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切换套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2466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3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切换套筒,包括可滑动套合的内套筒及外套筒,外套筒壁上设有两个沿壁厚方向通透的贯通孔,两贯通孔于外套筒的长度方向相隔设置,外套筒壁上还设有将两贯通孔相连通且周向尺寸小于贯通孔的周向尺寸的贯通槽;内套筒上设有可以在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滑动插入贯通孔内的定位销,定位销包括直径大于贯通槽宽度、可插入贯通孔的定位部以及设置在定位部的一端、直径不大于贯通槽、可在贯通槽内滑动的带动部。定位销插入不同贯通孔时可使内套筒靠近或远离外套筒的端部,从而使内套筒或外套筒能够与相应的螺栓相结合,定位销便于操作且便于在贯通孔之间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使用可靠,适用于装配线等需要频繁更换套筒的场合,对螺栓或螺母进行装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速切换套筒
本技术涉及一种操作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装拆螺栓或螺母时所用到的快速切换套筒。
技术介绍
在机械生产、维修过程中,往往需要对不同型号的螺栓或螺母进行装拆操作,在用套筒扳手操作时,需要频繁更换不同型号的套筒。在一些重要的生产线上,更换套筒的速度关系到产量的高低,为了能够对套筒进行快速更换,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多种的同轴套合在一起的套筒,根据不同的螺栓型号,使不同的套筒滑动至末端从而与螺栓结合,但这些组合套筒往往存在着操作不便、使用过程不可靠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切换套筒,其操作简便,使用可靠,同时构造简单,能够快速切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切换套筒,包括可滑动地相互套合的内套筒及外套筒,所述外套筒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沿壁厚方向通透的贯通孔,两贯通孔于外套筒的长度方向相隔设置,外套筒壁上还设有将两贯通孔相连通且周向尺寸小于贯通孔的周向尺寸的贯通槽;内套筒上设有能够在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滑动插入所述贯通孔内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包括直径大于贯通槽宽度、可插入贯通孔的定位部以及设置在定位部的一端、直径不大于贯通槽、可在贯通槽内滑动的带动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在外套筒外部滑动套装有一滑动管,所述滑动管设有供带动部伸出至该滑动管外侧的过孔。作为对本技术的另一种限定,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本技术还有一种限定,所述内套筒及外套筒为六角形套筒。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本技术所提供的快速切换套筒,在定位销分别插入不同贯通孔时,可以使内套筒靠近或远离外套筒的端部,从而使内套筒或外套筒分别能够与相应的螺栓相结合,定位销便于操作且便于在贯通孔之间滑动,因而本装置具有操作简单,使用可靠的特点;在外套管外部套装滑动管后,可以用滑动管带动定位销运动,便于操作者用力;采用弹簧作为弹性元件,弹性好,使用耐久性好;内外套筒为六角形套筒,制造方便,能够很好的与螺栓的头部结口 ο本技术适用于装配线等需要频繁更换套筒的场合,实现对螺栓或螺母进行装配。本技术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实施例中外套筒I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I所示实施例中内套筒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I所示实施例中定位销21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I所示实施例中内套筒2的滑动过程示意图;图6为图I所示实施例的内套筒2滑动终止状态示意图。图中1-外套筒,11-贯通孔,12-贯通槽,13-方孔,14-定位孔,2-内套筒,10-滑动孔,21-定位销,22-定位部,23-带动部,24-弹簧,3-滑动管。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I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快速切换套筒,它包括相互套合的内套筒2和外套筒1,这两个套筒均为与螺栓的六角头部相适配的六角形套筒,外套筒I与一个较大螺栓适配,内套筒2与一个较小型号的螺栓适配。外套筒I的侧壁在其长度方向上相隔地设有两个沿壁厚方向贯通的贯通孔11,这两个贯通孔11由一个宽度略小于贯通孔11的贯通槽12连通。