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宜徽专利>正文

双开长尾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6937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开长尾夹,目的在于彻底解决袋装全脂灭菌乳、果汁、豆浆等制品传统开封方式不能一次饮完部分进空气后病菌污染致制品酸败变质的安全隐患及低温贮藏的海量能耗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双开长尾夹的结构由一个夹体和两个尾柄构成,夹体由一弹性钢片折成,其背开有一长孔,开口端有向外折卷形成的安装尾柄的枢接孔及向外折成的宽唇夹口;尾柄上设有反向开夹的支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还在于:不仅保持了双开长尾夹长尾夹的传统制造工艺及材质,同时也很好保持了人们开封、倾倒的生活习惯,实现了人们对开封制品要象开封前同样的无菌常温保质、保鲜的环保节能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夹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双开长尾夹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方便营养的袋装全脂灭菌乳、果汁、豆浆等制 品进入日常饮食,人们对开封后制品的防空气中病菌污染,防酸败变质提出了现实要求。但 传统的开封方式无法阻止进袋空气中的病菌污染,因此,为保制品的饮用安全,常要求开封 不能一次饮完的制品需0°c -60C (或0°C -4°c )冰箱贮藏且要2日(或24小时)内或尽 快饮完为佳。且不说每年上千万吨此类制品中不能一次饮完部分的低温贮藏的海量能耗问 题,单就传统开封方式不能一次饮完部分的病菌污染致制品酸败的安全隐患,就让人不能 不忧心。双开长尾夹就是针对性解决此类问题的方便夹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开长尾夹,目的在于彻底解决袋装全脂灭菌乳、果汁、豆浆等 制品传统开封方式不能一次饮完部分的病菌污染致制品酸败变质的安全隐患及其低温贮 藏的海量能耗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双开长尾夹的结构由一个夹体和两 个尾柄构成,夹体由一弹性钢片折成,其背开有一长孔,开口端有向外折卷形成的安装尾柄 的枢接孔及向外折形成的宽唇夹口 ;尾柄上设有反向开夹的支点。本专利技术的优点还在于不仅保持了双开长尾夹长尾夹的传统制造工艺及材质,同 时也很好保持了人们开封、倾倒的生活习惯,且成本费用低廉,环保节能。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示意图。其中,夹体I ;枢接孔11 ;长孔12 ;宽唇夹口 13 ;尾柄2 ;支点2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一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I所示,双开长尾夹包括夹体I和尾柄2两部分构成,夹体I由一弹性钢片弯 折而成,开口端向外折卷形成安装尾柄2的枢接孔11和夹持袋角的宽唇夹口 13,背部有一 可使袋角伸出的长孔12 ;尾柄2上设有反向开夹支点21。本专利技术的双开长尾夹,只要把需开封袋的袋角伸出夹背长孔夹住,剪开袋角,空气 就无法进入袋中;反转捏压尾柄、挤压袋体,夹口在尾柄支点的支撑下反向开启,实现正常 倾倒;松开尾柄,袋口夹合,倾倒完毕,空气也无法进入袋中。正立袋口就可实现对制品与没 开封前同样的无菌常温保质、保鲜。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一区别于夹口,密封效果不如实施例一。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是用来解释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不具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作用,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专利技术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开长尾夹,包括夹体1和尾柄2两部分构成,夹体1由一弹性钢片弯折而成,开口端向外折卷形成安装尾柄2的枢接孔11,其特征是夹体1开口端有外折宽唇夹口13及背部长孔12;尾柄2上有支点21。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开长尾夹,包括夹体I和尾柄2两部分构成,夹体I由一弹性钢片弯折而成,开口端向外折卷形成安装尾柄2的枢接孔11,其特征是夹体I开口端有外折宽唇夹口 13及背部长孔12;尾柄2上有支点21。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开长尾夹,其特征是宽唇夹口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宜徽王若鸿
申请(专利权)人:王宜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