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高效地清洗至医疗器具的细部,在实施了液体清洗工序(31)后实施臭氧气体清洗工序(3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具的清洗方法和能够很好地实施该方法的医疗器具的清洗装置,进一步详细而言,涉及对除去由蛋白质形成的污垢有效且杀菌力也优异的清洗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伴随着医院等医疗机构、检查机构中的检查数、治疗数的增加,在国内外报道了多起因检查、治疗引起的感染事故。这些感染例中的大部分被认为原因是由于未充分清洗消毒内窥镜、管状导管类、钳子类、剪刀类等医疗器具的缘故,要求确立完全防止与检查、治疗伴随的感染的方法。在专利文献I中,为了易于使附着于医疗器具的污垢脱落,在清洗工序之前设置预清洗工序。该预清洗工序是将医疗器具浸溃在含有蛋白质分解酶的清洗液中,并且搅拌清洗液的工序。根据该方法,通过在预清洗工序中将医疗器具浸溃在含有蛋白质分解酶的清洗液中,从而污垢在清洗工序中变得易于脱落,能够防止蛋白质作为清洗残余而原样附着于医疗器具。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0-17638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医疗器具的清洗方法需要大量清洗剂和清洗水。 另外,对于具有复杂形状的医疗器具、细管状医疗器具而言,清洗液可能无法达到结构细微的部分,蛋白质有可能会残留在该清洗液无法达到的部分。由于蛋白质会伴随着时间流逝而固定,所以即便进行进一步清洗也变得难以脱落。对此,如果延长清洗时间,虽清洗残余减少,但需要更多的清洗剂和清洗水,且处理时间本身也变长,效率差。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效率良好且能够清洗至医疗器具的细微部分的医疗器具的清洗方法和医疗器具的清洗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医疗器具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使臭氧气体与医疗器具接触而清洗医疗器具。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医疗器具清洗方法优选进一步包括用清洗液清洗医疗器具的液体清洗工序。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医疗器具清洗方法优选包括将在上述液体清洗工序中使用过的清洗液进行贮存的工序,将在上述贮水工序中贮存的清洗液在上述液体清洗工序中进行再利用。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医疗器具清洗方法优选进一步包括用臭氧气体填充上述贮水工序中的贮水罐内的工序。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医疗器具清洗方法优选进一步包括将臭氧气体与上述贮水罐内的清洗液混合的工序。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医疗器具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体清洗工序,用清洗液清洗医疗器具,和臭氧气体清洗工序,通过使臭氧气体与上述液体清洗工序中清洗过的医疗器具接触而清洗上述医疗器具。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医疗器具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臭氧气体清洗工序,通过使臭氧气体与医疗器具接触而清洗上述医疗器具,和液体清洗工序,用清洗液清洗上述臭氧气体清洗工序中清洗过的医疗器具。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医疗器具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臭氧气体产生部,使臭氧气体产生,和清洗部,利用上述臭氧气体来清洗上述医疗器具。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医疗器具清洗装置优选进一步具备控制上述臭氧气体的浓度的控制部。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医疗器具清洗装置优选进一步具备为了排出上述臭氧气体而进行处理的气体处理部。