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速解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6653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08:04
一种解耦器,具有输入构件、输出构件以及将所述输入构件和输出构件进行联接的单向离合器及扭转隔离器的组合。该单向离合器及扭转隔离器的组合包括单个螺旋线圈弹簧。该解耦器设计成对于通过该解耦器传递的一定范围内的扭矩提供扭转缓冲,该范围包括所述解耦器的最大额定扭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一种传动系统,在该传动系统中,旋转动力在旋转动力源和一个或多个从动部件之间传递,并且采用超速解耦器以缓冲从旋转动力源传递至从动部件的扭转负载中的波动,并且允许一个或多个传动部件与旋转动力源解耦或重新耦接以减少或消除由于旋转动力源相对于从动部件的加速或减速而导致出现的扭转负载。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抑制超速解耦器中的共振状态的方法。
技术介绍
已知在传动系统中设置超速解耦器以允许该传动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从动部件解耦,以减少或消除由于旋转动力源相对于从动部件的加速或减速而导致出现的扭转负载。在序列号为 No. 10/519,591、10/542,625、10/572,128 和 10/581,097 的美国专利申请中公开了示例性超速解耦器,并且该超速解耦器采用了位于解耦器输入构件和解耦器输出构件之间的扭转弹性的联接器。虽然这种设备适合用于它们预期的目的,但本领域仍需要改良的解耦器。
技术实现思路
该部分提供本公开的总体概述,而并非其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在一个形式中,本教导提供一种解耦器,其包括第一传动构件、第二传动构件以及单向离合器及扭转减震器。该第一传动构件构造成联接至轴并且包括绕解耦器的旋转轴线圆周地延伸并且沿着该解耦器的旋转轴线轴向地延伸的第一传动表面。该第二传动构件具有动力传递部和第二传动表面。该动力传递部构造成将旋转输入接收到所述解耦器或传递来自所述解耦器的旋转输出。第二传动表面联接至动力传递部,以绕解耦器的旋转轴线共同旋转。第二传动表面绕解耦器的旋转轴线圆周地延伸并且沿着该解耦器的旋转轴线轴向地延伸。单向离合器及扭转减震器由单个螺旋线圈弹簧形成,该单个螺旋线圈弹簧绕解耦器的旋转轴线同轴地布置在第一传动构件与第二传动构件之间。在另一形式中,本教导提供一种解耦器,具有输入构件、输出构件以及将所述输入构件和输出构件进行联接的单向离合器及扭转减震器的组合。该单向离合器及扭转减震器的组合包括单个螺旋线圈弹簧。通过在此提供的说明,其它应用领域将变得显而易见。在该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的说明和具体实例仅用作示意性目的,不作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附图说明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作示意性目的,不应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所有多幅附图中,相似或相同的元件被赋予一致的标号。图1为结合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构造的解耦器的示例性发动机和前部配件传动系统的示意图,该解耦器布置在环形动力传递元件与从动设备的输入之间;图2为结合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构造的解耦器的示例性发动机和前部配件传动系统的示意图,该解耦器布置在发动机的输出与环形动力传递元件之间;图3为在图1中示意性地描绘的解耦器的纵剖视图;图4为在图1中示意性地描绘的解耦器的分解立体纵剖视图;图5为与图3相似的视图,但将解耦器描绘为采用渐缩形的第一和第二传动表面;以及图6为描绘单向离合器、具有柔性接合的单向离合器以及解耦器的扭转负载随传动结构相对于第一传动构件的旋转角变化的曲线。在所有附图中,相应地参考标号指代相应的零件。