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5249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通讯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手机移动终端。该手机移动终端,包括手机以及蓝牙耳机;手机包括:手机电池,送电线圈,手机控制电路,手机控制电路连接于手机电池以及送电线圈之间;蓝牙耳机包括:耳机电池,收电线圈,耳机控制电路,耳机控制电路连接于耳机电池以及收电线圈之间。该手机移动终端中,手机通过手机控制电路控制手机电池通过送电线圈向外辐射电磁能,蓝牙耳机通过耳机控制电路控制收电线圈接收手机的送电线圈向外辐射的电磁能并转换为电能存储于耳机电池。因此,该手机以及蓝牙耳机只需要为手机进行充电即可,而蓝牙耳机直接通过从手机进行充电、并不需要另外配备充电器,从而进一步方便了蓝牙耳机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通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目前,手机已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必备电子产品,人们通过手机进行上网、听音乐、看电影等娱乐,以及打电话、发短信等与他人进行沟通。蓝牙耳机的出现,使人们在打电话的时候可以腾出双手做其他事情,因此,蓝牙耳机进一步方便了人们对手机的使用。而现有技术中的蓝牙耳机一般通过配备的充电器进行充电;同时人们在出差、旅行等情况时,在携带了手机、蓝牙耳机、手机充电器之后,还需要携带蓝牙耳机充电器,在使用手机以及蓝牙耳机时,不但需要为手机进行充电,还需要为蓝牙耳机进行充电;由此,蓝牙耳机在方便人们使用手机的同时还存在充电不便的问题。此外,目前无线充电技术已应用于手机中。该无线充电技术于充电器以及手机分别设置有送电线圈以及收电线圈,充电器的送电线圈将充电器的电能转换为磁场能并向外辐射,手机的收电线圈接收充电器所辐射的磁场能并转换为电能存储。由电磁学知识可知, 该送电线圈以及收电线圈亦可作为收电线圈以及送电线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移动终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蓝牙耳机存在的充电不便的问题。由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机移动终端,包括手机以及蓝牙耳机;所述手机包括手机电池,将所述手机电池的电能转换为磁场能并向外辐射的送电线圈,控制所述手机电池通过所述送电线圈向外辐射电磁能的手机控制电路,所述手机控制电路连接于所述手机电池以及所述送电线圈之间;所述蓝牙耳机包括耳机电池,接收所述手机的送电线圈向外辐射的电磁能并转换为电能的收电线圈,控制所述收电线圈接收所述手机的送电线圈向外辐射的电磁能并转换为电能存储于所述耳机电池的耳机控制电路,所述耳机控制电路连接于所述耳机电池以及所述收电线圈之间。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还提供了一种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包括手机电池,将所述手机电池的电能转换为磁场能并向外辐射的送电线圈,控制所述手机电池通过所述送电线圈向外辐射电磁能的手机控制电路,所述手机控制电路连接于所述手机电池以及所述送电线圈之间。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还提供了一种蓝牙耳机,所述蓝牙耳机包括耳机电池,接收电磁能并转换为电能的收电线圈,控制所述收电线圈接收电磁能并转换为电能存储于所述耳机电池的耳机控制电路,所述耳机控制电路连接于所述耳机电池以及所述收电线圈之间。本专利技术提提供的手机移动终端,包括手机以及蓝牙耳机。所述手机通过手机控制电路控制所述手机电池通过所述送电线圈向外辐射电磁能,所述蓝牙耳机通过耳机控制电路控制所述收电线圈接收所述手机的送电线圈向外辐射的电磁能并转换为电能存储于所述耳机电池。因此,该手机以及蓝牙耳机只需要为手机进行充电即可,而蓝牙耳机直接通过从手机进行充电、并不需要另外配备充电器,从而进一步方便了蓝牙耳机的使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手机移动终端的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手机移动终端的原理框图。一种手机移动终端,包括手机I以及蓝牙耳机2 ;手机I包括手机电池11,将手机电池11的电能转换为磁场能并向外辐射的送电线圈13,控制手机电池11通过送电线圈13向外辐射电磁能的手机控制电路12,手机控制电路12连接于手机电池11以及送电线圈13之间;蓝牙耳机2包括耳机电池21,接收手机I的送电线圈13向外辐射的电磁能并转换为电能的收电线圈23,控制收电线圈23接收手机I的送电线圈13向外辐射的电磁能并转换为电能存储于耳机电池21的耳机控制电路22,耳机控制电路22连接于耳机电池21以及收电线圈23之间。