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化防伪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4793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3 04:47
一种可视化防伪瓶盖,包括分体设置的内盖、外盖(2),内盖可拆卸套设在外盖(2)内,内盖由内盖Ⅰ(1)和内塞(5)组成,内盖Ⅰ套固在瓶口颈部,并设有酒水出口,内盖上部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11),内盖下部的外周壁上设有套印防伪标记的内铝筒(3);内塞(5)套压在酒瓶(6)的瓶口内,其底部设有通孔,通孔处内置有玻璃球(7);外盖(2)与内盖Ⅰ螺纹连接以固定在瓶口上;外盖下部与内铝筒(3)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外铝筒(4),外铝筒(4)的底边与内盖Ⅰ(1)的底边固定连接,外铝筒(4)对应于防伪标记处,设有一个环形的撕开区域(4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瓶盖防伪效果明显,一旦开启,警示语将外露,无法复原,能有效防止因瓶盖被重复使用而出现的造假现象发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视化防伪瓶盖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白酒防伪瓶盖,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视化的、防伪效果明显的、避免 重复装填的防伪瓶盖。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酒水产品的造假方式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回收旧酒瓶, 在不破坏瓶盖的情况下,将瓶盖强行拔下,灌装假酒后再扣回旧瓶盖。若瓶盖无法拔下,则 将瓶盖彻底破坏,购买假盖子扣上,或直接使用旧瓶盖,造成未开启的假象。而现有的防伪 瓶盖的防伪可视性标识都位于瓶盖的细微的局部,不容易引起使用者的注意,因此其防伪 效果不是非常理想。为了避免以次充好,以假乱真,防止上述造假方式,也为了保证使用者 的利益和人身安全,因此急需要一种可视化防伪效果明显的装置,且一旦打开后,不可复 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视化防伪效果明显的 瓶盖,该防伪瓶盖作为包装只能一次性使用,产品整体造型整齐美观、开启后具有可视化防 伪效果明显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视化防伪瓶盖,包括分体设置的内盖、外盖,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内盖可 拆卸套设在外盖内,内盖由内盖I和内塞组成,所述内盖I套固在瓶口颈部,并设有酒水出 口,内盖上部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内盖下部的外周壁上设有套印防伪标记的内铝筒;所述 内塞套压在酒瓶的瓶口内,其底部设有通孔,通孔处内置有玻璃球;所述外盖通过其设置的 内螺纹与内盖I螺纹连接以固定在瓶口上;外盖下部与内铝筒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外铝筒, 所述外铝筒的底边与内盖I的底边固定连接,外铝筒对应于内铝筒印有防伪标记处,设有 一个环形的撕开区域,所述撕开区域的上环边与下环边设置为撕口 ;当外盖旋拧开盖时,所 述环形撕开区域被撕开,露出内铝筒上印有的防伪标记。本技术结构特点还在于所述防伪标记为采用三色套烫技术形成的荧光防伪图案。所述内套筒上的防伪标记为周向环状。所述内套筒上的防伪标记为警示语。I、本技术可视化防伪瓶盖一旦开启,警示语将外露,无法复原,有效防止因瓶 盖被重复使用而出现的造假现象发生。2、本技术不仅防伪效果明显,而且增加了造假成本和难度。附图说明图I是技术可视化防伪瓶盖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内铝筒示意简图。图3是本技术瓶盖开启后防伪标记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内盖I、11外螺纹、13玻璃球、2外盖、21内螺纹、3内铝筒、31防伪标记、4外铝筒、41撕开区域、42撕口、43非撕开区域、5内塞、6酒瓶、7玻璃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防伪瓶盖,包括分体设置的内盖、外盖2,内盖可拆卸套设在外盖2内,内盖由内盖I I和内塞5组成,内盖I套固在瓶口颈部,并设有酒水出口,内盖I上部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11,内盖I下部的外周壁上设有套印防伪标记的内铝筒3 ;内塞5套压在酒瓶6的瓶口内,其底部设有通孔,通孔处内置有玻璃球7。外盖2通过其设置的内螺纹21与内盖螺纹连接以固定在酒瓶6的瓶口上;外盖下部与内铝筒3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外铝筒4,外铝筒4的底边与内盖I的底边固定连接,外铝筒4对应于内铝筒印有防伪标记处,设有一个环形撕开区域41,环形撕开区域的上环边与下环边设置为撕口 42 ;当外盖2旋拧开盖时,环形撕开区域被撕开,露出内铝筒上印有的防伪标记。