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第一打印机,具有第一打印头,在该第一打印机中,第一记录介质输送路径线性地布置在水平方向上;第二打印机,具有第二打印头,在该第二打印机中,第二记录介质输送路径线性地布置在水平方向上;以及输送切换路径,布置在第一打印机与第二打印机之间,该输送切换路径被构造为选择性地将装在第二打印机中的记录介质通过其引向第一打印机的第一打印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专利技术基于2011年9月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 2011-192912并要求享有其优先权,将其全部内容通过引证结合于此。
在此描述的实施例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已提出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在卷状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该记录介质包括收据单(receipt sheet)和标签纸(label sheet)。近年来,已提出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装配有用于在收据单上形成图像的收据打印机以及用于在标签纸上形成图像的标签打印机。然而,根据使用频率,很可能收据打印机或标签打印机的打印头中的任一打印头在另一打印头之前出现故障。在这种情况下,在传统的图像形成设备中,需要将记录介质重新装到具有正常打印头的打印机中。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图像形成设备包括第一打印机,具有第一打印头,在该第一打印机中,第一记录介质输送路径线性地布置在水平方向上;第二打印机,具有第二打印头,在该第二打印机中,第二记录介质输送路径线性地布置在水平方向上;以及输送切换路径,布置在第一打印机和第二打印机之间,该输送切换路径被构造为选择性地将装在第二打印机中的记录介质通过其引向第一打印机的第一打印头。附图说明图I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的截面图2是示出了使用图I中的交叉输送路径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图示;图3是示出了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的框图4是示出了从主机发送至图像形成设备的打印数据的一个实例的图示;图5是示出了在正常情况下由图像形成设备进行的操作的流程图6示出了当标签打印机在第二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时由图像形成设备进行的操作的图示。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图像形成设备包括第一打印机,具有第一打印头,在该第一打印机中,第一记录介质输送路径线性地布置在水平方向上;第二打印机,具有第二打印头,在该第二打印机中,第二记录介质输送路径线性地布置在水平方向上;以及输送切换路径,布置在第一打印机和第二打印机之间,该输送切换路径被构造为选择性地将装在第二打印机中的记录介质通过其引向第一打印机的第一打印头。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的实施方式。图I是示出了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的截面图。如图I所示,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100包括作为第一打印机的标签打印机110、作为第二打印机的收据打印机120、 以及输送切换路径130。标签打印机110装配有第一辊驱动部111A,该第一辊驱动部保持卷形式的第一记录介质111并使第一记录介质111在取出方向和回卷(rewind)方向上旋转;第一记录介质输送机构113,该第一记录介质输送机构布置在第一记录介质输送路径上;第一打印头114,用于在沿着第一记录介质输送路径输送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第一压纸辊 (platen) 115,越过第一记录介质输送路径布置在与第一打印头114相对的位置处;第一出口传感器112B,在记录介质输送方向上布置在第一打印头114的下游侧;第一切割器116, 用于切割记录介质;以及标签打印机控制部118。第一记录介质输送路径线性地(成直线地) 布置在水平方向上。收据打印机120装配有第二辊驱动部121A,该第二辊驱动部布置在标签打印机 110下方并保持卷形式的第二记录介质121以使第二记录介质121在取出方向和回卷方向上旋转;第二记录介质输送机构123,该第二记录介质输送机构布置在第二记录介质输送路径上;第二打印头124,用于在沿着第二记录介质输送路径输送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第二压纸辊125,越过第二记录介质输送路径布置在与第二打印头124相对的位置处;第二出口传感器122B,在记录介质输送方向上布置在第二打印头124的下游侧;第二切割器 126,用于切割记录介质;以及收据打印机控制部128。第二记录介质输送路径线性地(成直线地)布置在水平方向上。输送切换路径130包括交叉输送路径131,该交叉输送路径布置在标签打印机 110下方但布置在收据打印机120上方,以将第一记录介质111引向第二记录介质输送路径并将第二记录介质121引向第一记录介质输送路径;第一挡板(flapper)131A,用于使第一记录介质输送路径切换至交叉输送路径131 ;第一入口传感器112A,在记录介质输送方向上布置在第一挡板131A的上游侧;第二挡板131B,用于使第二记录介质输送路径切换至交叉输送路径131 ;以及第二入口传感器122A,在记录介质输送方向上布置在第二挡板131B 的上游侧。