根据本专利技术,可实现能够效率良好且可靠地清洗至医疗器具的细部、且能够对感染的预防作出贡献的医疗器具的清洗方法和医疗器具的清洗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色以及优点可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和附图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I是医疗器具清洗装置的正面图。图2是医疗器具清洗装置的概略截面图。图3是表示医疗器具的清洗工序的图。图4是表示实施例和比较例的测定结果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用图I 图4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以下说明。应予说明,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设为表示相同部分或相当部分。图I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医疗器具清洗装置I的正面图。医疗器具清洗装置I具备导入用于产生臭氧气体的空气的吸气口 11,投入清洗的医疗器具的清洗槽用门12,被设置于清洗槽用门12且能够从外部确认医疗器具的清洗状况的窗13,进行保存液体清洗用清洗液的贮水罐的进出的贮水罐用门14,以及指示医疗器具清洗装置I的启动、停止、其它运转的操作面板15。图2是从横向观察医疗器具清洗装置I的概略截面图。医疗器具清洗装置I进一步具备臭氧产生单元16、清洗槽17、气体处理单元19、风扇21、加热器22以及贮水罐23。 臭氧产生单元16使用从吸气口 11导入的空气来产生臭氧气体。臭氧产生单元16与臭氧气体产生部对应。应予说明,除了从吸气口 11导入空气以外,还可以从氧气瓶等直接导入氧气。作为产生臭氧气体的方法,可以利用无声放电法、电解法、光反应法、高频电解法、固体高分子电解法等各种方法。在臭氧产生单元16中设有控制臭氧气体浓度的浓度计(未图示),以成为适于处理的臭氧气体浓度的方式进行控制。清洗槽17是放入清洗的医疗器具的单元。清洗槽17与清洗部对应。就清洗槽17 而言,为了还易于清洗如被用于医疗的钳子类、剪刀类那样小形状的医疗器具,可以像通常的餐具清洗机内部那样使内壁成为凹凸形状,或者可以形成为使用了网眼状篮之类的装置的结构。清洗槽17与臭氧产生单元16连接,将由臭氧产生单元16产生的臭氧气体送入清洗槽17来清洗医疗器具。在清洗槽17中设有控制臭氧气体浓度的浓度计(未图示)、控制温度的温度控制计(未图示)。浓度计与控制部对应。另外,清洗槽17与对在液体清洗中使用的水进行供给的供水口 18连接。气体处理单元19将在医疗器具清洗中使用过的臭氧气体处理至对人体无害的浓度,并由排气口 20排出。气体处理单元19与气体处理部对应。在气体处理单元19中也设有浓度计(未图示),以不向外部排出对人体有害的浓度的臭氧气体的方式进行控制。风扇21与清洗槽17邻接地设置,通过风扇21的送风来使液体清洗后的医疗器具进行干燥。另外,加热器22将风扇21的送风加温而形成热风,效率良好地干燥医疗器具。贮水罐23是为了将在液体清洗工序中使用过的清洗液进行再利用而预先暂时保存的装置。在液体清洗工序中,在根据医疗器具的污垢程度,清洗液并没有受到严重污染而能够再利用时,将清洗液保存在该贮水罐23中,在下次清洗时利用。贮水罐23与清洗槽 17、臭氧产生单元16连接,将在清洗槽17中使用过的臭氧气体、或臭氧产生单元16中产生的臭氧气体填充至贮水罐23中或者将臭氧气体通入至清洗液并进行混合,从而防止细菌等菌在被保存于贮水罐23的清洗液中繁殖。在清洗和洗涤中变得不需要的清洗液从排水口 24排出。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中的医疗器具的清洗工序的一个例子。在投入工序30中,使用后的医疗器具被从医疗器具清洗装置I的清洗槽用门12投入至内部的清洗槽17。接下来,在液体清洗工序31中,用溶解有医用清洗剂、碱性清洗剂等的液体进行清洗。清洗剂可以与在投入工序30中被投入的医疗器具一起通过手动投入,也可以在医疗器具清洗装置I的内部,将清洗剂以预先集中清洗剂的方式进行保存,在液体清洗时自动投入清洗剂。在液体清洗工序31中,将清洗剂溶解在由供水口 18供给的水中,用清洗喷嘴(未图示)喷淋医疗器具进行清洗。或者,可以是将医疗器具浸溃在由供水口 18供给的在水中溶解有清洗剂的液体中,搅拌溶液而进行清洗的方法等。应予说明,清洗液优选为温水。在此,如上所述,在被清洗的医疗器具的污垢少的情况下,可以将在液体清洗工序 31中使用过的清洗液进行再利用。将使用过的清洗液预先暂时保存在用于再利用的贮水罐23中,并在下次清洗中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弘明,方志教和,田村孔一,南朴木孝至,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