具体实施时,外铝筒上同时设有采用三色套烫技术形成的荧光防伪图案,荧光防伪图案设置在撕开区域41与非撕开区域43之间。该防伪图案在常规状态下不可见,在荧光照射时即可看到,从而使产品难以仿制,增加造假成本和难度。如图3所示,瓶盖开启后,内铝筒2上的警示语外露,同时外铝筒荧光图案被撕开区域分开,难以恢复原状。即使再将外盖重新盖上,内铝筒上的警示语仍然外露,从而使得可视化防伪效果非常明显。权利要求1.一种可视化防伪瓶盖,包括分体设置的内盖、外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可拆卸套设在外盖(2)内,内盖由内盖I (I)和内塞(5)组成,所述内盖I套固在瓶口颈部,并设有酒水出口,内盖上部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11),内盖下部的外周壁上设有套印防伪标记的内铝筒(3);所述内塞(5)套压在酒瓶(6)的瓶口内,其底部设有通孔,通孔处内置有玻璃球(7);所述外盖(2)通过其设置的内螺纹与内盖I螺纹连接以固定在瓶口上;外盖下部与内铝筒(3)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外铝筒(4),所述外铝筒(4)的底边与内盖I (I)的底边固定连接,外铝筒(4)对应于内铝筒印有防伪标记处,设有一个环形的撕开区域(41),所述撕开区域的上环边与下环边设置为撕口(42);当外盖(2)旋拧开盖时,所述环形撕开区域被撕开,露出内招筒上印有的防伪标记。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可视化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铝筒上设有采用三色套烫技术形成的荧光防伪图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视化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防伪图案设置在撕开区域(41)与非撕开区域(42)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可视化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上的防伪标记呈周向环状布局。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可视化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上的防伪标记为警示语。专利摘要一种可视化防伪瓶盖,包括分体设置的内盖、外盖(2),内盖可拆卸套设在外盖(2)内,内盖由内盖Ⅰ(1)和内塞(5)组成,内盖Ⅰ套固在瓶口颈部,并设有酒水出口,内盖上部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11),内盖下部的外周壁上设有套印防伪标记的内铝筒(3);内塞(5)套压在酒瓶(6)的瓶口内,其底部设有通孔,通孔处内置有玻璃球(7);外盖(2)与内盖Ⅰ螺纹连接以固定在瓶口上;外盖下部与内铝筒(3)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外铝筒(4),外铝筒(4)的底边与内盖Ⅰ(1)的底边固定连接,外铝筒(4)对应于防伪标记处,设有一个环形的撕开区域(41),本技术瓶盖防伪效果明显,一旦开启,警示语将外露,无法复原,能有效防止因瓶盖被重复使用而出现的造假现象发生。文档编号B65D51/18GK202807385SQ20122054882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4日专利技术者纵兆纪, 闫立军, 董克永, 高江婧, 吴瑞, 梁红, 陈海伦, 孙伟 申请人: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视化防伪瓶盖,包括分体设置的内盖、外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可拆卸套设在外盖(2)内,内盖由内盖Ⅰ(1)和内塞(5)组成,所述内盖Ⅰ套固在瓶口颈部,并设有酒水出口,内盖上部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11),内盖下部的外周壁上设有套印防伪标记的内铝筒(3);所述内塞(5)套压在酒瓶(6)的瓶口内,其底部设有通孔,通孔处内置有玻璃球(7);所述外盖(2)通过其设置的内螺纹与内盖Ⅰ螺纹连接以固定在瓶口上;外盖下部与内铝筒(3)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外铝筒(4),所述外铝筒(4)的底边与内盖Ⅰ(1)的底边固定连接,外铝筒(4)对应于内铝筒印有防伪标记处,设有一个环形的撕开区域(41),所述撕开区域的上环边与下环边设置为撕口(42);当外盖(2)旋拧开盖时,所述环形撕开区域被撕开,露出内铝筒上印有的防伪标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纵兆纪闫立军董克永高江婧吴瑞梁红陈海伦孙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