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多根金属线或绞线构成的电缆与接线端子的连接部,接线端子尤其用于机动车的电气系统,所述连接部具有支撑套筒,支撑套筒围绕电缆的端部区域并且用于容纳电缆的端面,以使金属线或绞线保持在支撑套筒中,其中电缆的由多根金属线或绞线构成的正面利用至少正面焊缝与接线端子焊接。如果接线端子在与焊缝相反的一侧是中空的,则可实现尤其简单的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的主题涉及由多根金属线或绞线构成的的电缆与尤其用于机动车的电气系统的接线端子的连接部,该连接部具有支撑套筒。支撑套筒形成为容纳电缆的端部区域并且将电缆的端部区域围绕。因此,金属线或绞线被保持在支撑套筒中,其中电缆的由多根金属线或绞线构成的正面利用至少正面焊缝焊接到接线端子上。
技术介绍
将电缆与接线端子连接尤其在汽车工业中常见。然而,由于成本压力巨大,使得部件供应商不断寻求工艺上耐用且可靠的、同时能够以高的成本效益应用的连接技术。 例如,从欧洲专利说明书EP I 032 077B1得知铝电缆能够与铜制成的接线端子进行连接。在此,该说明书描述了如下内容通过套筒挤压铝电缆的端部,尤其是铝电缆的已经去除绝缘材料的端部,以使电缆的绞线挤压到一起。以这种方式挤压的电缆的端部通过摩擦焊接工艺与接线端子连接。因为是第一次以工艺上耐用且可靠的方式将铝与尤其是铜或黄铜的其它接合合作件进行连接,所以上述专利中所描述的技术是将铝电缆与接线端子连接方面的突破。套筒确保铝电缆的绞线在焊接过程中不呈扇形展开。因此,确保了在绞线的正面和接线端子之间形成良好的金属间连接部。这是形成永久性的、良好导电连接部的重要的先决条件。然而,上述欧洲专利说明书中所描述的方法的缺点是接线端子由整体材料构成。一方面,接线端子笨重,因此在当今需要减轻车辆构造重量的背景下不适用,而另一方面,由于使用大量的材料,所以这种接线端子昂贵。最后,由于接线端子通常不得不作为制造成本高的锻造件来提供,所以接线端子的制造也很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出于上述原因,本专利技术主题的目的是提供电缆与接线端子的连接部,本专利技术的电缆与接线端子的连接部一方面工艺可靠,另一方面,能够节约材料和减轻重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部实现的。特别地,提出的是,接线端子在与焊缝相反的一侧是中空的。优选地,接线端子由金属片或金属条形成,该接线端子具有与支撑套筒和电缆的端部区域面对的接触表面/连接表面。由于接线端子在与焊缝相反的一侧为中空的事实,所以能够减轻重量和节约材料。接线端子能够在一端处提供弯折凸耳、钻孔、螺栓、螺纹连接件或类似部件,通过这些部件使得可以实现与铜电缆的连接。在面对电缆的一侧,接线端子优选地具有圆形连接表面,所述圆形连接表面优选地为平坦的。电缆与支撑套筒一起能够与该连接表面连接并且焊接到该连接表面上。优选地,连接表面和电缆均具有圆形横截面,并且处于本专利技术主题所要求的范围内,也可以是其它形状的横截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主题,“中空”应当理解为在与焊缝相反的一侧由壁限定的空间。该空间能够在一侧敞开,但是也能够完全闭合。优选地,“中空”指的是沿着焊缝的周边提供至少部分周向壁。特别地,电缆的端部区域是电缆的已经去除绝缘材料的区域。优选地,电缆的正面由金属线或绞线的端部形成。优选地,以形成尽可能平坦的电缆正面的方式来切割或切断电缆。因此,绞线优选地终止于平面上,其中在此,公差为± Imm至2mm的范围是可行的。如果接线端子为管状接线端子,则是尤其有利的。在此情况下,接线端子具有底部,该底部形成用于焊缝的连接表面。沿着焊缝将底部焊接在电缆上。还可行的是,焊缝延伸越过电缆而到达支撑套筒。在此情况下,将连接表面焊接到支撑套筒以及金属线或绞线的正面上。根据一个有利的示例性实施例,提出的是,底部与接线端子的壁形成为一个部件。在此情况下,可以对最初形成的管状接线端子进行布置。