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动态成像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444271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磁共振动态成像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K空间低频数据进行反复扫描获得导航数据集;根据钥孔成像原理进行数据扫描得到图像数据集;对所述导航数据集和图像数据集进行重建生成磁共振图像。所述系统包括:导航数据采样模块,用于对K空间低频数据进行反复扫描得到导航数据集;图像数据采样模块,用于根据钥孔成像原理进行数据扫描得到图像数据集;重建模块,用于对所述导航数据集和图像数据集进行重建生成动态磁共振图像。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部分可分离函数成像模型的磁共振采样速度,可实现高空间分辨动态磁共振成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磁共振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磁共振动态成像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磁共振成像作为医学检查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临床医学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诊断信息,与其它医学影像技术相比,磁共振成像具有无辐射危害、多方位和多参数成像等优点,对软组织的检查非常敏感,不仅能够显示有人体解剖结构的形态信息,而且还能反映人体组织的某些生理生化信息。磁共振成像过程中由于受到物理和时间的限制,在较短时间内获取磁共振信号时,往往只能获取到有限的一部分磁共振信号,所获取到的磁共振信号是不完整的,在成像 过程中将会导致傅里叶截断伪影,例如,在脑功能和心脏成像等动态成像方面显得尤为突出。磁共振的成像速度缓慢,磁共振成像过程中被检者身体的不经意移动、呼吸、心跳等都可能导致影像模糊,失真,无法满足高分辨动态成像的要求。部分可分离函数模型是一种动态成像模型,该模型通过将动态磁共振信号分解成时间和空间相关的函数,可有效解决动态磁共振成像中时间和空间分辨此消彼长的制约关系。然而,传统部分可分离函数模型需要采集足够多的预扫描数据才能对模型中的相关参数进行估计,存在预扫描时间过程的缺陷,导致临床中难以得到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共振动态成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K空间低频数据进行反复采样得到导航数据集;?根据钥孔成像原理进行数据扫描得到图像数据集;?对所述导航数据集和图像数据集进行重建生成动态磁共振图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国喜翁卓刘新郑海荣邱本胜邹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