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鉴别6号溶剂油和120号溶剂油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51953 阅读:5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提供了一种鉴别胶黏剂中6号溶剂油和120号溶剂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测样品加入到盛有乙醇的锥形瓶中;2、将锥形瓶放置在多用振荡器中,震荡后使用微孔滤膜过滤,将得到的滤液作为待测液;3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试待测液,根据色谱峰与质谱图鉴别6号溶剂油和120号溶剂油。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鉴别出胶黏剂中是否含有6号溶剂油和120号溶剂油,为生产研发型企业有一定的技术指导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理化分析、化工材料领域,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6号溶剂油是各种低级烷烃的混合物,主要为己烷和少量芳烃等,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工业己烷类似的性质。能与除蓖麻油以外的多数液态油脂混溶,可溶解低级脂肪酸。120号溶剂油也是各种低级烷烃的混合物,主要为庚烷和少量芳烃等,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6号溶剂油和120号溶剂油的馏程不一样,挥发速度不一样,6号溶剂油相比120号溶剂油挥发速度快。在胶黏剂中使用不同的溶剂油,胶黏剂的干燥速度是不一样的,从而影响了胶黏剂的初粘性等。因此,如何鉴别胶黏剂中6号溶剂油和120号溶剂油为生产研发型企业有一定的技术指导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鉴别胶黏剂中6号溶剂油和120号溶剂油,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GCMS鉴别6号溶剂油和120号溶剂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测样品加入到盛有乙醇的锥形瓶中; 2、将锥形瓶放置在多用振荡器中,震荡后使用微孔滤膜过滤,将得到的滤液作为待测液; 3、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试待测液,根据色谱峰与质谱图鉴别鉴别6号溶剂油和120号溶剂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I中的溶液加入适量的无水硫酸钠。在时间1. 5min-2.1min上有峰的待测液中含有6号溶剂油;在时间2. lmin-2. 6min上有峰的待测液中含有120号溶剂油;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3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测试条件为 色谱柱DB-5MS ; 色谱柱温度45°C保持5min,然后以5°C /min程序升温到100°C,再以15°C /min升温到 240°C,再以 250C /min 升温到 300。。,保持 5min ; 载气氦气(>99. 999%); 进样口温度280°C 进样量luL ;进样方式分流进样;柱流量0. 8-2. OmL/min ; 离子化方式EI ; 电子轰击源70eV ; 四极杆温度150°C ; 离子源温度230°C ; GC-MS 接口温度280°C ; 质量扫描范围29-450。本专利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鉴别出胶黏剂中是否含有6号溶剂油和120号溶剂油,为生产研发型企业有一定的技术指导意义。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I的胶粘剂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得到的图谱。 图2为实施例2的胶粘剂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得到的图谱。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理化分析、化工材料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 定。实施例I 本实施例对上海胶中心厂的胶黏剂,对其中是否使用6号溶剂油和120号溶剂油进行分析鉴别,具体检测步骤如下 1、将待测样品加入到盛有乙醇的锥形瓶中; 2、将锥形瓶放置在多用振荡器中,震荡后使用微孔滤膜过滤,将得到的滤液作为待测液; 3、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试待测液,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测试条件为 色谱柱DB-5MS ; 色谱柱温度45°C保持5min,然后以5°C /min程序升温到100°C,再以15°C /min升温到 240°C,再以 250C /min 升温到 300。。,保持 5min ; 载气氦气(>99. 999%); 进样口温度280°C 进样量luL ; 进样方式分流进样;柱流量0. 8-2. OmL/min ; 离子化方式EI ; 电子轰击源70eV ; 四极杆温度150°C ; 离子源温度230°C ; GC-MS 接 口温度280°C ; 质量扫描范围29-450。如图1所示,在时间1. 5min-2.1min上有峰的,该胶黏剂中含有6号溶剂油。实施例2 本实施例对某样品胶黏剂,对其中是否使用6号溶剂油和120号溶剂油进行分析鉴别,具体检测步骤如下 1、将待测样品加入到盛有乙醇的锥形瓶中; 2、将锥形瓶放置在多用振荡器中,震荡后使用微孔滤膜过滤,将得到的滤液作为待测液; 3、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试待测液,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测试条件为 色谱柱DB-5MS ; 色谱柱温度45°C保持5min,然后以5°C /min程序升温到100°C,再以15°C /min升温到 240°C,再以 250C /min 升温到 300。。,保持 5min ; 载气氦气(>99. 999%); 进样口温度280°C 进样量luL ; 进样方式分流进样; 柱流量0. 8-2. OmL/min ; 离子化方式EI ; 电子轰击源70eV ; 四极杆温度150°C ; 离子源温度230°C ; GC-MS 接 口温度280°C ; 质量扫描范围29-450。如图2所示,在时间2. lmin-2. 6min上有峰的待测液中含有120号溶剂油。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 ,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测样品加入到盛有乙醇的锥形瓶中; (2)、将所得到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无水硫酸钠; (3)、将锥形瓶放置在多用振荡器中,震荡后使用微孔滤膜过滤,将得到的滤液作为待测液; (4)、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试待测液,根据色谱峰与质谱图鉴别6号溶剂油和120号溶剂油,在时间1.5min-2. Imin上有峰的待测液中含有6号溶剂油;在时间.2.lmin-2. 6min上有峰的待测液中含有120号溶剂油; 所述步骤(4)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测试条件为 色谱柱DB-5MS ; 色谱柱温度45°C保持5min,然后以5°C /min程序升温到100°C,再以15°C /min升温到 240°C,再以 250C /min 升温到 300。。,保持 5min ; 载气氦气(>99. 999%); 进样口温度280°C ; 进样量luL ; 进样方式分流进样; 柱流量0. 8-2. OmL/min ; 离子化方式EI ; 电子轰击源70eV ; 四极杆温度150°C ; 离子源温度230°C ; GC-MS 接口温度280°C ; 质量扫描范围29-45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方法提供了一种鉴别胶黏剂中6号溶剂油和120号溶剂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测样品加入到盛有乙醇的锥形瓶中;2、将锥形瓶放置在多用振荡器中,震荡后使用微孔滤膜过滤,将得到的滤液作为待测液;3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试待测液,根据色谱峰与质谱图鉴别6号溶剂油和120号溶剂油。本专利技术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鉴别出胶黏剂中是否含有6号溶剂油和120号溶剂油,为生产研发型企业有一定的技术指导意义。文档编号G01N30/02GK102980954SQ201210503389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日专利技术者贾梦虹, 侯小刚, 吴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鉴别6号溶剂油和120号溶剂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测样品加入到盛有乙醇的锥形瓶中;(2)、将所得到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无水硫酸钠;(3)、将锥形瓶放置在多用振荡器中,震荡后使用微孔滤膜过滤,将得到的滤液作为待测液;(4)、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试待测液,根据色谱峰与质谱图鉴别6号溶剂油和120号溶剂油,在时间1.5min?2.1min上有峰的待测液中含有6号溶剂油;在时间2.1min?2.6min上有峰的待测液中含有120号溶剂油;所述步骤(4)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测试条件为:色谱柱:DB?5MS;色谱柱温度:45℃保持5min,然后以5℃/min程序升温到100℃,再以15℃/min升温到240℃,再以25℃/min升温到300℃,保持5min;载气:氦气(>99.999%);进样口温度:280℃;进样量:1uL;进样方式:分流进样;柱流量:0.8?2.0mL/min?;离子化方式:EI;电子轰击源:70eV;四极杆温度:150℃;离子源温度:230℃?;GC?MS接口温度:280℃?;质量扫描范围:29?45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梦虹侯小刚吴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谱化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