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水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0077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3:15
一种混水阀,其包括阀体,为柱状管体;隔板,设置在所述阀体内,将所述阀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隔板上成形有过水孔,所述阀体上设置有高温入水口、混水出口、低温入水口和低温回水口,所述高温入水口和混水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低温入水口和低温回水口分别与第二腔室连通;调节装置,具有一阀芯,位于所述第一腔室一侧,所述阀芯与所述过水孔配合,用于调节通过所述过水孔的过水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混水阀结构不合理、复杂,混水温度不稳定,进而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合理,混水温度更稳定的混水阀。(*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暖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混水阀
技术介绍
混水阀广泛应用于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及地热采暖水系统。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节冷热水混水温度,所需温度可以迅速达到并且稳定下来,保证出水温度恒定。中国专利文献CN201606535U公开了一种调温混水阀,包括阀体、阀芯和手柄,手柄为鸭嘴状;阀体及其冷水管、热水管、混合出水管为由工程塑料一次注塑成型的整体式,阀体为T形,管口设置有外螺纹或内螺纹,一端连接冷水管,另一端连接热水管,中部设置有混合出水管阀体中部为圆柱管状,圆柱管状两侧为方管状,方管状外侧为六角管状,六角管口端设置有螺旋密封帽。冷水管和热水管的管口设置有T形连接管,外端空套有连接螺母,连接螺母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T形连接管与预埋在该项管口处的金属螺管连接,整个混水阀外表电镀或喷涂有金属涂层。上述专利文献中的混水阀,阀芯与手柄连接,手柄上下操作所述阀芯,用于同时打开或关闭所述混水出水管、冷水管和热水管,打开阀芯时,所述冷水管和热水管中的冷热水同时流入混水出水管中,关闭所述阀芯时,所述混水出水管、冷水管和热水管同时切断。因此,冷水和热水可能还没有完全充分混合就从混水出水管流出,温度调节不稳定,用户体验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混水阀结构复杂、不合理,混水温度不稳定,进而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合理,混水温度更稳定的混水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混水阀,其包括阀体,为柱状管体;隔板,设置在所述阀体内,将所述阀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隔板上成形有过水孔,所述阀体上设置有高温入水口、混水出口、低温入水口和低温回水口,所述高温入水口和混水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低温入水口和低温回水口分别与第二腔室连通;调节装置,具有一阀芯,位于所述第一腔室一侧,所述阀芯与所述过水孔配合,用于调节通过所述过水孔的过水量。调节装置还包括阀座孔,位于所述阀体的一端,其轴线与所述阀体的轴线平行;阀座,与所述阀座孔密封连接,所述阀座上成形有阀杆孔;阀杆,所述阀杆一端与所述阀杆孔螺纹连接,另一端成形有阀芯孔,具有所述阀芯孔的一端穿过所述调节杆孔伸入所述阀体内;所述阀芯,其一端伸入所述阀芯孔内与所述阀杆可伸缩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过水孔配口 ο所述阀芯与所述阀杆可伸缩连接为所述阀芯孔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抵住所述阀芯孔封闭端,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阀芯固定连接。所述低温入水口位于所述阀体的轴线上,所述高温入水口和混水出口分别位于所3述阀体轴线的两侧。与所述阀杆孔螺纹连接的阀杆一端设置有六角螺帽,用于调整所述弹簧的压缩量。所述阀芯为T形,宽的一端为封闭所述过水孔端。高温入水口、低温入水口和混水出口分别通过活接螺母与其相应管路密封连接。高温入水口、低温入水口和混水出口分别通过连接管延伸至所述阀体外。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在本技术所述混水阀中,具有一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具有一阀芯,位于所述第一腔室一侧,所述阀芯与所述过水孔配合,用于调节通过所述过水孔的过水量,即只需通过调节装置与过水孔的配合来调节通过所述过水孔的低温进水量,结构更加简单、合理。(2)在本技术所述混水阀中,所述阀芯与所述阀杆可伸缩连接为所述阀芯孔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抵住所述阀芯孔封闭端,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阀芯固定连接,结构简单,调节可靠。(3)在本技术所述混水阀中,所述低温入水口位于所述阀体的轴线上,所述高温入水口和混水出口分别位于所述阀体轴线的两侧,分布更加合理,充分利用阀体的本身结构,制作成本低。(4)在本技术所述混水阀中,与所述阀杆孔螺纹连接的阀杆一端设置有六角螺帽,用于调整所述弹簧的压缩量,便于调节。