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安生专利>正文

折合锯锯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877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折合锯锯柄,可供枢接孔为开口式的锯片快速地插接及拆换的锯柄构造,且又可不妨碍锯片折合或展开的动作。主要是将用来枢设锯柄及锯片的螺丝式枢轴,改成预先设于锯柄枢接孔中且可弹性轴向位移的栓轴,该栓轴具有一段套合部及一段穿越部,可将锯片枢接端具有开口的尾端插入并穿越该穿越部而使其枢接孔对应该穿越部,再令该套合部与该枢接孔套合而将该锯片限位固设于锯柄枢接端,枢设于该锯柄的枢接端槽隙内有一随动替片。(*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折合锯锯柄,特别是指一种可供枢接孔为开口式的锯片快速地插接及拆换,且又可不妨碍锯片的折合或展开动作的锯柄构造。按,已知折合式锯子,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是本创作人核准的ZL95224182.X号案(以下简称前案),在该前案所揭露的内容中,可知已有折合锯是在锯柄11及锯片12的枢接处顶侧,设有按钮式卡栓2,于锯片12折合于该锯柄11的槽隙110内时,该卡栓2因被弹簧21顶推而使该栓杆部22卡入该锯片的折合定位槽121中,藉此将该锯片卡掣于折合的定位状态,当欲打开该锯片时,即按压该卡栓2的按钮部20,使该栓杆部22移出该折合定位槽121中,而凹槽缺口23移入该折合定位槽121的范围,使该折合定位槽不再受到卡掣,此时该原先处于被压缩状态的推出弹簧13即自动将该锯片12推出张开一角度,如图2所示状态,此时因该折合定位槽121已旋离前述的位置,因此操作者不必再按压卡栓,即以另一手或利用工作场所其他物件卡抵锯片(单手操作时)而将该锯片12以该枢轴14为枢转中心旋开,直到该锯片12的展开定位槽122旋移至该卡栓2所在处,而使该卡栓的栓杆部22因弹簧21的顶推而移入该展开定位槽122内,即完成锯片的展开定位状态。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锯片12的展开旋张过程中,该栓杆部22邻该缺口23的杆端220,因弹簧21的作用而恒抵住该锯片12的尾端123的侧面,亦即该折合、展开定位槽121及122之间的环缘123侧面。其中,锯柄11有其长久使用性及耐用性,而锯片12则经常因用钝或损坏而需更换新锯片,惟该锯片12是以一螺丝式的枢轴14而与该锯柄11枢接,此种枢接方式使得在更换锯片12时,尚需进行螺解螺丝及螺结螺丝的动作,实有所不便,此问题存在已久,业者虽急思克服,却苦无对策,若如图1所示的锯片12,其枢接端是一封闭的枢接孔124,无法直接插入该锯柄11的枢接端15,而若将该锯片改用如图14所示的枢接端有开口孔161的锯片16,则虽然可直接插入该锯柄11枢接端15的枢轴14处而省去进行螺解螺丝及螺结螺丝的动作,但如此插法却无法使其固定枢结于该枢轴14处,另一方面由于该锯片16枢接端的尾端162于二卡掣槽163、164之间的环缘上存在有该开口孔161,因此当在锯片16的展开旋张过程中,该栓杆部22邻该缺口23的杆端220,将因弹簧21的作用而恒抵住该锯片16的尾端162的侧面,亦即该折合、展开定位槽163及164之间的环缘侧面,如此将使该锯片16在旋张或旋闭的中途,该栓杆部22的杆端220会自动移入该开口161的开口165处,使该旋开或旋闭的动作中断,无端阻碍使用者的动作,增加使用者的分心及不便。即,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合锯锯柄,其可供锯片快速地插接及拆换。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合锯锯柄,其在满足前述主要目的的前提下,又可不妨碍锯片折合或展开的动作。本技术是按下述来实现上述目的,本新型折合锯锯柄,适合用来与一锯片枢接,该锯片具有一枢接端,该枢接端用来与该锯柄枢接的枢接孔是往锯片尾端延伸形成一开口,其特征在于该锯柄包括有一锯柄本体,呈长条状体,其一端为一与该锯片枢接的枢接端,自该枢接端开始往本体长纵向形成一槽隙,该槽隙往该枢接端及往本体下缘呈向外开口状,其枢接端有一横穿过该槽隙的枢接孔;一定位卡栓,横向穿设于该锯柄本体枢接端距该枢接孔一预定距离处,并至少局部穿经该槽隙,为可弹性复位地于其穿设处沿卡栓轴向位移,其包括一用来嵌卡定位该锯片枢接端使该锯片定位于展开状态及折合状态的栓杆部,及形成于栓杆部一端的缺口,使该栓杆部近该缺口的一端形成为一抵端,该缺口的开口方向是朝向该锯柄的枢接孔;一枢接栓轴,为可弹性轴向位移地穿设于该锯柄本体的枢接孔中,其包括有一栓轴本体,该栓轴本体有一段套合部及一段穿越部;及,一随动替片,该随动替片与该锯片约略平行地枢设于该锯柄枢接端的槽隙内,其大体上至少具有一段扇弧形的挡缘,可伸入该定位卡栓的缺口,该随动替片与该锯片的枢接端之间设有旋动方向上的卡掣构件,使当该锯片枢接端插入该锯柄的枢接端而使锯片枢接孔开口穿越该穿越部而锯片枢接孔与该套合部套合时,该锯片的枢接端即与该随动替片呈旋动方向上的互相卡掣,使该随动替片与该锯片枢接端可一体旋动,且该随动替片与该锯片枢接端呈大体上平行的叠置,使该随动替片片缘的扇弧形挡缘位于该锯片尾端的侧边,当该锯片在旋张或旋闭的中途,该栓杆部的抵端自动抵于该随动替片的挡缘侧边上。