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移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5278 阅读:6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3 0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移机构,包括基板,穿过基板并与基板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位于基板前侧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摆杆,安装在摆杆头部的执行单元,以及位于基板后侧的传动装置、驱动装置和电控装置;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和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固定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均与摆杆的中部和尾部铰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传动装置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同步转动;所述驱动装置和电控装置均安装在基板上;所述驱动装置和执行单元均与电控装置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化了结构,提高了机构的运行速度,降低了机构的噪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移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平移机构。
技术介绍
自动化技术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过程。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 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对于大多数自动化设备,比如自动化流水线设备,平移机构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构件。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平移机构是采用多个气缸或电机来驱动平行四边形摆杆做二维复合运动,从而实现对物件的搬运工作。这种结构的平移机构由于驱动部件多,各驱动部件之间的动作需要保持一致,因此机构的运行速度较低,噪音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行速度快,噪音小的平移机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移机构,包括基板,穿过基板并与基板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位于基板前侧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摆杆,安装在摆杆头部的执行单元,以及位于基板后侧的传动装置、驱动装置和电控装置;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和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固定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均与摆杆的中部和尾部铰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传动装置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同步转动;所述驱动装置和电控装置均安装在基板上;所述驱动装置和执行单元均与电控装置电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固定在基板上,电机固定在电机支架上;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带轮、第二带轮、第三带轮和同步带;所述第三带轮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同步带环绕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第三带轮;所述电机与电控装置电连接。—种平移机构,还包括安装在基板后侧的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压紧同步带,使同步带紧绕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第三带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轴和轴承;所述轴安装在基板上;所述轴承安装在轴上,并压紧同步带。所述电控装置包括电控板和电控板支架;所述电控板支架固定在基板上,电控板固定在电控板支架上;所述驱动装置和执行单元均与电控板电连接。所述执行单元包括真空吸头或气动夹爪。一种平移机构,还包括固定在基板前侧的两个限位螺柱;所述两个限位螺柱均位于第一连杆的外侧;所述两个限位螺柱限制第一连杆两个方向的转动行程。一种平移机构,还包括固定在基板前侧的光电开关和固定在摆杆上的光电挡片;所述光电开关和光电挡片均位于第一连杆的内侧;所述光电开关与电控装置电连接。—种平移机构,还包括前罩壳、支柱、钣金支架和电机罩壳;所述前罩壳固定在基板的前侧;所述支柱固定在驱动装置上,钣金支架固定在支柱上,电机罩壳固定在钣金支架上。所述电机罩壳设有散热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一个电机驱动摆杆做二维复合运动,简化了结构,提高了机构的运行速度,降低了机构的噪音。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去除前罩壳和电机罩壳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图4为图2的仰视图。图5为图2去除驱动装置、电控装置、支柱和钣金支架后的右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执行单元的运动轨迹示意图。附图中的标号为基板I、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摆杆6、第一带轮7、第二带轮8、第三带轮9、驱动装置10、电机10-1、电机支架10-2、同步带11、压紧装置12、轴 12-1、轴承12-2、电控装置13、电控板13-1、电控板支架13_2、限位螺柱14、光电开关15、光电挡片16、前罩壳17、支柱18、钣金支架19、电机罩壳20、散热孔20_1 ;初始工位a、吸取工位b、释放工位C。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见图I至图5,本实施例的平移机构包括基板I、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摆杆6、传动装置、驱动装置10、压紧装置12、电控装置13、限位螺柱14、光电开关15、光电挡片16、前罩壳17、支柱18、钣金支架19、电机罩壳20和执行单兀。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穿过基板I并与基板I转动连接。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和摆杆6位于基板I的前侧。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 平行设置。第一连杆4的一端和第二连杆5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固定连接,第一连杆4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杆5的另一端均与摆杆6的中部和尾部铰接。执行单元安装在摆杆6头部。限位螺柱14设有两个。两个限位螺柱14固定在基板I前侧,并位于第一连杆4的外侧。两个限位螺柱14限制第一连杆4两个方向的转动行程。光电开关15 固定在基板I前侧,光电挡片16固定在摆杆6上。光电开关15和光电挡片16均位于第一连杆4的内侧。前罩壳17固定在基板I的前侧。传动装置、驱动装置10、压紧装置12和电控装置13位于基板I的后侧。传动装置包括第一带轮7、第二带轮8、第三带轮9和同步带11。驱动装置10包括电机10-1和电机支架10-2。电机支架10-2固定在基板I上,电机10-1固定在电机支架10-2上。第一带轮 7和第二带轮8分别固定在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上。第三带轮9固定在电机10-1的输出轴上。同步带11环绕第一带轮7、第二带轮8和第三带轮9。压紧装置12包括轴12-1和轴承12-2。轴12-1安装在基板I上。轴承12-2安装在轴12_1上,并压紧同步带11,使同步带11紧绕第一带轮7、第二带轮8和第三带轮9。电控装置13包括电控板13-1和电控板支架13-2。电控板支架13-2固定在基板I上,电控板13-1固定在电控板支架13_2上。 执行单元为真空吸头。驱动装置10的电机10-1、光电开关15和执行单元均与电控板13-1 电连接。支柱18固定在驱动装置10上,钣金支架19固定在支柱18上,电机罩壳20固定在钣金支架19上。电机罩壳20设有散热孔20-1。见图6,本实施例的平移机构的动作流程为真空吸头停留在初始工位a —检测到物料到位(无物料信号,则在初始工位a等待)一真空吸头移动到吸取工位b吸取物料(如果没有将物料吸取起来,或吸取时掉落要重新吸取)一回到初始工位a,等待释放工位c信号, 检测到可以移动到释放工位c的信号(无释放工位c的信号,则在初始工位a等待)一真空吸头移动到释放工位c释放吸取的物料一回到初始工位a,等待下一循环。(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执行单元为气动夹爪。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平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I),穿过基板(I)并与基板(I)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位于基板(I)前侧的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和摆杆(6),安装在摆杆(6)头部的执行单元,以及位于基板(I)后侧的传动装置、驱动装置(10)和电控装置(13);所述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杆(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穿过基板(1)并与基板(1)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位于基板(1)前侧的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和摆杆(6),安装在摆杆(6)头部的执行单元,以及位于基板(1)后侧的传动装置、驱动装置(10)和电控装置(13);所述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杆(4)的一端和第二连杆(5)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固定连接,第一连杆(4)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杆(5)的另一端均与摆杆(6)的中部和尾部铰接;所述驱动装置(10)驱动传动装置带动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同步转动;所述驱动装置(10)和电控装置(13)均安装在基板(1)上;所述驱动装置(10)和执行单元均与电控装置(13)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继江曲东升李长峰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