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凝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9194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1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凝镊,包括镊尖和镊杆,关键在于:所述一侧镊杆的前部固定有第一定位杆,另一侧镊杆设置有对应的定位孔,镊体上具有吸引通道和进水通道,进水通道的出口和吸引通道的入口位于镊尖部位,所述镊体上设置有照明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镊体上设置了定位装置,这样在镊体受到捏压后保证了镊杆的运动轨迹,镊尖接触不会发生错位,保证了使用的精度。在镊体上设置的进水通道和吸引通道,通道的入口均位于镊尖部位,需要清洗血管的时候,进水通道向外排水,同时吸引通道将血污吸出。大大方便了医生的操作。在镊体上安装的照明装置,发出光线可供操作人员看清需要止血的血管,大大方便了操作人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使电流通过待加热组织的方式向人体传递非机械式能量的外科器械。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凝镊依次包括镊尖、绝缘镊杆和电极座,电极座后部的插头通过导线与外部的主机相连。电凝镊的镊尖向病灶组织组织提供高频电能,使镊尖两端之间的蛋白质脱水而凝固,达到止血的目的。由于它的作用范围只限于两个镊尖之间,因此对相邻组织的损伤程度和影响范围很小,相当安全。使用时,需要人员不断的捏压镊杆,使得两个镊尖接触。由于镊杆较长,镊尖的接触经常会发生错位,造成使用时出现问题。同时,在使用电凝镊进行止血时,在止血部位往往具有流出的血液,手术室虽然具有吸引机,但是吸引的管道往往比较粗,不能直接用于对止血部位的血液的清除。这就造成需要医生在血液中对使用电凝镊进行止血,这种操作由于看不清楚是哪根是需要止血的血管,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同时,在使用时,需要止血处的部位光线往往不是很好,镊尖在进行捏合时需要人员仔细的观察,这样造成使用人员的不方便。为了避免这样问题,往往需要专门的人员取照明设备进行照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得镊尖接触时不会错位、自带进水通道、吸引通道和光照功能的电凝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凝镊,包括镊尖和镊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侧镊杆的前部固定有第一定位杆,另一侧镊杆设置有对应的定位孔,镊体上具有吸引通道和进水通道,进水通道的出口和吸引通道的入口靠近镊尖部位,所述镊体上设置有照明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雷周健王汉文刘斌刘灏李亚周邓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