随后,管的两端以形成底部的方式朝着管状接线端子的中心的方向弯折。还可行的是,由布置在接线端子管的端部上的盖形成底部。这样,底部和接线端子可形成为一个部件,或者底部和接线端子可形成为两个部件。优选地,将盖推入管中或者装配在管上。优选地,将盖压入管中。在此,盖可具有台阶形的截面,以使第一直径与接线端子的内径相对应,并且第二直径至少与接线端子的外径相对应而至少比接线端子的内径大。然后,盖的第一直径部能够被推入到接线端子的管中,其中第二直径部抵接在管的端部侧面上。随后可将盖压入管中。还可行的是,将盖焊接到管上。最后,盖也可以低温焊接(solder)到管上或者粘接到管上。也可以采用其它连接技术,只要在盖和接线端子之间实现电连接即可。然后,盖的远离管的外表面形成连接表面。根据一个有利的示例性实施例,提出的是,接线端子的壁在其形成底部的端部处变形。如上所述,接线端子的壁尤其是在正面端部的区域中向内弯折。优选地,壁朝着管状接线端子的中心弯折。根据一个有利的示例性实施例,还提出的是,接线端子在底部区域是拉式尤其是深拉式的杯状件。例如,接线端子可以为扁平部件,该接线端子在拉伸工艺中以下述方式形成即,至少在端部侧面上形成一个侧面敞开的管状、U形接线端子。杯状件的指向外面的外表面用作焊缝的连接表面。能够利用上述方法以尤其是成本效益高的方式形成接线端子。如上所述,接线端子可由扁平部件形成。随后,例如在第一工艺步骤中,扁平部件由具有所要求的触点布置的金属片或金属条冲压而成。随后,扁平部件可以变形,尤其可以在端部处弯折成管状形状,并且在这样做时,可以形成底部。最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主题的接线端子随后由扁平部件形成。根据一个有利的示例性实施例,提出的是,在扁平部件的变形状态下,朝着彼此翻转的两端面以形状配合方式彼此连接,尤其是以燕尾方式从后面彼此接合。在触点布置中,扁平部件的区域可以例如为矩形的区域。扁平部件的相对的两端面可以具有彼此对应的突起和凹槽,尤其是燕尾形的突起和燕尾形的凹槽。如果扁平部件随后弯折成管,则起初彼此相对定位的两端面朝向彼此翻转。提出的是,随后朝着彼此翻转的两端面从后面彼此接合并且优选地彼此纠缠,以使所形成的管保持其形状。在此,已经表明,燕尾能够形成尤其有利的形状配合连接。然而,两端面还能够用焊料焊接或焊接进行接合。根据一个有利的示例性实施例,提出的是,在扁平部件的一端上形成有圆形延伸部,该圆形延伸部在变形状态下形成底部。如上所说明的,在触点布置中,扁平部件在第一区域中可以为矩形。该第一区域可以变形为管状形状。在矩形的长正面上可布置有圆形延伸部,以便随后形成底部。因此,可以通过例如冲压以如下方式形成扁平部件矩形区域和延伸部这两者均由一个金属片直接冲压而成。延伸部可以在管已经形成之后弯折,以使其停靠或抵接在管的正面上。延伸部随后可焊接、用焊料焊接或粘接到管的正面上。如果接线端子为管式电缆凸耳,则能够以尤其更好的成本效益形成接线端子。能够尤其廉价地作为大宗商品获得管式电缆凸耳。为了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主题的接线端子,仅需要将管式电缆凸耳的敞开区域的正面端变形为底部,或者将盖布置于管式电缆凸耳的敞开区域的正面端上。 有利的是,支撑套筒、电缆和接线端子之间的连接经由焊缝实现。该焊缝可有利的为摩擦焊缝、旋转摩擦焊缝、电阻焊缝、激光焊缝或超声波焊缝。这些焊接方法均适用于将电缆连接至接线端子上。这些方法尤其适用于将电缆连接至接线端子上。这些方法尤其适用于将由铝或铝合金制成的电缆连接至由非铁金属制成的接线端子上,所述非铁金属尤其是铜,尤其是铜合金。然而,接线端子可同样由铝制成。有利的是,接线端子由能够被加工的导电材料(例如,黄铜)制成。能够通过使电缆的正面与支撑套筒的一个端部平齐来获得尤其良好的焊缝。在此情况下,在焊接过程中,不仅电缆的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沃尔夫冈·亨舍尔,弗朗茨约瑟夫·利茨,鲁道夫·特雷夫茨格,
申请(专利权)人:自动电缆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