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的壳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有该壳体的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51164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照明装置的壳体,其具有彼此利用各自的接触面装配在一起并形成装配腔(14)的上壳体部分(1)和下壳体部分(2),其中,上壳体部分(1)和下壳体部分(2)的各自的接触面上分别形成有第一沟槽(3)和第二沟槽(4),并且第一沟槽(3)和第二沟槽(4)共同构成环绕装配腔(14)的填充通道(5),其中,在填充通道(5)中填充有可凝固的液态的灌封胶(16)。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类型的壳体的照明装置,以及一种用于上述类型的照明装置的壳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照明装置的壳体及其制造方法。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类型的壳体的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在夜间出行参见各种活动。因此,对街道进行良好的照明变得越来越重要。此外,随着LED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LED作为光源应用在对街道进行照明的街灯中。然而,由于街灯应用在户外环境中,这就要求街灯的壳体具有良好的防水、防尘性能。在现有技术中,街灯的壳体通常由上壳体部分和下壳体部分构成,这两个壳体部分扣合在一起,并在其中形成容纳LED发光组件的空腔,其中一个壳体部分具有透光罩。为了对壳体进行密封,在上壳体部分和下壳体部分彼此抵靠的结合面上布置通常由橡胶制成密封圈。这种类型的壳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尘和防水。但是,由于两个壳体部分是扣合在一起的或者是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一起的,密封圈在壳体部分之间的不同位置上受到的挤压程度是不一致的,有的地方可能夹持的较紧,有的地方可能夹持的较松弛。在夹持较松弛的地方就有可能出现密封效果不佳的状况,水和灰尘就有可能从该位置进入到壳体内部,从而造成内部的LED发光组件受损的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照明装置的壳体。该壳体能够提供极佳的防水性能,并且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类型的壳体的照明装置以及用于上述类型的壳体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通过一种用于照明装置的壳体由此实现,即该壳体具有彼此装配在一起并形成装配腔的上壳体部分和下壳体部分,其中,上壳体部分和下壳体部分的接触面上分别形成有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共同构成环绕装配腔的填充通道,其中,在填充通道中填充有可凝固的液态的灌封胶,以形成密封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案中,通过提高制造精度来确保两个壳体部分的接触面之间的紧密配合,从而确保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形成的填充通道具有足够的抗泄漏性能,这是因为,在填充通道中需要灌注液态的灌封胶,这样灌封胶就不会轻易地从两个壳体部分的接触面之间流出。同时,在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案中,不论两个沟槽构成的填充通道形状多么的不规则,液态的灌封胶都能够完全地灌注到填充通道的任何区域,并且在壳体受到不均匀的外力的情况下,不会出现因受力变形并导致失去密封的情况。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壳体提供了极佳的密封性能。优选的是,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分别迷宫式地延伸,以构成迷宫式的填充通道。迷宫式的填充通道进一步增大了水进入到壳体内部的难度,从而提高了壳体的防水性能。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灌封胶由环氧树脂、硅橡胶或者聚氨酯制成。当然,灌封胶也可以通过其他的适合作为防水密封材料的液态灌封材料制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提出,上壳体部分或下壳体部分上形成有通入到填充通道中的注入孔和排气孔。在将上下壳体部分扣合在一起之后,在接触面之间形成了相对密封的填充通道。因此,在通过注入孔填充灌封胶时,在填充通道中的气体可能会阻碍灌封胶的填充,因此增加一个排气孔会使灌注过程更加顺利,并能够有效地避免在填充通道中产生对密封效果有消极影响的气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提出,上壳体部分和下壳体部分中的一个设计具有透光罩,并且上壳体部分和下壳体部分中的另一个设计成具有多个散热片的散热器。将一个壳体部分设计成散热器能够有效地减少壳体的部件数量,降低成本,通过壳体的一部分同时作为散热器使用,这也有效地缩短了在发光组件与散热器之间的导热路径的长度,减低了热阻,提高了散热性能,进而提高了发光组件,尤其是LED发光组件的发光效率。优选的是,透光罩由玻璃或者塑料制成。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上壳体部分和下壳体部分彼此粘合或焊接在一起。