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线语音导盲系统,由导盲终端1和导盲接入点2构成,导盲终端1具有上行链路模块1a、下行链路模块1b、控制模块1c,语音输出模块1d、振动输出模块1e、骨导或气导耳机;导盲接入点2具有上行链路模块2a、下行链路模块2b、控制模块2c、语音存储模块2d、其他信息模块2e。导盲终端1和导盲接入点2构成上、下行链路的通信机制,盲人携带导盲终端1进入导盲区时,即可由导盲接入点2自动对盲人进行语音导航。并且语音通过骨传导和气导耳机传递给盲人既保护了盲人的隐私,同时也不会对环境造成噪声影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线语音导盲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解决盲人在公共区域的活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许多机构都曾研制过一些工具,如带扬声器的导盲杖、探知前方障碍物的盲人眼镜和基于RFID的室内导航系统。但导盲杖和盲人眼镜只能简单的探测前方的障碍物以帮助盲人行走,而基于RFID的室内导航系统需要将RFID与导航系统近距离 接触才有效果。基于RFID语音服务的区域导航系统,采用无线射频提供身份识别服务的机制,最近几年被广泛应用于安全防护、商品生产销售、管理与数据统计、交通运输等领域。RFID与语音系统是互补技术,可以增强彼此的收益。RFID标签可以提供全面的信息数据,诸如身份编号和时间等,也可以安置在特定区域协助确定位置。但信息本身并不能使得流程变得更有效率。RFID系统并没有告诉人们该如何行动;这就需要语音导向系统了。因此,RFID技术结合了语音技术被越来越多的用在区域导航系统中。这种基于RFID语音服务的区域导航系统,由于需要近距离身份识别验证,对于盲人来说存在着如何准确、有效地将导航设备靠近语音信号接收感应器的问题。图2所示的是另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盲人导航系统。该导航系统借助GPS、GIS技术,工作环境为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平台,其主要功能模块如下提取经纬度信息的GPS模块、盲人专用小区电子地图、地图匹配模块、包含寻径以及提示等的导航模块、常用功能模块和人机交互界面。系统可实现盲人导航所必须的基本功能,能够有效地对两点间路径进行最优规划并提供全程语音提示。但是这种基于智能手机的盲人导航系统,存在着以下的缺点。I.与GPS定位系统相配套的GIS数据库信息系统分辨率不高,其精度只适合于正常人的使用,目前尚不能达到盲人高分辨率的需求。2.其人机交互的手动输入方式只适合于正常人,还不能很好满足盲人的功能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现在的电子导盲系统,如导盲杖、盲人眼镜等只是帮助盲人行走的辅助器,而在公共场合中既能提供向导又可辅助盲人行走的装置还属于初步发展阶段,具有使用不方便等缺点,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功能完备的无线语音导盲系统,借助本系统,能解决低视力者和盲人在特定的公共场所中进行定位的难题,方便盲人进入公共场所。权利要求I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线语音导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盲终端I和导盲接入点2,导盲终端I由使用者持有,包含第I通讯模块、控制模块1C、语音输出模块Id、骨导或气导耳机;导盲接入点2设置需要导航的区域,包含第2通讯模块、控制模块2c、语音存储模块2d,在导盲终端I的控制模块Ic中储存有与身份识别码相关的信息,在导盲接入点2的语音存储模块2d中存储有导航用的语音导航信息。权利要求2的技术方案为在第I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第I通讯模块包含上行链路模块la、下行链路模块Ib ;第2通讯模块包含上行链路模块2a、下行链路模块2b,上行链路模块Ia与上行链路模块2a构成由导盲终端I向导盲接入点2提供信息的通讯链路,下行链路模块Ib与下行链路模块2b构成由导盲接入点2向导盲终端I提供信息的通讯链路。权利要求3的技术方案为在第2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导盲终端I中还包括振动输出模块Ie和振动马达。由于,导盲终端I和导盲接入点2通过上、下行链路的通信机制连接,因此一旦盲人携带导盲终端I进入设置有导盲接入点2的导盲区,可自动对盲人启动语音导盲功能,对盲人进行语音导航。并且导航时,语音是通过骨传导或气导耳机传递给盲人,既能够保护盲人的隐私,同时也不会对环境造成噪声影响。