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波炉的控制旋钮,包括尾部与译码器连接的旋钮、允许所述的旋钮自其中心伸出的内圈和套设在内圈外部的外圈,所述的外圈匹配地嵌设在前面板的通孔中,同时所述的内圈与微波炉壳体前面板可旋转固定连接并将外圈夹持定位。本发明专利技术双层内圈外圈相互嵌套的结构设计,即使旋钮偏心转动时,内圈可以随旋钮一起相对外圈转动,避免转动困难不良,并减小噪音;同时内圈和外圈的分开设计,便于分开进行表面处理,提高感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波炉的控制旋钮安装结构,尤其是关于将控制旋钮安装在控制面板上,同时可以防止控制旋钮上产生划痕并且能有效避免转动困难、降低噪音的微波炉控制旋钮。
技术介绍
一般讲来,微波炉是以接通电源,利用产生的微波作用而方便的烹调食物的机器。特别是最近除了磁控管外,还设置了发热器等加热源,出现了多种料理方法,即,循环利用发热器中产生的热量而进行料理方法,或控制加热器的位置而进行料理的方法等。 一般现有技术的微波炉的控制旋钮安装装置如图I所示,在微波炉炉门侧面的控制面板2上设置了可以转动的控制旋钮4。控制旋钮4可贯穿控制面板2的安装孔转动。控制旋钮4的后端通过轴8a与译码器8相连。使用者可以通过转动控制旋钮4设定微波炉的加热时间等控制条件。译码器8设置在微波炉的控制基板6上,将控制旋钮4的转动信号传递给控制基板6。上述结构的控制旋钮4只是简单地贯穿装配孔2a,与译码器8连接。因此,有时会发生控制旋钮4偏离中心设置的情况。如果控制旋钮4偏离装配孔2a正中心安装,则外观上不美观。图I的放大图中所述控制旋钮4向下偏离设置,这样设置会使控制旋钮4的上端和装配孔2a之间产生间隙,使控制旋钮4的下端与装配孔2a的下端相接。在这样的状态下,转动所述控制旋钮4时,控制旋钮4的与装配孔2a内边缘相接的部分会产生划痕,长时间使用时产品的外观质量下降,影响产品的信誉度。作为一种改进,中国专利03104689. 4公开了一种微波炉的控制旋钮支持装置,包括在微波炉前面的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形成的圆形装配孔、控制旋钮,在控制面板上形成的圆形装配孔的内边缘向后延伸形成内边缘法兰部,在控制旋钮的后侧扩散延伸形成延伸部,在延伸部的前方延伸形成前方延伸部,内边缘法兰部压入于前方延伸部的内侧。中国专利02124228. 3公开了一种微波炉的转动旋钮安装结构,由控制面板和转动旋钮构成,控制面板设置在微波炉机械室的前方构成微波炉前面部,而由其后方延长部形成开口的孔。转动旋钮穿过控制面板的孔安装在控制面板上,在转动旋钮的后端部形成有以放射状延长的凸沿部;在凸沿部的外侧端部往前方延长形成前方延长部;控制面板的后方延长部和转动旋钮之间的缝隙往前方开启。但是,上述两种结构仍不能解决偏心状态转动时,旋钮容易与周围的控制面板摩擦,导致转动困难,甚至并伴有噪音之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效避免转动困难设置引发转动噪音并破坏控制面板的旋钮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波炉的控制旋钮,包括尾部与译码器连接的旋钮、允许所述的旋钮自其中心伸出的内圈和套设在内圈外部的外圈,所述的外圈匹配地嵌设在前面板的通孔中,同时所述的内圈与微波炉壳体前面板可旋转固定连接并将外圈夹持定位。优选地,所述的内圈外端端部向外弯折形成有可将外圈限位夹持的凸缘;所述的内圈内端沿其轴向向前延伸形成至少两个固定爪,在固定爪的外部形成楔形固定台,固定爪可将固定台送到前面板后部并与之钩合限位;所述的外圈为圆筒形结构,在其外端端部向外弯折并延伸地形成凸缘以实现其端部与前面板外侧的限位。优选地,所述的前面板包括构成微波炉控制室壳体41和设置在壳体前表面的装饰板42。 优选地,在所述的外圈的外端部内侧形成有与所述的凸缘23匹配的圆筒形配合腔,在配合腔与圆筒形主体交接处形成有支撑环台32,所述的配合腔可将内圈的凸缘容纳其内并由支撑环台32对内圈的凸缘进行限位,以有效提高内圈和外圈嵌合连接的过渡效果,同时这种曲折结构还能避免内壁灯光的外泄,提高产品使用感受。优选地,所述的内圈固定爪与所述的内圈内端的内壁固定连接并沿轴向向前延伸,所述的内圈外端部向内凸出地形成有内支撑环,所述的壳体向内凹陷地形成有与装饰板通孔相同的容纳腔,在所述的容纳腔内底面中心处开设可允许固定爪穿过并钩合固定的圆形通孔。