上述随动替片的扇弧形挡缘两端形成有一展开定位槽及一折合定位槽,分别用来与该定位卡栓卡掣,以嵌卡定位该锯片枢接端使该锯片定位于展开状态及折合状态。有关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及特征所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使能更清楚地了解本技术附图简单说明图1所示新型95224182.X号的立体分解图;图2所示新型95224182.X号的锯片展开示意图;图3所示新型95224182.X号的枢接端局部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可行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可行实施例的锯柄组合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可行实施例的锯片组装动作示意图(一);图7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可行实施例的锯片组装动作示意图(二),呈现已组合完成的状态;图8是本技术第二可行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可行实施例的锯片与随动盖片的侧面剖视图;图10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可行实施例的展开状态图;图11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可行实施例的中间状态图;图12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可行实施例的折合状态图;图13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可行实施例的特殊使用状态图;图14所示是适用本技术的锯片;图15所示是第三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参阅图4、图5所示,分别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及组合剖视图,本实施例的该锯柄3、锯片4、按钮式卡栓2组件及推出弹簧13等各部件因概与前述已知者相同,因此仅简述如下该锯柄3包括有一锯柄本体30,可由二半柄体30a及30b经超音波接合成一体的长条状体(参阅图1),其一端为一与该锯片4枢接的枢接端301,自该枢接端开始往本体长纵向形成一槽隙31,该槽隙31是往该枢接端301及往本体30下缘呈向外开口状,以供锯片4的折合收容,其枢接端301有一横穿过该槽隙31的枢接孔302;一定位卡栓2,横向穿设于该锯柄本体30枢接端距该枢接孔302一预定距离处,并至少局部穿经该槽隙31,为可弹性复位地于其穿设处沿卡栓轴向位移,其包括一用来嵌卡定位该锯片4枢接端使该锯片4定位于展开状态及折合状态的栓杆部22,及形成于栓杆部一端的缺口23,使该栓杆部近该缺口的一端形成为一抵端220,该缺口23的开口方向是朝向该锯柄3的枢接孔302。本实施例另包括有一可弹性轴向位移的枢接栓轴组件5,是横穿设于该锯柄3的枢接孔302中以做为与锯片4的枢接轴用,其包括有一第一复位弹簧51,设于该锯柄3的槽隙31该枢接处一侧的容室32中;一栓轴本体52,该栓轴本体52具有第一端521,穿设于该容室32内,其周围并形成有凸缘522,一段具较粗径的套合部523,穿经该槽隙31,一段具较细径的穿越部524,该穿越部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合锯锯柄,适合用来与一锯片枢接,该锯片具有一枢接端,该枢接端用来与该锯柄枢接的枢接孔是往锯片尾端延伸形成一开口,其特征在于该锯柄包括有:一锯柄本体,呈长条状体,其一端为一与该锯片枢接的枢接端,自该枢接端开始往本体长纵向形成一槽隙, 该槽隙往该枢接端及往本体下缘呈向外开口状,其枢接端有一横穿过该槽隙的枢接孔;一定位卡栓,横向穿设于该锯柄本体枢接端距该枢接孔一预定距离处,并至少局部穿经该槽隙,为可弹性复位地于其穿设处沿卡栓轴向位移,其包括一用来嵌卡定位该锯片枢接端使该 锯片定位于展开状态及折合状态的栓杆部,及形成于栓杆部一端的缺口,使该栓杆部近该缺口的一端形成为一抵端,该缺口的开口方向是朝向该锯柄的枢接孔;一枢接栓轴,为可弹性轴向位移地穿设于该锯柄本体的枢接孔中,其包括有一栓轴本体,该栓轴本体有一段套 合部及一段穿越部;及,一随动替片,该随动替片与该锯片约略平行地枢设于该锯柄枢接端的槽隙内,其大体上至少具有一段扇弧形的挡缘,可伸入该定位卡栓的缺口,该随动替片与该锯片的枢接端之间设有旋动方向上的卡掣构件,使当该锯片枢接端插入该锯柄的枢接 端而使锯片枢接孔开口穿越该穿越部而锯片枢接孔与该套合部套合时,该锯片的枢接端即与该随动替片呈旋动方向上的互相卡掣,使该随动替片与该锯片枢接端可一体旋动,且该随动替片与该锯片枢接端呈大体上平行的叠置,使该随动替片片缘的扇弧形挡缘位于该锯片尾端的侧边,当该锯片在旋张或旋闭的中途,该栓杆部的抵端自动抵于该随动替片的挡缘侧边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安生
申请(专利权)人:许安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