·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语音导盲系统的硬件总体框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基于智能手机的盲人导航系统。具体实施方式无线语音导盲系统由盲终端I和导盲接入点2构成。导盲接入点2设置在需要导盲的公共区域,导盲接入点2中设有设置区域的信息和对盲人进行导航的信息。导盲终端I由盲人用户持有,导盲终端I中设有表示用户身份的信息。导盲终端I的使用形式可以是手持式和眼镜式,考虑到不同盲人用户的便利性,也可使用其他的形式。该无线语音导盲系统即可用于室内又可用于室外。图I为无线语音导盲系统的框架结构图。如图I所示,导盲终端I具有上行链路模块la,下行链路模块lb,控制模块lc,语音输出模块ld,振动输出模块le。导盲接入点2具有上行链路模块2a,下行链路模块2b,控制模块2c,语音存储模块2d,其他信息模块2e。导盲终端I中的上行链路模块la,下行链路模块Ib与导盲接入点2中的上行链路模块2a,下行链路模块2b是通讯用模块。上行链路模块Ia和上行链路模块2a构成上行链路,将导盲终端I中的信息向导盲接入点2传输。下行链路模块Ib与下行链路模块2b构成下行链路,将导盲接入点2中的信息向导盲终端I传输。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下行链路均采用无线方式。上行链路实现终端和接入点之间的对接;下行链路提供实现导盲功能所需的信息。经下行链路提供给导盲终端I的信息由语音输出模块Id输出给外部扬声器,因此盲人能够通过语音的导航在公共区域中的移动。考虑到盲人的隐私,本实施方式中,外部扬声器采用骨导或气导耳机。由于骨传导耳机是不通过外耳、中耳等常规传音途径而是通过头骨的一种传递方式,因此除了能保护盲人的隐私外还具有较好的单向隔离环境噪声和不阻塞气传导通道的效果。在导盲终端I的控制模块Ic中存储有身份识别码和请求语音导航服务等的信息。在导盲接入点2的语音存储模块2d中存储有导航用的语音信息。在盲人携带导盲终端I进入导盲区时,存储在控制模块Ic中的身份识别码输入到上行链路模块la,由上行链路模块Ia向外发射带身份识别码的指向性信号,请求语音导航服务。导盲接入点2的上行链路模块2a接收到导盲终端I发出的信号后,控制模块2c对导盲终端I的身份进行识别和验证,身份识别通过验证后,在控制模块2c的控制下,下行链路模块2b将语音存储模块2d中的导航用的语音信息用无线的方式向外发射,提供导盲服务。导盲终端I的下行链路模块Ib接收到语音导航信息后,由语音输出模块Id向骨 导或气导耳机,由振动输出模块Ie向振动马达输出马达信号。因此,盲人既能由振动马达的振动感知到语音导航的开始,又能够通过头骨的振动听到具体的语音导航。本实施方式的无线语音导盲系统带来的有益效果I.通过上、下行链路的通信机制,一旦盲人携带导盲终端I进入导盲区,即可由导盲接入点2自动对盲人进行语音导航。2.由于采用语音提示,并结合骨传导和气导耳机,在实现定位语音只传递给请求定位的导盲终端I的同时,还能够保护盲人的隐私,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噪声影响。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例如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即可由同一无线发射模块来实现也可由不同的无线发射模块来实现等,均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类似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无线语音导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盲终端(I)和导盲接入点(2), 导盲终端(I)由使用者持有,包含第I通讯模块、控制模块(lc)、语音输出模块(Id)、骨导或气导耳机; 导盲接入点(2)设置需要导航的区域,包含第2通讯模块、控制模块(2c)、语音存储模块(2d), 在导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语音导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盲终端(1)和导盲接入点(2),导盲终端(1)由使用者持有,包含第1通讯模块、控制模块(1c)、语音输出模块(1d)、骨导或气导耳机;导盲接入点(2)设置需要导航的区域,包含第2通讯模块、控制模块(2c)、语音存储模块(2d),在导盲终端(1)的控制模块(1c)中储存有与身份识别码相关的信息,在导盲接入点(2)的语音存储模块(2d)中存储有导航用的语音导航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凯,修仕全,蔡希昌,艾海明,高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美尔斯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