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多次重复使用的水笔,其包括笔芯,所述笔芯内收容有储墨器,其中,所述储墨器靠近所述笔芯的笔尖处开设有入墨口,所述笔芯还包括笔胎、笔芯稳定器、助力器、吸墨管,所述笔胎的一端与所述储墨器固定并相通,所述笔胎的另一端收容在所述助力器内,所述笔芯稳定器收容所述助力器,所述助力器设置有按压部,所述笔芯稳定器开设有显露所述按压部的窗口,所述吸墨管的一端收容于所述入墨口内,所述吸墨管的另一端延伸在所述笔胎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克服了普通水笔磨损快、只能一次性灌注、易污染环境的缺陷,能够多次重复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多次重复使用的水笔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笔,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多次重复使用的水笔。
技术介绍
目前现在市场上的水笔不能吸水,只能在生产时一次性灌注,其资源枯萎造成的塑管成本上升,同时,一次性产品不符合现今环保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多次重复使用的水笔,其解决现今塑管成本增高、不环保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能多次重复使用的水笔,其包括笔芯,所述笔芯内收容有储墨器,所述储墨器靠近所述笔芯的笔尖处开设有入墨口,其中,所述笔芯还包括笔胎、笔芯稳定器、助力器、吸墨管,所述笔胎的一端与所述储墨器固定并相通,所述笔胎的另一端收容在所述助力器内,所述笔芯稳定器收容所述助力器,所述助力器设置有按压部,所述笔芯稳定器开设有显露所述按压部的窗口,所述吸墨管的一端收容于所述入墨口内,所述吸墨管的另一端延伸在所述笔胎内。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墨器的一端向外延伸有直径依次递减的第一圆环、第二圆环,所述笔胎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所述笔胎的开口端套接固定在所述储墨器的第二圆环上,所述笔芯稳定器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所述笔芯稳定器的开口端套接固定在所述储墨器的第一圆环上。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墨器远离所述笔胎的一端与所述笔尖固定, 所述笔尖靠近所述储墨器的一端设置有导墨管,所述导墨管延伸至所述储墨器内,所述笔尖的另一端设置有圆珠头。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笔芯还包括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导墨管内,所述导气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笔胎内。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笔芯还包括弹簧压片、金属丝、浮球,所述导气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弹簧压片内,所述金属丝的一端穿过所述弹簧压片而连接于所述导气管,所述金属丝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笔尖的侧壁连接于所述浮球,所述浮球显露在所述笔尖外。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气管靠近所述笔尖的一端的横截面呈锥形。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笔还包括笔膛、与所述笔膛螺合的珠头稳定器,所述笔芯带有笔尖的一端收容在所述珠头稳定器内,而所述笔尖透过所述珠头稳定器显露在外,所述笔芯的另一端收容在所述笔膛内。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笔还包括透明的墨视窗,所述墨视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笔膛、所述珠头稳定器螺合。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笔还包括限气垫套,所述限气垫套收容在所述珠头稳定器内。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笔还包括笔帽,所述笔帽的封闭端设置有珠头密封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能多次重复使用的水笔克服了普通水笔磨损快、 只能一次性灌注、易污染环境的缺陷,能够多次重复使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能多次重复使用的水笔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主要符号说明笔芯I、笔帽2、储墨器3、笔胎5、笔芯稳定器6、助力器7、吸墨管8、 按压部9、窗口 10、导气管11、入墨口 12、第一圆环13、第二圆环14、导墨管15、圆珠头16、 弹簧压片17、金属丝18、浮球19、笔膛20、透明的墨视窗21、珠头稳定器22、限气垫套23、珠头密封垫24、凸起25、密封垫圈26。