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式精密过滤双插双袋避光袋式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9791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2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医疗器械中的一种安全式精密过滤双插双袋避光袋式输液器,其包括两穿刺器、两分液袋、三通件和输液针,所述两穿刺器分别连接在两分液袋的进液端,其中三通件的两进口分别通过第一软管与两分液袋的出液端连接,三通件的出口通过第二软管与输液针连接,该输液器还包括精密药液过滤器,精密药液过滤器连接在第二软管上,且位于三通件与输液针之间;所述输液针末端装配有阻水排气结构,分液袋的外表面设有一层避光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成本低廉和较好的市场前景,适合广泛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式精密过滤双插双袋避光袋式输液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气方便、快捷且安全性好的安全式精密过滤双插双袋避光袋式输液器。
技术介绍
一次性双插双袋输液器已成为目前在临床上十分普遍的使用的输液器,这类输液器主要克服原有输液器不能将两种不同药液彻底分开,药液易发生药物反应,医务人员的换药工作量大的不足。这类输液器主要是由穿刺器、流量调节器、分液袋、普通过滤器和输液针组成。如中国技术专利号为200720080241. 7的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双插双袋的输液器,但是这类输液器的不足是过滤精度不高,会影响到病人的健康。如遇到的患者是小孩时,由于小孩的血管较细,采用此类输液器,则会有较大微粒(一般过滤器只能过滤20um以上的微粒)进入药液中,这样则容易造成小孩的血管堵塞,引起一定的负面作用,从而影响到正常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双插单袋输液器对药液的过滤精度加以提高, 从而对病人的身体加以保护。于此同时在利用现有输液器进行输液时,需要对输液器内的空气进行排除,但现有的排除方法往往是通过缠绕导管,然后再将导管内含有空气的药液一起排出,这样就造成了药液浪费和排气操作繁琐。除此之外,现有的输液器在较强光度下使用时,由于反光作用,造成医护人员不能准确、快捷的观察出分液袋和滴斗中药液的情况,故需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输液器存在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过滤精度高且排气方便快捷的安全式精密过滤双插双袋避光袋式输液器。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安全式精密过滤双插双袋避光袋式输液器,其包括两穿刺器、两分液袋、三通件和输液针,所述两穿刺器分别连接在两分液袋的进液端,其中三通件的两进口分别通过第一软管与两分液袋的出液端连接,三通件的出口通过第二软管与输液针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精密药液过滤器,该精密药液过滤器连接在第二软管上,且位于三通件与输液针之间;所述输液针末端装配有阻水排气结构,分液袋的外表面设有一层避光材料。根据本技术中所述的安全式精密过滤双插双袋避光袋式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排气结构由一壳体和安装在壳体上的阻水排气膜构成。本技术中更加优选的技术方案是该输液器还包括两进液流量调节器,这两进液流量调节器分别设置在第一软管上且分别位于分液袋与穿刺器之间。进一步地是还包括出液流量调节器,其连接在第二软管上且位于三通件与精密药液过滤器之间。进一步地是还包括滴斗,该滴斗连接在第二软管上且位于三通件与出液流量调节器之间,其所述滴斗的外表面上设有一层避光材料。更加进一步地是所述分液袋上还设有用于加药用的二通管,该二通管上盖有平头橡胶帽。更进一步地是两穿刺器上还接有空气过滤器;所述分液袋与三通件之间分别还设有第三流量调节器。本技术通过将普通的药液过滤器更换为精密药液过滤器,这类精密过滤袋式输液器的过滤精度是< 5um的,从而大大提高了输液器的过滤精度,降低了药液里微粒的直径,使得患者的健康得到进一步的保证。其次在需要两种不同药液时,通过其两个穿刺器就能将两种药液彻底分开,避免发生药物反应,防止药液相互污染,也延长了医护人员换药的频率,从而也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其次本技术还采用一个专用的阻水排气结构,该阻水排气结构使得排气操作十分方便快捷,且还不会造成药液浪费。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在分液袋和滴斗的外表面上设有一层避光材料,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在强光照条件下,分液袋和滴斗的反光效果,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操作准确度。