图I示出了图像形成设备100,在该图像形成设备中,第一记录介质111通过第一记录介质输送路径输送,并且由第一打印头114在该第一记录介质上打印图像,并且第二记录介质121通过第二记录介质输送路径输送,并且由第二打印头124在该第二记录介质上打印图像。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挡板131A的位置改变为形成第一记录介质输送路径,并且第二挡板131B的位置改变为形成第二记录介质输送路径。图2是示出了使用交叉输送路径131的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图示。如图2所示, 图像形成设备100在回卷方向上驱动第一辊驱动部IllA以回卷第一记录介质111,直至第一入口传感器112A为“0N”。图像形成设备100也在回卷方向上驱动第二辊驱动部121A以回卷第二记录介质121,直至第二入口传感器122A为“0N”。图像形成设备100驱动第二挡板131B以连接输送路径和交叉输送路径131。图像形成设备100在取出方向上驱动第二辊驱动部121A以取出第二记录介质 121,直至第一出口传感器112B为“OFF”。因此,图像形成设备100能够使用第一打印头114在第二记录介质121上形成图像。图像形成设备100也能够使用第二打印头124在第一记录介质111上形成图像。在这种情况下,图像形成设备100在回卷方向上驱动第一辊驱动部IllA以回卷第一记录介质111,直至第一入口传感器112A为“0N”。图像形成设备100也在回卷方向上驱动第二辊驱动部121A以回卷第二记录介质 121,直至第二入口传感器122A为“0N”。图像形成设备100驱动第一挡板131A以使输送路径转换至交叉输送路径131。图像形成设备100在取出方向上驱动第一辊驱动部IllA以取出第一记录介质 111,直至第二出口传感器122B为“OFF”。使用任一打印机在任一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切换根据从控制面板214输入的指令来进行。图3是示出了图像形成设备100的结构的框图;如图3所示,标签打印机110包括作为第一控制部的第一 CPU、作为存储装置的存储器202、第一入口传感器112A、第一出口传感器112B、第一棍驱动部111A、第一挡板131A、第一记录介质输送机构113、第一打印头 114以及第一通信接口 203 (此后被称为I/F)。第一 CPU 118输入来自第一入口传感器112A和第一出口传感器112B的检测信号,并控制第一棍驱动部111A、第一挡板131A、第一输送机构113以及第一打印头114的操作,以通过第一通信I/F 203与收据打印机120通信。收据打印机120包括作为第二控制部的第二 CPU、作为存储装置的存储器212、第二入口传感器122A、第二出口传感器122B、第二辊驱动部121A、第二挡板131B、第二记录介质输送机构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第一打印机,具有第一打印头,在所述第一打印机中,第一记录介质输送路径线性地布置在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一打印机中装有第一记录介质;第二打印机,具有第二打印头,在所述第二打印机中,第二记录介质输送路径线性地布置在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二打印机中装有第二记录介质;以及输送切换路径,布置在所述第一打印机与所述第二打印机之间,所述输送切换路径被构造为选择性地将装在所述第二打印机中的所述第二记录介质通过其引向所述第一打印机的所述第一打印头。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05 JP 2011-192912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第一打印机,具有第一打印头,在所述第一打印机中,第一记录介质输送路径线性地布置在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一打印机中装有第一记录介质; 第二打印机,具有第二打印头,在所述第二打印机中,第二记录介质输送路径线性地布置在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二打印机中装有第二记录介质;以及 输送切换路径,布置在所述第一打印机与所述第二打印机之间,所述输送切换路径被构造为选择性地将装在所述第二打印机中的所述第二记录介质通过其引向所述第一打印机的所述第一打印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打印机布置在所述第二打印机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 所述输送切换路径包括切换挡板,所述切换挡板使记录介质输送路径在记录介质输送路径经过所述输送切换路径与记录介质输送路径不经过所述输送切换路径之间切换; 当输入指令以指示所述第一打印机在置于所述第二打印机中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时,所述切换挡板进行切换以形成经过所述输送切换路径的记录介质输送路径,从而使用所述第一打印机在置于所述第二打印机中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4.根据权利要求2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 所述输送切换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上义昌,嵯峨贤悟,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