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其为本技术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能多次重复使用的水笔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水笔包括笔壳、笔芯I以及笔帽2。笔芯I收容在所述笔壳内,且笔芯I 的笔尖透过所述笔壳显露在外,笔帽2盖合于所述笔壳而将所述笔尖收容在内。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表述水笔的结构,图I对水笔的外壳以及笔帽2进行了剖视处理,而其它地方做了透明处理。笔芯I包括储墨器3、笔胎5、笔芯稳定器6、助力器7、吸墨管8、导气管11、导墨管15。储墨器3罪近所述笔尖处开设有入墨口 12,笔胎5的一端与储墨器3固定并相通,笔胎 5的另一端收容在助力器7内,笔芯稳定器6收容助力器7,助力器7设置有按压部9,笔芯稳定器6开设有显露按压部9的窗口 10,吸墨管8的一端收容于入墨口 12内,吸墨管8的另一端延伸在笔胎5内。储墨器3的一端可向外延伸有直径依次递减的第一圆环13、第二圆环14,笔胎5 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所述笔胎5的开口端套接固定在所述储墨器3的第二圆环14上,所述笔芯稳定器6—端封闭另一端开口,所述笔芯稳定器6的开口端套接固定在所述储墨器 3的第一圆环13上。储墨器3远离所述笔胎5的一端与所述笔尖固定,所述笔尖靠近所述储墨器3的一端可设置有所述导墨管15,所述导墨管15延伸至所述储墨器3内,所述笔尖的另一端设置有圆珠头16。导气管1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导墨管15内,所述导气11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笔胎5内。导气管11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排出笔芯I内的气体,以免写不出字,或者能写出字但是存在滴墨现象。笔芯I还可包括弹簧压片17、金属丝18、浮球19,所述导气管1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弹簧压片17内,所述金属丝18的一端穿过所述弹簧压片17而连接于所述导气管11,所述金属丝18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笔尖的侧壁连接于所述浮球19,所述浮球19显露在所述笔尖外。所述导气管11靠近所述笔尖的一端的横截面可呈锥形。弹簧压片17、金属丝18、浮球19的设置主要是为了便于清洗笔尖内部,平时浮球19靠近导墨管15的上方,靠套在导气管11上的弹簧压片17的推力封闭导墨管15中的墨水不外流,当扣动浮球19时,导墨管 15的空气就会从此处排出到笔外,方便清洗笔尖。所述笔壳还包括笔膛20、透明的墨视窗21、珠头稳定器22,所述笔芯I带有笔尖的一端收容在所述珠头稳定器22内,而所述笔尖透过所述珠头稳定器22显露在外,所述笔芯 I的另一端收容在所述笔膛20内。墨视窗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笔膛20、所述珠头稳定器 21螺合。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墨视窗21也可以不设置,笔膛20与珠头稳定器22直接螺合。笔芯I的外壁还设置有一圈凸起25以及垫于凸起25上的密封垫圈26,密封垫圈26 位于凸起25与墨视窗21的端口之间,限制气体进入,起到密封效果。所述水笔还可包括收容在所述珠头稳定器22内的限气垫套23,便于在笔尖收容在所述珠头稳定器22内时保护圆珠头16,延长圆珠头16的使用寿命,另外,限制了气体进入笔芯I内,从而消除滴墨现象。所述笔帽2的封闭端设置有珠头密封垫24,便于在笔尖收容在笔帽2保护圆珠头16,延长圆珠头16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水笔在使用时,去掉笔帽2即可使用,当水笔缺少墨水时,需要将外壳的笔膛20、透明的墨视窗21、珠头稳定器22依次去除只剩笔芯1,接着,把笔芯I插入墨水中,按下助力器7的按压部9再松开,墨水自动从吸墨管8的一端流入笔胎5内。擦干笔尖的墨水,装好外壳,即可使用,笔胎5内的墨水由导气管11导引至导墨管15内,最终由导墨管15导引至圆珠头16。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能多次重复使用的水笔克服了普通水笔磨损快、只能一次性灌注、易污染环境的缺陷,能够多次重复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多次重复使用的水笔,其包括笔芯,所述笔芯内收容有储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墨器靠近所述笔芯的笔尖处开设有入墨口,所述笔芯还包括笔胎、笔芯稳定器、助力器、吸墨管,所述笔胎的一端与所述储墨器固定并相通,所述笔胎的另一端收容在所述助力器内,所述笔芯稳定器收容所述助力器,所述助力器设置有按压部,所述笔芯稳定器开设有显露所述按压部的窗口,所述吸墨管的一端收容于所述入墨口内,所述吸墨管的另一端延伸在所述笔胎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杰,
申请(专利权)人:傅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