故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成本低廉和较好的市场前景,适合广泛使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穿刺器,2-进液流量调节器,3-分液袋,4-三通件,5-第一软管,6-精密药液过滤器,7-输液针,8-第二软管,9-出液流量调节器,10-滴斗,11- 二通管,12-空气过滤器,13、第三流量调节器,14-阻水排气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并不仅限于以下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安全式精密过滤双插双袋避光袋式输液器,其包括两穿刺器I、两进液流量调节器2、两分液袋3、三通件4、精密药液过滤器6、输液针7和出液流量调节器9,其间通过第一软管5和第二软管8连接成一体。前述的进液流量调节器2和出液流量调节器 9主要是为了调节药液的流量,同时起到开关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生产时可采用管卡、流量调节器等具有调节液体流量的器件均可。其中穿刺器分为瓶塞穿刺器和圆盘穿刺器,且其中瓶塞穿刺器上设有空气过滤器12。具体的连接时是将三通件4的两进口分别通过第一软管5与两分液袋3连接,三通件4的出口与滴斗10连通,将两进液流量调节器2分别设置在第一软管5上且位于两分液袋3与两穿刺器I之间。输液针7通过第二软管8连接到精密药液过滤器上,然后将精密药液过滤器6连接在第二软管8上,然后在精密药液过滤器6 与三通件3之间的第二软管8上再连接滴斗10和出液流量调节器9,出液流量调节器9位于精密药液过滤器6与滴斗10之间。为了方便在操作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加药,因此在分液袋3上再设置用于加药用的二通管11,并在该二通管11上盖有平头橡胶帽。为了方便挂放分液袋,本技术还在分液袋3上增设一个挂环。为了方便医护人员随时观看药液使用情况,还可以在分液袋的袋体上设置刻度值,这样更加直观准确的判定药液的使用情况。 本技术还在分液袋3与三通件4之间分别还设有第三流量调节器13,用于调节两种不同药液的进液量。本技术为了便于输液器在强光照条件下使用,还在所述的分液袋和滴斗外表面涂抹一层避光材料,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止放光作用,使得医护人员可快速、准确地观察出分液袋和滴斗内药液的情况,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本技术为了方便排气,还在输液针7的末端装配了一个阻水排气结构14,该阻水排气结构14由一外壳和安装在外壳上是阻水排气膜构成,这样输液针的末端与阻水排气结构的阻水排气膜相配合,这样输液针末端的药液就不会流出,同时药液中的气体则从该阻水排气膜排出,达到排气的目的。本技术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进行等同替换或简单的增减,以及未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衍生出的技术方案均因属于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安全式精密过滤双插双袋避光袋式输液器,其包括两穿刺器(I)、两分液袋(3)、三通件(4)和输液针(7),所述两穿刺器(I)分别连接在两分液袋(3)的进液端,其中三通件(4)的两进口分别通过第一软管(5)与两分液袋(3)的出液端连接,三通件(4)的出口通过第二软管(8 )与输液针(7 )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精密药液过滤器(6 ),该精密药液过滤器(6 )连接在第二软管(8 )上,且位于三通件(4 )与输液针(7 )之间;所述输液针(7 )末端装配有阻水排气结构(14),所述分液袋(3)的外表面设有一层避光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安全式精密过滤双插双袋避光袋式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排气结构(14)由一壳体和安装在壳体上的阻水排气膜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式精密过滤双插双袋避光袋式输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式精密过滤双插双袋避光袋式输液器,其包括两穿刺器(1)、两分液袋(3)、三通件(4)和输液针(7),所述两穿刺器(1)分别连接在两分液袋(3)的进液端,其中三通件(4)的两进口分别通过第一软管(5)与两分液袋(3)的出液端连接,三通件(4)的出口通过第二软管(8)与输液针(7)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精密药液过滤器(6),该精密药液过滤器(6)连接在第二软管(8)上,且位于三通件(4)与输液针(7)之间;所述输液针(7)末端装配有阻水排气结构(14),所述分液袋(3)的外表面设有一层避光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合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