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水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0077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3:15
一种混水阀,其包括阀体,为柱状管体;隔板,设置在所述阀体内,将所述阀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隔板上成形有过水孔,所述阀体上设置有高温入水口、混水出口、低温入水口和低温回水口,所述高温入水口和混水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低温入水口和低温回水口分别与第二腔室连通;调节装置,具有一阀芯,位于所述第一腔室一侧,所述阀芯与所述过水孔配合,用于调节通过所述过水孔的过水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混水阀结构不合理、复杂,混水温度不稳定,进而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合理,混水温度更稳定的混水阀。(*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暖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混水阀
技术介绍
混水阀广泛应用于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及地热采暖水系统。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节冷热水混水温度,所需温度可以迅速达到并且稳定下来,保证出水温度恒定。中国专利文献CN201606535U公开了一种调温混水阀,包括阀体、阀芯和手柄,手柄为鸭嘴状;阀体及其冷水管、热水管、混合出水管为由工程塑料一次注塑成型的整体式,阀体为T形,管口设置有外螺纹或内螺纹,一端连接冷水管,另一端连接热水管,中部设置有混合出水管阀体中部为圆柱管状,圆柱管状两侧为方管状,方管状外侧为六角管状,六角管口端设置有螺旋密封帽。冷水管和热水管的管口设置有T形连接管,外端空套有连接螺母,连接螺母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T形连接管与预埋在该项管口处的金属螺管连接,整个混水阀外表电镀或喷涂有金属涂层。上述专利文献中的混水阀,阀芯与手柄连接,手柄上下操作所述阀芯,用于同时打开或关闭所述混水出水管、冷水管和热水管,打开阀芯时,所述冷水管和热水管中的冷热水同时流入混水出水管中,关闭所述阀芯时,所述混水出水管、冷水管和热水管同时切断。因此,冷水和热水可能还没有完全充分混合就从混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水阀,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阀体(10),为柱状管体;隔板(20),设置在所述阀体(10)内,将所述阀体(10)分隔为第一腔室(16)和第二腔室(17),所述隔板(20)上成形有过水孔(21),所述阀体(10)上设置有高温入水口(11)、混水出口(13)、低温入水口(12)和低温回水口(15),所述高温入水口(11)和混水出口(13)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16)连通,所述低温入水口(12)和低温回水口(15)分别与第二腔室(17)连通;调节装置,具有一阀芯(50),位于所述第一腔室(16)一侧,所述阀芯(50)与所述过水孔(21)配合,用于调节通过所述过水孔(21)的过水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水阀,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阀体(10),为柱状管体;隔板(20),设置在所述阀体(10)内,将所述阀体(10)分隔为第一腔室(16)和第二腔室(17),所述隔板(20)上成形有过水孔(21),所述阀体(10 )上设置有高温入水口( 11)、混水出口( 13 )、低温入水口( 12 )和低温回水口( 15),所述高温入水口( 11)和混水出口( 13)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16)连通,所述低温入水口( 12)和低温回水口( 15)分别与第二腔室(17)连通;调节装置,具有一阀芯(50),位于所述第一腔室(16)—侧,所述阀芯(50)与所述过水孔(21)配合,用于调节通过所述过水孔(21)的过水量。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混水阀,其特征在于,调节装置还包括阀座孔(14),位于所述阀体(10)的一端,其轴线与所述阀体(10)的轴线平行;阀座(30),与所述阀座孔(14)密封连接,所述阀座(30)上成形有阀杆孔;阀杆(40),所述阀杆(40) —端与所述阀杆孔螺纹连接,另一端成形有阀芯孔,具有所述阀芯孔的一端穿过所述调节杆孔伸入所述阀体(10)内;所述阀芯(50),其一端伸入所述阀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进东杨易李伟刘志刚郑巧
申请(专利权)人:曼瑞德自控系统乐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