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各类机械设备中盛放油的油槽放油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各类机械设备中都需要油及冷却液冷却和润滑油润滑以及液压油传递动力。由于工作时需保证机械设备供油正常,油槽、油箱、管道、泵构成一个循环回路,工作中油泵将油源源不断的送往油槽,油槽通过出口将油回收到油箱中。由于生产不同的工件时所需液面不同,因此对油槽的液面要进行实时调整。以往常用为抽拉式油位控制结构, 盖结构为一套可升、降出油口的机构,由油位拉杆和波纹管组成,当向上拉动拉杆时出油口位置上升,向下推时出油口位置下降,以此控制油位。由于波纹管在压缩状态下仍具有一定高度,所以出油口即使在波纹管处于下端位时也不能将油槽中的油全部放光。还有一种拉杆复位弹簧式放油结构如中国专利一种油槽底部放油结构(200820034907. X),该结构由放油拉杆、弹簧和油塞组成。上述放油结构由于复位弹簧位于油槽内侧维修极不方便,长时间使用导致弹簧变形密封不完全,无法锁定。因此,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了一种油槽放油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油槽放油结构维修不便,长时间使用导致弹簧变形密封不完全,无法锁定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槽放油结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槽放油结构,其组成包含 拉杆、活塞、驱动机构,其特征是油槽壁两侧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拉杆连接,驱动机构设有扭簧,拉杆下端设有活塞,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拉杆向上运动提起活塞,当拉杆到达上位驱动机构向外拉出锁紧打开放油孔,油液到达所需液位,驱动机构向;驱动机构露出油槽壁外侧设有旋钮和扭簧,油槽壁内侧设有驱动杆,驱动机构的内侧和外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槽放油结构,其组成包含:拉杆、活塞、驱动机构,其特征是:油槽壁两侧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拉杆连接,驱动机构设有扭簧,拉杆下端设有活塞,驱动机构设有驱动杆,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拉杆,提起活塞,驱动机构向外拉出,驱动杆与拉杆配合锁紧,打开放油孔,油液放出,驱动机构向内推入,驱动机构回复力和拉杆活塞重力共同作用,关闭放油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槽放油结构,其组成包含拉杆、活塞、驱动机构,其特征是油槽壁两侧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拉杆连接,驱动机构设有扭簧,拉杆下端设有活塞,驱动机构设有驱动杆,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拉杆,提起活塞,驱动机构向外拉出,驱动杆与拉杆配合锁紧,打开放油孔,油液放出,驱动机构向内推入,驱动机构回复力和拉杆活塞重力共同作用,关闭放油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油槽放油结构,其特征是驱动机构露出油槽壁外侧设有旋钮和扭簧,油槽壁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繁茂,赵艾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萃智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