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多色十字线自动对位装置,包括一操作平台、一影像撷取模块、一处理模块及一显示模块。其中该影像撷取模块分别与该处理模块及该显示模块作电性连接,以对该操作平台上的一套印片的一对十字线记号进行操作,并产生一对影像讯号;该处理模块又与该多色套印机作电性连接,该处理模块储放有一归零讯号,供以将该对影像讯号针对与该归零讯号的前、后、左、右及倾斜角分别进行比对而获得一补正讯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先进的影像处理技术结合该处理模块的分析能力,自动对位校正该套印片的该等十字线记号,以提高校正效率及准确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印刷多色十字线自动对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套色印刷机设备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影像处理技术加上电脑处理分析,以取代传统人工进行校正的多色套印机的十字线自动补正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脑印刷技术日新月异,许多小量批次的印刷文件,已逐渐采用电脑印刷设备,以免去传统人工进行校正的困扰,可供操作人员直接由电脑控制平台进行此等操作,且误差极小。为了成本考虑,目前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的套色印刷机进行大量批次印刷,因此, 对于套色印刷机及操作人员的都会更加要求,套印过程必须要注意纸张品质(如幅面尺寸、定位边、平滑度、纤维类型、酸碱度及含水量与均匀度等)、油墨品质(如粘度、流动性与稠度等)、润版液品质(如酸碱值与供水量等)、套色印刷机的品质(如套印的准确性与给纸的稳定性等)、纸张位置及色序安排等。因此,不论是以单色套色印刷机或以多色套色印刷机印制彩色印刷品,其对于机器或操作人员的技术都有很高的要求,因为只有掌握好套印技术,在有精良设备和印刷耗材的条件下,才能印刷出精细高质量的印刷品。由于一般套色印刷机具有多个印刷机构,如四色套印机具有四个印刷机构,六色套印机具有六个印刷机构,而能印刷出各种不同的彩色印刷品,故于套色印刷前必须针对各色的套印片分别进行十字线校正工作,以将各色套印片分别设于该每一印刷机构上。该等套印片上印制有十字线(定位记号点),一般传统的校正方式,是由操作人员于一操作平台上以放大镜肉眼观察该十字线的位置,与其归零时的记号相比对,接着再以人工调整方式于一校正装置上,手动输入对应前、后、左、右甚至是倾斜角等数值,这样的校正过程不仅耗费时间,对于操作人员的眼力也是一大挑战,如校正不准确,可能造成整批印刷品损坏, 故有必要加以改良。另外,亦有于各色的印刷机构上分别设有一组监控定位装置的设计,虽可有效减少印刷时的误差,但是,该等监控定位装置通常是藉由精密的光学镜头结合影像处理单元,以在进行印刷时,逐一针对每次印刷进行比对及校正,虽有较佳的印刷品质,但对于厂商而言,需在该每一印刷机构上都设置一组监控定位装置,不仅制造及设备成本都大幅提高,且将来还会有维修校正的问题,亦无法满足现有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印刷多色十字线自动对位装置,利用一影像撷取模块利用先进的影像处理技术,将其获得的影像输入至一处理模块进行分析比对后,而能快速获得套印时所需的补正值,并自动对位校正该套印片的该等十字线记号,大幅提校正时的效率及准确性。本技术的次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印刷多色十字线自动对位装置,以能直接与原有设备作电性连接而完成安装,不仅安装方便,且能够有效降低其建置成本,针对有经济考虑的厂商,更是一大福音。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印刷多色十字线自动对位装置,为电性连接至多色套印机,以供操作人员快速操作,其包括一操作平台,以放置至少一套印片;一影像撷取模块,活动设于该操作平台上,以对该套印十字线片上所设置的至少一对十字线记号而产生一对影像讯号;一处理模块,设于该操作平台一侧,且分别与该多色套印机及该影像撷取模块作电性连接,该处理模块储放有一归零讯号,并将该对影像讯号针对与该归零讯号的前、后、左、右及倾斜角分别进行比对而获得一补正讯号,再输出至该多色套印机以供准确印刷;及一显示模块,设于该操作平台上,且与该处理模块作电性连接,以供显示该影像讯号及该补正讯号。于一实施例中,本技术的该多色套印机的十字线自动补正装置,更具有一调整模块,设于该操作平台上,且与该处理模块作电性连接,供以手动调整该补正讯号的数值。