外套筒I的上端设有一个方孔13,在方孔13上设有定位孔14,用于与扳手的方形头部连接固定。内套筒2的下端与螺栓相适配,上端设有一个滑动孔20,用于在其内部装入作为弹性元件的弹簧24以及定位销21。定位销21包括定位部22和带动部23两部分定位部22的直径大于贯通槽12的宽度且小于贯通孔11的宽度,因而它能够插入贯通孔11内,在插入后能够对内套筒2进行定位,使其与外套筒I保持固定;带动部23位于定位部22的一端,它的直径不大于贯通槽 12的宽度,从而可以在贯通槽12内滑动。弹簧24向定位销21提供弹性力使其能够自动的向外滑动而穿过贯通孔11。在外套筒I的外部套装有滑动管3,滑动管3上设置了与带动部23相应的过孔以供带动部23伸出至该滑动管3的外侧,这样就可以通过滑动管3驱动带动部23运动。如图5及图6所示,在初始位置时,定位部22位于较高的贯通孔11内,此时外套筒 I可以用于对较大型号螺栓的装拆,而内套筒2位于外套筒I的内部较深位置,不会对外套筒I产生任何影响;当用手按下带动部23后,定位销21的定位部22从贯通孔11内退出, 用手向下推动滑动管3,带动部23沿着贯通槽12进入较低的贯通孔11内,松开手后,定位部22被弹入贯通槽12内。此时内套筒2靠近外套筒I的端口处,可以用于与较小型号的螺栓的连接。因此,本实施例操作简便,使用可靠;而且,内套筒2可以被拆下更换,以适应不同型号的螺栓,所以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尤其适合在流水线上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快速切换套筒,包括可滑动地相互套合的内套筒及外套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套筒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沿壁厚方向通透的贯通孔,两贯通孔于外套筒的长度方向相隔设置,外套筒壁上还设有将两贯通孔相连通且周向尺寸小于贯通孔的周向尺寸的贯通槽; 内套筒上设有能够在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滑动插入所述贯通孔内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包括直径大于贯通槽宽度、可插入贯通孔的定位部以及设置在定位部的一端、直径小于或等于贯通槽的直径、可在贯通槽内滑动的带动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快速切换套筒,其特征在于在外套筒外部滑动套装有一滑动管,所述滑动管设有供带动部伸出至该滑动管外侧的过孔。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快速切换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快速切换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及外套筒为六角形套筒。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切换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及外套筒为六角形套筒。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切换套筒,包括可滑动套合的内套筒及外套筒,外套筒壁上设有两个沿壁厚方向通透的贯通孔,两贯通孔于外套筒的长度方向相隔设置,外套筒壁上还设有将两贯通孔相连通且周向尺寸小于贯通孔的周向尺寸的贯通槽;内套筒上设有可以在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滑动插入贯通孔内的定位销,定位销包括直径大于贯通槽宽度、可插入贯通孔的定位部以及设置在定位部的一端、直径不大于贯通槽、可在贯通槽内滑动的带动部。定位销插入不同贯通孔时可使内套筒靠近或远离外套筒的端部,从而使内套筒或外套筒能够与相应的螺栓相结合,定位销便于操作且便于在贯通孔之间滑动。本技术操作简单,使用可靠,适用于装配线等需要频繁更换套筒的场合,对螺栓或螺母进行装配。文档编号B25B13/06GK202805058SQ201220373268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1日专利技术者李建国, 丁殿龙, 张浩宇, 郭强强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切换套筒,包括可滑动地相互套合的内套筒及外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沿壁厚方向通透的贯通孔,两贯通孔于外套筒的长度方向相隔设置,外套筒壁上还设有将两贯通孔相连通且周向尺寸小于贯通孔的周向尺寸的贯通槽;内套筒上设有能够在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滑动插入所述贯通孔内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包括直径大于贯通槽宽度、可插入贯通孔的定位部以及设置在定位部的一端、直径小于或等于贯通槽的直径、可在贯通槽内滑动的带动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国丁殿龙张浩宇郭强强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