手机控制电路12包括驱动电路121、手机控制芯片122、检测电路123 ;驱动电路 121的输入端以及输出端分别接手机电池11以及送电线圈13,检测电路123的第一端接送电线圈13,手机控制芯片122的第一控制端以及第二控制端分别接驱动电路121的受控端以及检测电路123的第二端。耳机控制电路22包括接收电路221,电压转换电路222,耳机控制芯片223 ;接收电路221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分别接收电线圈23以及电压转换电路222的第一端,电压转换电路222的第二端接耳机电池21,耳机控制芯片223的第一控制端以及第二控制端分别接接收电路221以及电压转换电路222的受控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手机移动终端的工作原理为当蓝牙耳机2需要充电时,蓝牙耳机2通过耳机控制芯片223输出请求充电信号通过接收电路221传输至收电线圈23,收电线圈23将该请求充电信号发送给手机I。手机I通过送电线圈13接收蓝牙耳机2发送的该请求充电信号,通过检测电路 123进行识别。识别后通过手机控制芯片122将驱动电路121打开,将手机电池11的直流电能经过驱动电路121逆变成交流电能并传输至送电线圈13,该送电线圈13即向外辐射电磁能。此时蓝牙耳机2的收电线圈23将接收到手机I向外辐射的电磁能并形成交流电能,该交流电通过接收电路221整流成直流电能,整流后的直流电能通过电压转换电路222 转换成需要的充电电压并对耳机电池21进行充电。蓝牙耳机2的耳机电池21在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耳机控制芯片223通过电压转·换电路222实时检测耳机电池21的电压。当检测到耳机电池21充满后,耳机控制芯片223 输出电池已充满信号通过接收电路221传输至收电线圈23,收电线圈23将该电池已充满信号发送给手机I。手机I通过送电线圈13接收蓝牙耳机2发送的该电池已充满信号,通过检测电路 123进行识别。识别后通过手机控制芯片122将驱动电路121关闭,停止对蓝牙耳机2充电。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手机。手机I包括手机电池11,将手机电池11的电能转换为磁场能并向外辐射的送电线圈13,控制手机电池11通过送电线圈13向外辐射电磁能的手机控制电路12,手机控制电路12连接于手机电池11以及送电线圈13之间。手机控制电路12包括驱动电路121、手机控制芯片122、检测电路123 ;驱动电路 121的输入端以及输出端分别接手机电池11以及送电线圈13,检测电路123的第一端接送电线圈13,手机控制芯片122的第一控制端以及第二控制端分别接驱动电路121的受控端以及检测电路123的第二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蓝牙耳机。蓝牙耳机2包括耳机电池21,接收电磁能并转换为电能的收电线圈23,控制收电线圈23接收电磁能并转换为电能存储于耳机电池21的耳机控制电路22,耳机控制电路22连接于耳机电池21以及收电线圈23之间。耳机控制电路22包括接收电路221,电压转换电路222,耳机控制芯片223 ;接收电路221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分别接收电线圈23以及电压转换电路222的第一端,电压转换电路222的第二端接耳机电池21,耳机控制芯片223的第一控制端以及第二控制端分别接接收电路221以及电压转换电路222的受控端。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提供的手机移动终端,所述手机I通过手机控制电路12控制所述手机电池11通过所述送电线圈13向外辐射电磁能,所述蓝牙耳机2通过耳机控制电路223控制所述收电线圈23接收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机移动终端,包括手机(1)以及蓝牙耳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1)包括:手机电池(11),将所述手机电池(11)的电能转换为磁场能并向外辐射的送电线圈(13),控制所述手机电池(11)通过所述送电线圈(13)向外辐射电磁能的手机控制电路(12),所述手机控制电路(12)连接于所述手机电池(11)以及所述送电线圈(13)之间;所述蓝牙耳机(2)包括:耳机电池(21),接收所述手机(1)的送电线圈(13)向外辐射的电磁能并转换为电能的收电线圈(23),控制所述收电线圈(23)接收所述手机(1)的送电线圈(13)向外辐射的电磁能并转换为电能存储于所述耳机电池(21)的耳机控制电路(22),所述耳机控制电路(22)连接于所述耳机电池(21)以及所述收电线圈(23)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