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分时控制功能的电磁炉具架构及其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51215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6:55
一种具有分时控制功能的电磁炉具架构及其操作方法,为包含多个开关单元、一控制器单元以及多个炉具单元。该控制器单元为电性连接该些开关单元,以对每一该开关单元提供导通与截止控制。每一该炉具单元为对应两个该开关单元且与该两个开关单元电性连接。其中,该控制器单元为对与工作状态中的炉具单元所邻接的开关单元,提供切换控制;而对未与工作状态中的炉具单元所邻接的开关单元,提供导通控制,以对该些炉具单元的工作顺序提供分时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为有关一种电磁炉具架构及其操作方法,尤指一种具分时控制功能的电磁炉具架构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由电力电子电路组成的电磁炉(induction cooker)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透过不同频率的交流电源产生交变磁场,再因磁力线切割于锅具上产生感应电流,所产生的感应电流会因锅具内部的电阻耗损而转换为热能,因此达到加热的目的。由于具有热效率高、使用方便、无烟熏、无煤气污染、安全卫生…等优点,非常适合现代家庭使用。对于多电磁炉具的应用,由于使用炉具数量增加,相对地,每一电磁炉具的转换电路所需要使用的开关组件也随的增加。如此,多电磁炉具为工作状态时,不仅控制电路更为复杂外,也将造成更多开关组件的耗能。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利用对开关单元提供工作周期(duty cycle)比例的控制,以实现具有分时控制(time-sharingcontrol)功能的电磁炉具架构,借此简化控制电路并且降低开关组件数量所造成的耗能,乃为本案创作人所欲行克服并加以解决的一大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分时控制功能的电磁炉具架构,以克服已知技术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分时控制功能的电磁炉具架构,包含多个开关单元、一控制器单元以及多个炉具单元。该控制器单元为电性连接该些开关单元,以对每一该开关单元提供导通与截止控制。每一该炉具单元为对应两个该开关单元且与该两个开关单元电性连接。其中,该控制器单元为对与工作状态中的炉具单元所邻接的开关单元,提供切换控制;而对未与工作状态中的炉具单元所邻接的开关单元,提供导通控制,以对该些炉具单元的工作顺序提供分时控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分时控制功能的电磁炉具架构的操作方法,以克服已知技术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分时控制功能的电磁炉具架构的操作方法,为包含下列步骤(a)提供多个开关单元;(b)提供多个炉具单元;(C)提供一控制器单元;以及(d)该控制器单元为对与工作状态中的炉具单元所邻接的开关单元,提供切换控制;而对未与工作状态中的炉具单元所邻接的开关单元,提供导通控制,以对该些炉具单元的工作顺序提供分时控制。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当可由此得一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者。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A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分时控制功能的电磁炉具架构第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图IB为本专利技术电磁炉具架构第一实施例的分时控制的时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分时控制功能的电磁炉具架构第二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电磁炉具架构第二实施例的分时控制的时序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分时控制功能的电磁炉具架构第三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电磁炉具架构第三实施例的分时控制的时序图; 图4A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分时控制功能的电磁炉具架构第四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图4B为本专利技术电磁炉具架构第四实施例的分时控制的时序图;图5A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分时控制功能的电磁炉具架构第五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图5B为本专利技术电磁炉具架构第五实施例的分时控制的时序图;图6A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分时控制功能的电磁炉具架构第六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图6B为本专利技术电磁炉具架构第六实施例的分时控制的时序图;图7A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分时控制功能的电磁炉具架构第七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图7B为本专利技术电磁炉具架构第七实施例的分时控制的时序图;及图8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分时控制功能的电磁炉具架构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附图标识Vin输入电压Sll S71第一开关单元S12 S72 第二开关单元S13 S53 第三开关单元S14 S54 第四开关单元S25 S45 第五开关单元S26 S26 第六开关单元G61 G71第一辅助开关单元G62 G72 第二辅助开关单元G63 G73 第三辅助开关单元G64 G74 第四辅助开关单元Lll L71第一炉具单元L12 L72 第二炉具单元L13 L73 第三炉具单元L14 L74 第四炉具单元Ucl Uc7 控制器单元D31第一二极管单元D32第二二极管单元D33第三二极管单元D34第三二极管单元S11’ S71’第一控制信号S12’ S72’第二控制信号S13’ S53’第三控制信号S14’ S54’第四控制信号S25’ S45’第五控制信号 S26’ S26’第六控制信号G61’ G71’第一辅助控制信号G62’ G72’第二辅助控制信号G63’ G73’第三辅助控制信号G64’ G74’第四辅助控制信号til t71 第一时间tl2 t72 第二时间tl3 t73 第三时间t24 t74 第四时间t65 t75 第五时间SlOO S500 步骤具体实施例方式兹有关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详细说明,配合附图说明如下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分时控制功能的电磁炉具架构,为透过一交流电源供电。该电磁炉具架构为包含多个开关单元、一控制器单元以及多个开关单元。该控制器单元为电性连接该些开关单元,以对每一该开关单元提供导通与截止控制。每一该炉具单元为对应两个该开关单元且与该两个开关单元电性连接。其中,该控制器单元为对与工作状态中的炉具单元所邻接的开关单元,提供切换控制;而对未与工作状态中的炉具单元所邻接的开关单元,提供导通控制,以对该些炉具单元的工作顺序提供分时控制。至于该具有分时控制功能的电磁炉具架构的操作将以不同实施例为例加以说明。请参见图1A,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分时控制功能的电磁炉具架构第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电磁炉具架构为主要包含二个炉具单元L11,L12(亦即为一第一炉具单元Lll与一第二炉具单元L12)、四个开关单元Sll S14(亦即为一第一开关单元S11、一第二开关单元S12、一第三开关单元S13以及一第四开关单元S14)以及一控制器单元Ucl。其中,每一该开关单元为一功率晶体管开关,可为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MOSFET)、一双载子接面晶体管(BJT)或一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但不以此为限。该第一开关单元Sll为电性连接该第二开关单元S12,并且,再与该第一炉具单元Lll电性连接。此外,该第三开关单元S13为电性连接该第四开关单元S14,并且,再与该第二炉具单元L12电性连接。该控制器单元Ucl为透过对与工作状态中的炉具单元所邻接的该两对应开关单元,提供信号准位互补式切换控制,而对未与工作状态中的炉具单元所邻接的开关单元,提供导通控制,以达到对该第一炉具单元Lll与该第二炉具单元L12提供一分时控制。至于该分时控制的详细操作,配合参见图1B,为本专利技术电磁炉具架构第一实施例的分时控制的时序图。该控制器单元Ucl为产生一第一控制信号S11’、一第二控制信号S12’、一第三控制信号S13’以及一第四控制信号S14’,以分别控制该第一开关单元S11、该第二开关单元S12、该第三开关单元S13以及该第四开关单元S14的导通与截止。配合分时控制的时序图为例说明,假设要控制该第一炉具单元Lll与该第二炉具单元L12的输出功率分别为800瓦与400瓦,此时,在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分时控制功能的电磁炉具架构,包含:多个开关单元;一控制器单元,为电性连接该些开关单元,以对每一该开关单元提供导通与截止的控制;及多个炉具单元,每一该炉具单元为对应两个该开关单元且与该两个开关单元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单元为对与工作状态中的炉具单元所邻接的开关单元,提供切换控制;而对未与工作状态中的炉具单元所邻接的开关单元,提供导通控制,以对该些炉具单元的工作顺序提供分时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逸岚侯铭凯卓正贤陈盈源张荣泽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