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蚕豆结瘤的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8443224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1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促进蚕豆结瘤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蚕豆间作大蒜,其中4-8行大蒜间作1行蚕豆,大蒜株距:7-9cm,行距10-14cm;蚕豆株距20-30cm,优选为22-28cm;大蒜与蚕豆行距20-30cm,优选为22-28cm;(2)大蒜采用常规施肥,蚕豆不施氮肥,只施磷钾肥,常规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持续消耗土壤中固有的和积累的有效氮素,降低土壤中可利用态氮对蚕豆结瘤的抑制作用,促进蚕豆结瘤,提高土壤中的氮素的浪费和利用空气中氮素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促进蚕豆结瘤的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含氮农用化学品的使用不仅消耗大量能源,而且大量氮肥的使用,不仅造成土壤板结、结构破坏,而且造成水体污染。利用豆科作物的自身结瘤固氮能力,将大气中的气态 N直接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氨态N,不仅可以避免上述缺陷的产生,而且可以增强生态环境安全。植物的固氮能力往往与其结瘤能力呈正相关。提高豆科作物结瘤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提高作物的固氮水平。然而生产上并没有利用的栽培技术条件提高豆科作物的结瘤水平的报道。农业技术的发展不仅要保证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维护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而且这些技术的应用不能以牺牲环境条件为代价。当前,维护农业生态安全,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时代对农业技术的要求和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责任。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以化肥等为主要技术措施的“绿色革命”,促进了农产品产量的大幅度增加的同时,随着时间的延续其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具体表现为长期大量化肥的使用对土壤结构造成严重破坏,农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土壤对作物生长的维持力和自身恢复力日益减弱。同时氮肥的生长需要消耗大量不可再生的能源,其生产的可持续性日益受到挑战。人们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促进蚕豆结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蚕豆间作大蒜,其中4?8行大蒜间作1行蚕豆,大蒜株距:7?9cm,行距10?14cm;蚕豆株距20?30cm,优选为22?28cm;大蒜与蚕豆行距20?30cm,优选为22?28cm;(2)大蒜采用常规施肥,蚕豆不施氮肥,只施磷钾肥,常规管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东生秀红学杨进成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