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I是本技术所述混水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0_阀体,11-高温入水口,12-低温入水口,13-混水出口,14-阀座孔,15-低温回水口,16-第一腔室,17-第二腔室,20-隔板,21-过水孔,30-阀座,40-阀杆,50-阀芯,60-六角螺帽,70-弹簧,80-活接螺母。具体实施方式图I所示为本技术所述混水阀,其包括阀体10、隔板20和调节装置,其中所述阀体10为柱状管体;所述隔板20设置在所述阀体10内,将所述阀体10分隔为第一腔室16和第二腔室17,所述隔板20上成形有过水孔21,所述阀体10上设置有高温入水口 11、混水出口 13、低温入水口 12和低温回水口 15,所述高温入水口 11和混水出口 13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16连通,所述低温入水口 12和低温回水口 15分别与第二腔室17连通;所述调节装置,具有一阀芯50,位于所述第一腔室16 —侧,所述阀芯50与所述过水孔21配合,用于调节通过所述过水孔21的过水量,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阀座孔14、阀座30和阀杆40,所述阀座孔14,位于所述阀体10的一端,其轴线与所述阀体10的轴线平行;所述阀座30与所述阀座孔14密封连接,所述阀座30上成形有阀杆孔;所述阀杆40 —端与所述阀杆孔螺纹连接,另一端成形有阀芯孔,具有所述阀芯孔的一端穿过所述调节杆孔伸入所述阀体10内;所述阀芯50,其一端伸入所述阀芯孔内与所述阀杆40可伸缩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过水孔21配合;本实施例中设置所述低温入水口 12位于所述阀体10的轴线上,所述高温入水口 11和混水出口 13分别位于所述阀体10轴线的两侧,高温入水口 11、低温入水口 12和混水出口 13分别通过连接管延伸至所述阀体10外;进一步,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与所述阀杆孔螺纹连接的阀杆40 —端设置有六角螺帽60,用于调整所述弹簧70的压缩量,即旋转所述六角螺帽60,带动与所述六角螺帽60连接的阀杆40,阀杆40向阀座孔14移动或反方向向过水孔21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弹簧70的压缩量减少或增加。所述阀芯50为T形,宽的一端为封闭所述过水孔21端。高温入水口 11、低温入水口 12和混水出口 13分别通过活接螺母80与其相应管路密封连接。使用时,使用六角螺帽60调整所述弹簧70的压缩量,冷水从低温入水口 12进入,当水流的冲击力大于所述弹簧70的预应力时,所述阀芯50向所述阀座孔14方向移动,从而打开所述过水孔21,冷水在靠近所述隔板20处与所述热水相遇,高温入水口 11和混水出口 13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冷水和热水经充分混合后从混水出口 13流出。当供水温度低时,可以增加弹簧70的压缩量,即阀杆40向所述过水孔21方向移动,即增加弹簧70的预应力,从而调整通过所述过水孔21的冷水量。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水阀,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阀体(10),为柱状管体;隔板(20),设置在所述阀体(10)内,将所述阀体(10)分隔为第一腔室(16)和第二腔室(17),所述隔板(20)上成形有过水孔(21),所述阀体(10)上设置有高温入水口(11)、混水出口(13)、低温入水口(12)和低温回水口(15),所述高温入水口(11)和混水出口(13)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16)连通,所述低温入水口(12)和低温回水口(15)分别与第二腔室(17)连通;调节装置,具有一阀芯(50),位于所述第一腔室(16)一侧,所述阀芯(50)与所述过水孔(21)配合,用于调节通过所述过水孔(21)的过水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水阀,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阀体(10),为柱状管体;隔板(20),设置在所述阀体(10)内,将所述阀体(10)分隔为第一腔室(16)和第二腔室(17),所述隔板(20)上成形有过水孔(21),所述阀体(10 )上设置有高温入水口( 11)、混水出口( 13 )、低温入水口( 12 )和低温回水口( 15),所述高温入水口( 11)和混水出口( 13)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16)连通,所述低温入水口( 12)和低温回水口( 15)分别与第二腔室(17)连通;调节装置,具有一阀芯(50),位于所述第一腔室(16)—侧,所述阀芯(50)与所述过水孔(21)配合,用于调节通过所述过水孔(21)的过水量。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混水阀,其特征在于,调节装置还包括阀座孔(14),位于所述阀体(10)的一端,其轴线与所述阀体(10)的轴线平行;阀座(30),与所述阀座孔(14)密封连接,所述阀座(30)上成形有阀杆孔;阀杆(40),所述阀杆(40) —端与所述阀杆孔螺纹连接,另一端成形有阀芯孔,具有所述阀芯孔的一端穿过所述调节杆孔伸入所述阀体(10)内;所述阀芯(50),其一端伸入所述阀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进东杨易李伟刘志刚郑巧
申请(专利权)人:曼瑞德自控系统乐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