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研合平面用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2243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3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研合平面用工作台,其包括工作台本体,工作台本体的研合平面上以阵列的形式均匀分布有与工作台本体一体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的凸起小平面;各凸起小平面形成的行与工作台本体的一直边成β角;每个凸起小平面长、宽和高分别为a、b和h;凸起小平面阵列的行与行之间、列与列之间形成沟槽,沟槽的宽为c;β的取值范围为30~60°,a和b的取值范围都为10-30mm,h的取值范围为2-5mm,c的取值范围为6~1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研合省力,研合过程中自动去除微小铁屑或脏物,着色效果好,研合质量高,研合平面不再因微小铁屑或脏物受损,使用寿命长,在研合往复运动中能适当补充着色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研合平面用工作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研合平面用工作台。
技术介绍
原有研合镶块所用的工作平台,没有任何标准和细节要求,平台的工作表面被磨床事先磨好后直接投入使用。钳工在研合镶块的平面时比较费力,因为两个平面的接触面积大,相对做往复运动过程中会局部产生吸合现象,劳动强度较大,研合效率低。镶块在研合前,先在研合平台上涂抹研合着色剂(红丹粉或者蓝油),镶块在研合过程中发现不平,会去再打磨,再研合,由于被打磨的镶块即便在研合前擦过也会留有很多打磨颗粒或者铁屑, 再由于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在镶块的底面很容易留有一些污物,在研合时,没有被去除的污物会影响镶块表面的着色效果,研合效果差。并且镶块表面一旦有残余的小铁屑等硬污物,在研合过程中一直存在,不容易被去除,很容易划伤研合表面,严重影响研合质量,且降低了研合工作台的使用寿命,使研合工作台经常重新淬火到磨床重新磨平,研合工作台反复淬火磨平,不但其效率低,且易导致工作台不能恢复使用,彻底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研合省力,着色效果好,研合过程中自动去除微小铁屑等污物,研合质量高,使用寿命长,在研合往复运动中能适当补充着色剂的研合平面用工作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研合平面用工作台,其包括工作台本体,工作台本体的研合平面上以阵列的形式均匀分布有与工作台本体一体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的凸起小平面;各凸起小平面形成的行与工作台本体的一直边成β角; 每个凸起小平面长、宽和高分别为a、b和h ;凸起小平面阵列的行与行之间、列与列之间形成沟槽,沟槽的宽为c ;β的取值范围为30 60°,优选45° ;&和13的取值范围分别为 10-30mm,优选IOmm ;h的取值范围为2_5mm,优选2mm ;c的取值范围为6 IOmm,优选6mm。上述所述的工作台本体的两相对侧面上分别固定有起吊装置,以方便搬运。上述所述的起吊装置为吊耳或者起吊棒。本技术的凸起小平面阵列行与行之间、列与列之间形成与工作台本体的一直边成30 60°、120 150°的沟槽,在不产生研合盲区亦即不影响研合质量的情况下,减少了研合接触面积,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10%以上,使研合更省力;沟槽既能临时储存打磨产生的铁屑微小颗粒等污物或因环境因素产生的污物,以去除研合平面上的铁屑微小颗粒等污物,又能起到在回程过程中补偿着色剂,增加研合着色效果的作用。本技术清洗方便,在模具清洗间,直接用高压水枪清洗干净即可。总之,本技术研合省力,研合过程中自动去除微小铁屑等污物,着色效果好,研合质量高,研合效率高,研合平面不再因微小铁屑等污物受损,使用寿命长,在研合往复运动中能适当补充着色剂。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工作台本体1,工作台本体I的研合平面上以阵列的形式均匀密集分布有与工作台本体I 一体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的凸起小平面2。各凸起小平面2形成的行与工作台本体的一直边成β角。每个凸起小平面2长、宽和高分别为a、b和h。凸起小平面阵列的行与行之间、列与列之间形成沟槽,沟槽的宽为C。β为 30 60°中的任意一个值,优选45°。8和b分别为10_30mm中的任意一个值,优选10mm。 h为2_5mm中的任意一个值,优选2mm。c为6 IOmm中的任意一个值,优选6mm。工作台本体I的两相对侧面上分别固定有起吊棒3。起吊棒3也可是吊耳或者其它起吊装置。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研合平面用工作台,包括工作台本体,其特征在于工作台本体的研合平面上以阵列的形式均匀分布有与工作台本体一体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的凸起小平面;各凸起小平面形成的行与工作台本体的一直边成P角;每个凸起小平面长、宽和高分别为a、b和h ;凸起小平面阵列的行与行之间、列与列之间形成沟槽,沟槽的宽为的取值范围为30 60°,a和b的取值范围都为10-30mm,h的取值范围为2_5mm,c的取值范围为6 10mnin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研合平面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为45°,a和b都为 10mm, h 为 2mm, c 为 6mm。3.根据权利要求I或者2所述的研合平面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本体的两相对侧面上分别固定有起吊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研合平面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吊装置为吊耳或者起吊棒。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研合平面用工作台,其包括工作台本体,工作台本体的研合平面上以阵列的形式均匀分布有与工作台本体一体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的凸起小平面;各凸起小平面形成的行与工作台本体的一直边成β角;每个凸起小平面长、宽和高分别为a、b和h;凸起小平面阵列的行与行之间、列与列之间形成沟槽,沟槽的宽为c;β的取值范围为30~60°,a和b的取值范围都为10-30mm,h的取值范围为2-5mm,c的取值范围为6~10mm。本技术研合省力,研合过程中自动去除微小铁屑或脏物,着色效果好,研合质量高,研合平面不再因微小铁屑或脏物受损,使用寿命长,在研合往复运动中能适当补充着色剂。文档编号B24B7/07GK202804835SQ20122031172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30日专利技术者赵国华, 李洪波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研合平面用工作台,包括工作台本体,其特征在于:工作台本体的研合平面上以阵列的形式均匀分布有与工作台本体一体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的凸起小平面;各凸起小平面形成的行与工作台本体的一直边成β角;每个凸起小平面长、宽和高分别为a、b和h;凸起小平面阵列的行与行之间、列与列之间形成沟槽,沟槽的宽为c;β的取值范围为30~60°,a和b的取值范围都为10?30mm,h的取值范围为2?5mm,c的取值范围为6~1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华李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