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是由小叶爱楠、辣根、玉米须、香附、丹参、薄荷、山飘儿草、郁金、玉竹、八月札、甘草制成。临床可用于治疗胆结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胆结石是指在人体胆道系统内形成的凝结物,属于常见性消化系统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摄入的增多,胆结石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手术治疗是现代医学的首选方法,但手术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尤其是对那些年老体弱及伴随其他疾病不能耐受或不愿手术者。经过临床实践,本专利技术治疗胆结石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小叶爱楠、辣根、玉米须、香附、丹参、薄荷、山飘儿草、郁金、玉竹、八月札、甘草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制备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小叶爱楠40-70份、辣根30-50份、玉米须20-40份、香附20-40份、丹参20-40份、薄荷20-40份、山飘儿草10-30份、郁金10-30 份、玉竹10-30份、八月札10-30份、甘草10-30份。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小叶爱楠50份、辣根40份、玉米须30 份、香附30份、丹参30份、薄荷30份、山飘儿草20份、郁金20份、玉竹20份、八月札20份、 甘草20份。本专利技术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小叶爱楠淡、凉。归心、肝、肾经。清热、利湿、祛瘀。用于黄疸型肝炎,胆结石,水肿,风湿痹痛,胃院疼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无名肿毒等。辣根辛、温。归胃、胆、膀胱经。消食和中,利胆,利尿。用于消化不良,小便不利, 胆囊炎,关节炎等症。玉米须甘、淡、平。归肾、肝、胆经。利尿消肿,清肝利胆。临床用于水肿,小便淋浙,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糖尿病,乳汁不通等。香附辛、甘、微苦、平。归肝、三焦经。理气解郁、调经、安胎。用于胁肋胀痛、脘腹痞满疼痛,经行腹痛等。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用于血瘀之心胸、脘腹疼痛及癥瘕积聚,风湿痹痛,疮疡痈肿等。薄荷辛、凉,归心、肺、肝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麻疹不透,风疹瘙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等。山飘儿草苦、性寒。清肝利胆,清热解毒,利湿。临床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风热感冒,风火牙痛,咽喉肿痛,消化不良,急性菌痢,泌尿系感染,耳鸣耳聋,烧烫伤等症。郁金苦、辛、寒,归肝、胆、心经。活血行气止痛,解郁清心,利胆退黄,凉血。用于热病神昏、癫痫痰闭之证。玉竹甘、微寒,归肺、胃经。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主治阴虚肺燥的干咳少痰,热病伤津,烦热ロ渴及消渴等。八月札微苦、性平。归肝、胃、膀胱经。疏肝和胃,活血止痛,软坚散结,利小便。用于肝胃气滞,脘腹、胁助胀痛,饮食不消,下痢便泄,疝气疼痛,腰痛,经闭胆结石,瘿瘤瘰疬,恶性肿瘤等。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用于痰多咳嗽、热毒疮疡。 胆石症属祖国医学“胁痛”、“黄疸”、“胆痒”等范畴,多发于中老年人。胆为人体中精之腑,附属于肝,主疏泄,人体胆腑功能以疏泄通降为顺,胆石发病缘于肝气郁结,情志不畅,寒温不调、外邪内侵,饮食不节、以致肝胆气滞、湿热壅阻、通降失常,疏泄调条而引起胆气郁结久熬成石。本专利技术中小叶爱楠为君药,具有清热、利湿、祛瘀的作用;辣根、玉米须、香附为臣药,具有清肝利胆、理气解郁的作用;薄荷、山飘儿草、郁金具有清热解毒、疏肝解郁的作用;丹參、八月札具有养血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玉竹、甘草具有养阴润燥、宁心安神的功效。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对胆结石具有独特的疗效,诸药共奏疏肝利胆、益气养阴、行气活血之功效,达到治疗胆结石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干2008年至2011年临床观察胆结石47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I、一般资料47例患者中,年龄21-65岁,病程多在6个月到5年,平均年龄42岁。2、诊断标准參照《内科学》中的诊断依据进行临床诊断右侧胁肋部疼痛放射至肩背部,胸闷,脘腹胀满,恶心,纳差乏力,ロ苦,小便黄赤,多在劳累、生气或过食肥厚油腻、凉食物后上述症状复发有时加重,有时情绪易怒。B超诊断为胆结石。3、治疗方法3. I处方小叶爱楠50g、辣根40g、玉米须30g、香附30g、丹參30g、薄荷30g、山飘儿草20g、郁金20g、玉竹20g、八月札20g、甘草20g。3. 2制备及使用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エ艺制成汤剂,毎日I剂,毎日2次,15天为I疗程。4、治疗结果4. I治疗评定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临床痊愈症状消失,B超显示胆囊内结石较治疗前排出75% ;有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B超显示胆囊内结石较治疗前排出30-45% ;无效症状无改善,B超显示胆囊内结石较治疗前无变化。4. 2结果47例患者中,临床痊愈24例(51% ),有效19例(40. 5% ),无效4例(8. 5% ),总有效率为91. 5%。典型病例I、王某,男,43岁,右上腹疼痛5个月,进食油腻食物、饱餐及重体力劳动时加重, 伴右背部痛、口苦、恶心、纳呆、尿黄、便结。腹平软,无明显压痛点,无反跳痛,舌降,苔黄腻, 脉弦。B超诊断为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服药后I个疗程后,余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2个疗程,B超检查胆囊结石阴性,症状消失,痊愈。2、曹某,女,45岁,右胁痛5年余,经多次诊为“胆囊管结石”,常服疏肝排石药,稍有好转,未根除,体质虚弱,精神欠佳,面色萎黄,舌苔薄白,脉弦细。服用本专利技术药物I个疗程,共排出结石17枚。继续服用I个疗程,B超检查胆囊大小正常,结石与前相比减少 85%,症状消失。3、吕某,男,35岁,右侧胁肋部疼痛放射至肩背部,脘腹胀满,嗳气,恶心,纳差乏力,口苦,劳累,过食肥厚、油腻食物或生气后上述症状明显加重,舌质红,苔黄稍腻,脉弦而紧,B超检查胆囊稍肿大,呈多个胆结石O. 3-0. 5cm。服本专利技术药物I个疗程,症状减轻,食欲增强。继续服用2个疗程,症状消失。B超检查胆囊大小正常,结石与前相比减少8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对本专利技术没有限制。实施例1,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小叶爱楠40g、辣根30g、玉米须 20g、香附20g、丹参20g、薄荷20g、山飘儿草10g、郁金10g、玉竹10g、八月札10g、甘草IOg 制成。实施例2,—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小叶爱楠50g、辣根40g、玉米须 30g、香附30g、丹参30g、薄荷30g、山飘儿草20g、郁金20g、玉竹20g、八月札20g、甘草20g 制成。实施例3,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小叶爱楠70g、辣根50g、玉米须 40g、香附40g、丹参40g、薄荷40g、山飘儿草30g、郁金30g、玉竹30g、八月札30g、甘草30g 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小叶爱楠40?70份、辣根30?50份、玉米须20?40份、香附20?40份、丹参20?40份、薄荷20?40份、山飘儿草10?30份、郁金10?30份、玉竹10?30份、八月札10?30份、甘草10?3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小叶爱楠40-70份、辣根30-50份、玉米须20-40份、香附20-40份、丹参20-40份、薄荷20-40份、山飘儿草10-30份、郁金10-30份、玉竹10-30份、八月札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华,张明英,刘春娟,
申请(专利权)人:刘庆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