由于在填充通道中已经填充了灌封胶,该灌封胶在凝固之后能够有效地填充到填充通道的各个角落中,因此无需再像现有技术中那样,需要通过螺栓来使两个壳体部分夹紧,进而夹紧在两个壳体部分之间的密封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壳体有效地减少了部件的数量。同时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壳体并未使用螺栓,从而不会出现在现有技术中的螺栓的安装位置上出现的、导致密封件变形的应力集中点。优选地的是,上壳体部分和下壳体部分中的一个设计具有至少一个卡钩并且上壳体部分和下壳体部分中的另一个设计具有能使卡钩啮合到其中的至少一个卡槽。这种简单的卡扣连接实现了上壳体部分和下壳体部分的简单的组合和分离。从而在壳体中的发光组件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能够简单地将卡钩从卡槽中退出来实现壳体的开启,并在维修之后再次将卡钩卡入到卡槽中,实现上下壳体部分的再次扣合,并在填充灌封胶之后形成完美的密封壳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通过一种用于照明装置的壳体的制造方法由此实现,即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具有上壳体部分和下壳体部分;b)在上壳体部分和下壳体部分的接触面上分别形成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c)在上壳体部分或下壳体部分上形成注入孔和排气孔;d)将上壳体部分和下壳体部分扣合在一起,并且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形成填充通道;e)通过注入孔向填充通道中注入液态的灌封胶;f)灌封胶凝固,形成密封结构。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造的壳体结构更加简单,密封性能更加良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提出,在所述步骤a)中,上壳体部分和下壳体部分中的一个设计成具有透光罩,并且上壳体部分和下壳体部分中的另一个设计成带有多个散热片的散热器。将一个壳体部分设计成散热器能够有效地减少壳体的部件数量,降低成本,通过壳体的一部分同时作为散热器使用,这也有效地缩短了在发光组件与散热器之间的导热路径的长度,减低了热阻,提高了散热性能,进而提高了发光组件,尤其是LED发光组件的发光效率。优选的是,在步骤d)中,将上壳体部分和下壳体部分彼此粘合或焊接在一起。这有效地减少了部件的数量。同时由于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并未使用螺栓,从而不会出现在现有技术中的螺栓的安装位置上出现的、导致密封件变形的应力集中点。进一步优选的是,在步骤d)中,在上壳体部分和下壳体部分中的一个上提供至少一个卡钩并且上壳体部分和下壳体部分中的另一个上提供能使卡钩啮合到其中的至少一个卡槽。这种简单的卡扣连接实现了上壳体部分和下壳体部分的简单的组合和分离。从而在壳体中的发光组件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能够简单地将卡钩从卡槽中退出来实现壳体的开启,并在维修之后再次将卡钩卡入到卡槽中,实现上下壳体部分的再次扣合,并在填充灌封胶之后,再次形成完美的密封壳体。本专利技术的最后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类型的壳体的照明装置,在该照明装置的壳体的装配腔中设置有LED发光组件。该照明装置提供了极佳的防水性能,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优选的是,在壳体的装配腔中还设置有反射器阵列,LED发光组件的每个LED芯片都对应于反射器阵列的一个反射器元件,这有利于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对LED芯片的光线进行单独的调整,从而实现不同的光学性能。附图说明附图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帮助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这些附解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图中示出图I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壳体的上壳体部分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壳体的下壳体部分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壳体在组合完毕的状态下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壳体的截面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照明装置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彼此利用各自的接触面装配在一起并形成装配腔(14)的上壳体部分(1)和下壳体部分(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部分(1)和所述下壳体部分(2)的各自的所述接触面上分别形成有第一沟槽(3)和第二沟槽(4),所述第一沟槽(3)和所述第二沟槽(4)共同构成环绕所述装配腔(14)的填充通道(5),其中,在所述填充通道(5)中填充有可凝固的液态的灌封胶(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源源袁海平冯耀军何玉宝
申请(专利权)人:欧司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