之间设有密封垫。当所述阀芯5远离过水孔6时,水流经所述过水孔6,水直接冲击阀芯5,给予所述阀芯5向远离所述过水孔6方向的力,使得阀芯5容易移动。进一步的,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阀芯5密封所述过水孔6的一端成形有倒角,所述阀芯5带有倒角的一端与所述过水孔6配合,所述阀芯5密封所述过水孔6紧密。设有阀芯盖9,与所述阀芯5远离所述过水孔6 —端固定连接;所述阀芯孔10通过连接管延伸至所述阀体I外。所述阀芯盖9与所述连接管螺纹连接。本技术所述的回水阀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回水阀开启时,旋转所述阀芯5,所述阀芯5逐渐远离所述过水孔6,水流经过所述过水孔6,当所述阀芯5距离所述过水孔6较近时,进水量小,当所述阀芯5距离所述过水孔6较远时,进水量大,可以通过调节所述阀芯5与所述过水孔6之间的距离来调节进水量的大小。当关闭回水阀时,旋转所述阀芯5,使得所述阀芯5逐渐靠近所述过水孔6,进水量逐渐变小,当所述阀芯5密封所述过水孔6时,所述回水阀关闭。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水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为管状体;隔板(2),将所述阀体(1)分隔为轴向分布的进水腔(7)和出水腔(8),具有沿所述阀体(1)轴向延伸的水平部,所述水平部上成形有过水孔(6);线性调节装置,包括?????阀座孔(3),成型在所述阀体(1)侧壁上,其轴线与所述阀体(1)轴线垂直;?????阀座(4),所述阀座(4)一部分穿过所述阀座孔(3)并与所述阀座孔(3)密封固定,所述阀座(4)上成型有阀芯孔(10);?????阀芯(5),所述阀芯(5)与所述阀芯孔(10)螺纹配合,用于线性调节从进水腔(7)通过过水孔(6)进入出水腔(8)的入水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水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I),为管状体; 隔板(2),将所述阀体(I)分隔为轴向分布的进水腔(7)和出水腔(8),具有沿所述阀体(I)轴向延伸的水平部,所述水平部上成形有过水孔(6); 线性调节装置,包括 阀座孔(3),成型在所述阀体(I)侧壁上,其轴线与所述阀体(I)轴线垂直; 阀座(4),所述阀座(4)一部分穿过所述阀座孔(3)并与所述阀座孔(3)密封固定,所述阀座(4)上成型有阀芯孔(10); 阀芯(5),所述阀芯(5)与所述阀芯孔(10)螺纹配合,用于线性调节从进水腔(7)通过过水孔(6)进入出水腔(8)的入水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易余进东李伟刘志刚郑巧
申请(专利权)人:曼瑞德自控系统乐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