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位机构及其辊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5225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3 0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领域,提供了一种限位机构及其辊机,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支架,第一轴承,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挡块,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的一端,所述挡块的上部套接于所述第一轴承。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止在辐照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运送辐照产品的货箱被卡死引发的停机故障及货箱变形事故的安全隐患,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限位机构及其辊机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限位机构及其辊机。
技术介绍
辐照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辐照装置中产品箱的输送主要有悬挂链式及辊机托箱式等,辊机托箱式输送装置中产品箱需要到达源室进行辐照及辐照后排出源室都经过多次移行才能实现。但是,装载产品的货箱通过差速链及辊机将其输送到辊机上,当辊机上的检测开关检测到货箱时辊机停止运动,移动小车在接收位置时,货箱在辊机上往移动小车方向移动,货箱完全到达移动小车上后,移动小车离开接收位置将货箱输送到下一工位。由于货箱的数量较多,其底部的平整度不完全一致,所装载的重量也不一样,导致货箱在辊机上停止位置较难实现统一,当货箱在辊机上停止位置靠前时,移动小车返回时会被前移的货箱卡死而引发停机故障,极端情况下货箱会在该处倒下造成事故。综上可知,现有的限位机构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限位机构及其辊机,以防止在辐照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运送辐照产品的货箱被卡死引发的停机故障及货箱变形事故的安全隐患,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限位机构,包括固定支架,第一轴承,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挡块,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的一端,所述挡块的上部套接于所述第一轴承。根据所述的限位机构,所述固定支架设置于一辊机上;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推杆,设置于与所述辊机配合使用的移动小车上,并且所述推杆设置的位置对应于所述挡块。根据所述的限位机构,所述挡块的下部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设置的位置对应于所述推杆。根据所述的限位机构,所述推杆推进的方向与所述第二轴承垂直。根据所述的限位机构,所述挡块垂直设置,并且所述挡块位于垂直位置时,其顶部与所述辊机的滚动顶面平齐;或者其顶部高于所述辊机的滚动顶面。为了实现上述另一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辊机,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支架,设置于所述辊机上;第一轴承,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挡块,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的一端,所述挡块的上部套接于所述第一轴承。根据所述的辊机,所述挡块设置的位置与所述辊机配合使用的移动小车的推杆对应。根据所述的辊机,所述挡块的下部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设置的位置对应于所述推杆。根据所述的辊机,所述推杆推进的方向与所述第二轴承垂直。根据所述的辊机,所述挡块垂直设置,并且所述挡块位于垂直位置时,其顶部与所述辊机的滚动顶面平齐;或者其顶部高于所述辊机的滚动顶面。本技术通过将限位机构设置为包括固定支架、第一轴承以及挡块。固定支架安装于辊机的机架上,第一轴承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挡块套接于第一轴承上,通过设置于与所述辊机配合使用的移动小车上的推杆,在移动小车到达辊机接收位置处时,推动挡块使挡块发送转动,使挡块的顶部低于辊机的滚动顶面,让货箱通过。而移动小车离开辊机接收位置处时,挡块处于垂直位置,挡块的顶部高于辊机的滚动顶面,低档货箱。因此, 本技术防止了货箱在辊机上停止位置的不确定性,而导致辊机上下移动时会被前移的货箱卡死而引发停机故障,避免货箱被卡死引发的停机故障及货箱变形事故的安全隐患, 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I和图2,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限位机构100,包括固定支架10,第一轴承20,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架10上;挡块30,设置于固定支架10的一端,挡块30的上部套接于第一轴承20。在该实施例中,将限位机构100设置包括了固定支架10、第一轴承20以及挡块 30。其中,如图I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固定支架10设置于一辊机60上;限位机构100还包括推杆41,设置于与辊机60配合使用的移动小车40上,并且推杆41设置的位置对应于挡块30。因此,将固定支架10固定安装于辊机60上。而第一轴承20则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架10上,挡块30安装于第一轴承20的一端,使挡块30可以由第一轴承20传动的动力而移动,即转动一定角度。由于挡块30垂直设置于辊机60的接收位置处,并且挡块30 位于垂直位置时,其顶部与辊机60的滚动顶面61平齐;或者其顶部高于辊机60的滚动顶面61。因此,在移动小车40还没有移动到接收位置时,推杆41并未推动挡块30转动,则挡块30垂直放置,其可以抵挡货箱50进入到辊机60的接收位置处,防止货箱50卡死而引发停机故障。在移动小车40移动到接收位置时,推杆41推动挡块30转动一定角度,其顶部低于辊机60的滚动顶面61,货箱50可以进入到辊机60的接收位置处。优选的,挡块30 的下部设置有第二轴承31,第二轴承31设置的位置对应于推杆41。在移动小车40处于移动到接收位置时,通过推杆41与第二轴承31的推动作用带动挡块30转动一定的角度,如 45度即可让货箱50通过。图I和图2中的箭头方向为货箱50移动的方向。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辊机60,包括限位机构100,限位机构100包括固定支架10,第一轴承20,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架10上;挡块30,设置于固定支架10的一端,挡块30的上部套接于第一轴承20。根据货箱50在辊机60上停止位置的不确定性,导致移动小车40返回时会被前移的货箱50卡死而引发停机故障,甚至货箱50会倒下造成事故隐患,增加一限位机构100限制货箱50越位,如图2所示,在辊机60上安装一固定支架10,固定支架10上有第一轴承 20及挡块30,在移动小车40上加装一推杆41,当移动小车40在接收位置时,推杆41推动挡块30的下半部分使其向后移动约45°角,从而使挡块30的上半部分向前移动并保持挡块30的顶部低于货箱50的底部,确保货箱50能顺利通过。当移动小车40离开接收位置时,推杆41释放作用于挡块30的力,挡块30依靠自身的重力回到垂直状态并保持挡块30的上半超出货箱50的底部,当有货箱50在辊机60 上运行时,由于挡块30的作用限制货箱50的越位,避免货箱50被卡死引发的停机故障及安全隐患。在移动小车40及辊机60上加装所述限位机构100后,避免货箱50被卡死引发的停机故障及货箱50倒下事故的安全隐患,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限位机构100的其他具体结构在上述其他多个实施例中已经描述,在此不再赘述。该限位机构100为辊机60托箱式输送装置的货箱保护机构。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将限位机构设置为包括固定支架、第一轴承以及挡块。 固定支架安装于辊机的机架上,第一轴承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挡块套接于第一轴承上,通过设置于与所述辊机配合使用的移动小车上的推杆,在移动小车到达辊机接收位置处时,推动挡块使挡块发送转动,使挡块的顶部低于辊机的滚动顶面,让货箱通过。而移动小车离开辊机接收位置处时,挡块处于垂直位置,挡块的顶部高于辊机的滚动顶面,低档货箱。因此,本技术防止了货箱在辊机上停止位置的不确定性,而导致辊机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第一轴承,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挡块,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的一端,所述挡块的上部套接于所述第一轴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渭文谭小雄叶成林郭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鹏源辐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