再者,该调整模块包含有多个调整旋钮及/或多个调整滑键,且该等调整旋钮或该等调整滑键分别对应前、后、左、右及倾斜角的数值调整,以供操作人员以手动方式对该补正讯号进行调整。其中,该影像撷取模块包括一壳体、至少一镜头、一按键及一连接线,该壳体制成如滑鼠壳体的形状,该镜头设于该壳体底面,且该按键设于该壳体表面,该连接线一端与该镜头电性连接,另一端由该壳体延伸连接至该处理模块。于一实施例中,本技术的该多色套印机的十字线自动补正装置,更具有一归零模块,设于该平台的一侧,且与该处理模块电性连接以获得该归零讯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印刷多色十字线自动对位装置,加装成本低,各厂牌印刷机均可加装使用,不用进入印刷机主机系统,在初印就能解决十字线套位精确位置,提供对平版印刷业低价位高技术实施的范围。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影像撷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_十字线自动补正装置;11_操作平台;12_影像撷取模块; 121-壳体;122_镜头;123_按键;124_连接线;13_处理模块;14_显示模块;15_调整模块; 151-调整旋钮;152-调整滑键;16-归零模块;2_套印片;21_十字线记号;3_多色套印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就本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做进一步地说明。请参阅图I、图2、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外观示意图及其影像撷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本技术的十字线自动补正装置I包括一操作平台11、一影像撷取模块12、一处理模块13及一显示模块14。其中该操作平台11制成如桌子的形状,且其顶面供放置一套印片2。该影像撷取模块12活动设于该操作平台11的顶面,用以压制于该套印片2上,以用来对准该套印片2上所设置的一对十字线记号21而产生一对影像讯号。应注意的是,为了方便操作人员操作,该影像撷取模块12包括一壳体121、一镜头122、一按键123及一连接线124,该壳体12制成如滑鼠壳体的形状而便于操作人员握持使用,并将该镜头122系设于该壳体121的一侧,且其用来撷取影像的一面朝向该壳体121的底面,该按键123设于该壳体表面,当操作人员锁定该十字线记号21的位置后,随即可透过按压该按键123而取得对应的该影像讯号,该连接线124—端与该镜头122电性连接,另一端由该壳体121延伸连接至该处理模块13以完成电性连接。该处理模块13设于该操作平台11的一侧,且分别与一多色套印机3及该影像撷取模块12作电性连接,该处理模块13储放有一归零讯号,并将该对影像讯号针对与该归零讯号的前、后、左、右及倾斜角分别进行比对而获得一补正讯号,再输出至该多色套印机3 以供准确印刷。应注意的是,本技术的该十字线自动补正装置I更具有一归零模块16, 设于该平台11的一侧,且与该处理模块13电性连接以获得该归零讯号。该显示模块14设于该操作平台11的顶面,且与该处理模块13作电性连接,以供显示该影像讯号及该补正讯号,该显示模块14具有双荧幕,一个用来作为取得该影像讯号的放大用途,另一个则用来显示该补正讯号的数值。另外,本技术的该十字线自动补正装置1,更具有一调整模块15,其设于该操作平台顶面的一侧,且位于该显示模块25 —侧,该调整模块15并与该处理模块13作电性连接,供以手动调整该补正讯号的数值,与此实施例中,该调整模块15包含有多个调整旋钮151及多个调整滑键152,使操作人员可藉由旋动该等调整旋钮151,或是拨动该等调整滑键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刷多色十字线自动对位装置,电性连接至多色套印机,以供操作人员快速操作,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操作平台,以放置至少一套印片;一影像撷取模块,活动设于该操作平台上,以对该套印片上所设置的至少一对十字线记号而产生一对影像讯号;一处理模块,设于该操作平台一侧,且分别与该多色套印机及该影像撷取模块作电性连接,该处理模块储放有一归零讯号,并将该对影像讯号针对与该归零讯号的前、后、左、右及倾斜角分别进行比对而获得一补正讯号,再输出至该多色套印机以供准确印刷;及一显示模块,设于该操作平台上,且与该处理模块作电性连接,以供显示该影像讯号及该补正讯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桔精,
申请(专利权)人:詠加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