本专利技术双层内圈外圈相互嵌套的结构设计,即使旋钮偏心转动时,内圈可以随旋钮一起相对外圈转动,避免转动困难不良,并减小噪音;同时内圈和外圈的分开设计,便于分开进行表面处理,提高感观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的控制旋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旋钮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控制旋钮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控制旋钮后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内圈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圈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2-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旋钮包括端部可自控制面板前面板通孔中伸出来的旋钮10和嵌设在控制面板前面板上的内圈20和外圈30,所述的内圈20为圆筒形结构,其筒壁内端沿其轴向向前延伸形成三个对称分布的固定爪21,在固定爪21的外部形成楔形固定台22,而在所述的内圈外端端部向外弯折形成凸缘23。其中,所述的内端和外端是指装配之后的位置,内端靠近旋钮的译码器,而外端暴露于微波炉前侧面上可为操作者所感知。所述的外圈30为内径稍大于所述的内圈外径的圆筒形结构,在其外端端部向外弯折并延伸地形成凸缘31,同时在所述的圆筒形外端部内侧形成有内径稍大于所述的凸缘23的外直径的圆筒形配合腔,在配合腔与圆筒形主体交接处形成有支撑环台32,即所述的配合腔可将内圈的凸缘容纳其内并由支撑环台32对内圈的凸缘23进行限位,完成两者之间的装配。所述的控制 面板包括构成微波炉控制室壳体41和设置在壳体前表面的装饰板42,所述的装饰板由亚克力或者其他材料制成,以提升微波炉的前部外观效果。在所述的微波炉控制室壳体和装饰板上对应地开设有圆形通孔,在通孔后部固定设置有基板(图中未示出),旋钮10可贯穿所述的圆形通孔且后端通过轴与译码器相连,使用者通过转动旋钮10可以设定微波炉的加热时间等控制条件。其中装饰板42的圆形通孔的内径与外圈30外径相匹配以使外圈可嵌入其内并可发生相对转动,所述的外圈匹配地嵌入装饰板的通孔内并且外端的凸缘23与装饰板相接触限位。其中所述的壳体开设的圆形通孔与装饰板上开设的通孔同轴开设但是装饰板上通孔的直径小于壳体开设的通孔的直径,而壳体开设的通孔的内径与内圈20固定爪21的外径相匹配。在具体装配时,首先将微波炉壳体前表面设置装饰板,然后将外圈对应地嵌设在装饰板的圆形通孔内,使其外端的凸缘23与装饰板外表面相接触限位,然后将内圈自外侧插入所述的内圈中并使内圈的固定爪穿过壳体上的圆形通孔伸到壳体背部并使楔形固定台与壳体通孔的背部边缘相钩持限位,此时内圈的凸缘正好嵌入在外圈的配合腔内并和支撑环台相接触,即完成将内圈和外圈的可旋转地固定连接。最后将旋钮自内部从内圈中穿出即完成控制旋钮部件的安装。进一步地,为提高内圈自外圈插入时的流畅性,所述的内圈固定爪与所述的内圈内端的内壁固定连接并沿轴向向前延伸,这样楔形固定台的高度基本与内圈的外壁持平或者仅稍高,可以更简化安装,避免安装时固定爪因形变过大发生断裂等情况,同时在内圈的外端内侧向内凸出地形成有内定位环24,所述的内定位环与固定爪将旋钮的前后两端定位夹持,保证旋钮位于内圈中心处,提高其固定效果。更进一步地,为提高内圈与旋钮的接触面积,提高内圈对旋钮的引导性,所述的壳体向内凹陷地形成有与装饰板通孔相同的容纳腔,在所述的腔体内底面中心处开设可允许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波炉的控制旋钮,其特征在于:包括尾部与译码器连接的旋钮、允许所述的旋钮自其中心伸出的内圈和套设在内圈外部的外圈,所述的外圈匹配地嵌设在前面板的通孔中,同时所述的内圈与微波炉壳体前面板可旋转固定连接并将外圈夹持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红涛,宋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