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根据本公开的教导构造的超速解耦器总体由参考标号10指代。示出的该具体的超速解耦器10特别适合用于从旋转动力源(例如发动机或变速器)采用环形动力传递元件16 (例如带或链)的传动系统14中的从动设备12 (例如交流发电机或增压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超速解耦器10可构造为用于另一类型的传动系统(例如,采用齿轮的传动系统)并且/或者该超速解耦器10可被用于从传动轴20向传动系统传递旋转动力,如图2中所示。相应地,应当理解,本公开的教导能够应用于曲柄轴解耦器,其与在序列号为No. 10/572,128和10/542,625的美国专利申请中公开的类似,上述申请中的公开内容通过参弓I并入本文,如同在此进行详细阐释一样。参照图3和4,解耦器10能够包括第一传动构件30、第二传动构件32、轴承元件32、单向离合器及扭转减震器36、管状罩38和润滑剂40。第一传动构件30能够构造为联接以与从动设备12 (图1)的轴12a —起旋转。在提供的具体实例中,第一传动构件30呈大致杯形,其具有环形端壁50、圆周延伸的侧壁52以及第一和第二肩部54、56。该环形端壁50能够具有穿过其间形成的轴孔58,用于接收轴12a。环形端壁50能够抵靠于轴12a上形成的肩部12b,并且,如果需要,能够在肩部12b和环形端壁50之间布置间隔垫圈60。圆周延伸的侧壁52能够为能够远离环形端壁50地轴向延伸的大体管状的结构。该圆周延伸的侧壁52能够限定第一传动表面64,该第一传动表面64绕解耦器10的旋转轴线68圆周地延伸并且沿解耦器10的旋转轴线68轴向地延伸。在提供的具体实例中,第一传动表面64由在它的整个长度上恒定的半径限定(即,第一传动表面64形成为直圆柱体的外部圆柱表面),但应当理解,第一传动表面64可由不同的方式构造(例如,在它的整个或一部分长度上渐缩,以随着距环形端壁50的距离渐减而朝着旋转轴线68会聚,如图5中所示)。第一和第二肩部54和56能够以任何方便的位置彼此在轴向上间隔开。在提供的具体实例中,第一肩部54由形成于圆周延伸的侧壁52和环形端壁50中的凹部限定,而第二肩部56由圆周延伸的侧壁52的末端限定。然而,应当理解,可采用单个的肩部代替在提供的具体实例中描绘的两个肩部,并且/或者可不需要采用一个或多个专门形成的凹部。第二传动构件32能够包括传动结构70和保持器72,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讨论。传动结构70能够包括动力传递部74以及杯形结构76,杯形结构76能够限定第二传动表面84和环形端部构件86。动力传递部74能够构造为根据解耦器10正在被如何使用而将旋转输入接收到解耦器10或传递来自该解耦器10的旋转输出。在提供的具体实例中,动力传递部74构造为接合环形动力传递元件16 (图1)以将旋转动力从该环形动力传递元件16 (图1)输入至解耦器10。动力传递部74能够与第一传动构件30的整体或一部分在轴向上重叠。杯形结构76能够固定地联接至动力传递部74以使得第二传动表面84布置在动力传递部74和环形端部构件86之间。第二传动表面84能够由杯形结构76的内圆周表面限定,并且在提供的具体实例中,第二传动表面84由在它的整个长度上恒定的半径限定(即,第二传动表面84形成为直圆柱体的外部圆柱表面)。然而,应当理解,第二传动表面84可由不同的方式构造(例如,在它的整个或一部分长度上渐缩,以随着距环形端壁50的距离渐减而朝着旋转轴线68会聚,如图5中所示)。环形端部构件86能够朝着旋转轴向68径向向内延伸。轴承元件34能够在径向上布置在第一传动构件30与第二传动构件32之间以允许第一传动构件30与第二传动构件32之间的相对旋转。在提供的具体实例中,轴承元件34为装配至第一传动构件30的外圆周表面90和动力传递部74的内圆周表面的衬套,并且该衬套具有分别抵靠于第一和第二肩部54和56的肩部94和96,以将轴承兀件34保持在相对于第一传动构件30的期望的轴向定向处。虽然在此已将轴承元件34示出并描述为衬套,但应当理解,可以除了衬套之外附加地采用包括滚珠轴承和滚柱轴承在内的其他类型的轴承元件,或者采用这些其他类型的轴承元件代替该衬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沃伦·威廉斯约翰·R·安特恰克
申请(专利权)人:利滕斯汽车合伙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