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化工回用循环冷却水的化学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47511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煤化工回用循环冷却水的化学处理方法,药剂由复合阻垢缓蚀剂由聚环氧琥珀酸9-11份、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18-22份、双1,6亚己基三胺五亚甲基膦酸19-21份、阻垢分散剂25-35份、苯骈三氮唑1-3份,去离子水9-28份组成;先将聚环氧琥珀酸加入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中,置于容器内,混合均匀,依次加入双1,6亚己基三胺五亚甲基膦酸、阻垢分散剂、去离子水,搅拌25-35分钟,保持温度在20-35℃,然后加入苯骈三氮唑,继续搅拌30-60分钟,保持温度在20-35℃,即得复合阻垢缓蚀剂;复合阻垢缓蚀剂的投加量10mg/L,以补中水为基准,控制循环水总磷在4-7mg/L,浓缩倍率控制在5.0-6.0倍。该方法还包括杀菌除藻处理,循环水的优化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的处理技术,尤其适宜煤化工废水制中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的化学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煤化工用水量大,其排放的污水特点为废水水量大,水质复杂,悬浮物含量高,可生化性能差,毒性大。废水经深度处理后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对系统最大的潜在危害在于煤化工废水深度处理过程中流程较长,受不可控因素影响较多,造成中水回用时水质波动频繁。当中水中有害离子含量较高时,随着循环水的不断浓缩,这些有害离子含量将成倍增加,系统腐蚀和结垢的潜在危险增大。中水是污水经生化处理后再进行回用的,这就不可避免地使水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再加之本身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中水是微生物繁殖的理想环境。中水进入循环水系统后也必然会带来微生物大量生长。微生物问题是中水回用后循环水系统的另一大潜在危险。信息检索披露①中国专利ZL 03139046. 3《城市中水作为工业循环冷却水的深度处理方法》的专利揭示城市中水作为工业循环冷却水补水的深度处理方法,侧重点在中水深度处理的工艺。②张怀滨、刘小溪对煤化工废水再生利用探讨对煤气化废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认为选择物化处理方法比价符合哈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化工回用循环冷却水的化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药剂以重量份数配制:复合阻垢缓蚀剂的制备:由聚环氧琥珀酸9?11份、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18?22份、双1,6亚己基三胺五亚甲基膦酸19?21份、阻垢分散剂25?35份、苯骈三氮唑1?3份,去离子水9?28份组成;先将聚环氧琥珀酸加入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中,置于容器内,混合均匀,依次加入双1,6亚己基三胺五亚甲基膦酸、阻垢分散剂、去离子水,搅拌25?35分钟,保持温度在20?35℃,然后加入苯骈三氮唑,继续搅拌30?60分钟,保持温度在20?35℃,即得复合阻垢缓蚀剂;其中阻垢分散剂的制备:由马来酸酐480?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化工回用循环冷却水的化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I药剂以重量份数配制 复合阻垢缓蚀剂的制备由聚环氧琥珀酸9-11份、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18-22份、双1,6亚己基三胺五亚甲基膦酸19-21份、阻垢分散剂25-35份、苯骈三氮唑1_3份,去离子水9-28份组成;先将聚环氧琥珀酸加入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中,置于容器内,混合均匀,依次加入双1,6亚己基三胺五亚甲基膦酸、阻垢分散剂、去离子水,搅拌25-35分钟,保持温度在20-35°C,然后加入苯骈三氮唑,继续搅拌30-60分钟,保持温度在20_35°C,即得复合阻垢缓蚀剂; 其中阻垢分散剂的制备由马来酸酐480-510份、磷酸二氢钠溶液200-230份、引发剂100-120份,去离子水290-310份、丙烯酸178-185份组成;制备用泵将去离子水、马来酸酐吸入反应釜中,开启搅拌,至固体全部溶解;将丙烯酸、磷酸二氢钠溶液、引发剂依次滴入反应釜中,滴加时间2. 8-3. 0小时,温度在60-70°C;滴加完毕,温度控制在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莉达徐志宗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德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