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设备与配电箱之间的防爆中间接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1369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8 0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电气设备与配电箱之间的防爆中间接线盒,可有效减少设备端电缆长度,方便运输和维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盒体和接线柱,每个接线柱都固定在盒底、与盒底之间装有绝缘体,直立在盒体的空腔中;盒体的底部侧端设有进线孔和出线孔;每个接线柱上均设置有导电的电缆卡子,两个接线柱为一对;每一对接线柱上的电缆卡子通过连接片相互电导通;进线孔和出线孔中均设有密封件。电气设备拆卸维修时,可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处拆卸电缆,避免连接电缆随电气设备一同维修,有效减少设备所带电缆的长度,显著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电缆出现挤伤、破损的几率,同时具有良好的防爆性能,可以应用于特定的场所。(*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的接线装置,尤其是一种电气设备与配电箱之间的防爆中间接线盒,可有效减少设备端电缆长度,方便运输和维修。
技术介绍
在实际生产运行中,电气设备需要定期地进行检修和保养,要进行设备电缆的拆卸、连接。大型设备电缆比较粗,如260kw消防泵电缆一般为2根直径为120mm的3相防爆电缆,在进行设备检修时,因电缆连接线在电机里面连接,无法拆卸电机端的电缆连接线,只能拆卸配电箱端的电缆连接线,使电气设备与配电箱之间的电缆连接线随电气设备一同 送修。这会导致连接在电机上的电缆比较长,在进行检修、运输时极不方便。特别是海上平台,其电气设备与配电箱之间的电缆长达几十米、百余米,由于电缆较长,在拆卸、运输、检修时,需要缠绕这些电缆,不仅工作强度大,而且会增加电缆挤伤、破损现象的几率,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电气设备与配电箱之间的防爆中间接线盒,安装在近电气设备端的电缆线上,有效减少、缩短送修电气设备端的电缆长度,保护电缆,方便维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气设备与配电箱之间的防爆中间接线盒包括盒体和接线柱,每个接线柱都固定在盒底、与盒底之间装有绝缘体,直立在盒体的空腔中;盒体的底部侧端设有进线孔和出线孔;每个接线柱上均设置有导电的电缆卡子,两个接线柱为一对;每一对接线柱上的电缆卡子通过连接片相互电导通;进线孔和出线孔中均设有密封件。接线柱直立于盒体的内部空腔中并与盒体绝缘;电缆由进线孔进入后,接到电缆卡子上,并通过连接片与出线电缆相连通,出线电缆通过出线孔穿出,以保证整个电缆连接过程中的密封性,便于其在防爆区域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安装在近电气设备端的电缆线上,电气设备拆卸维修时,可从本技术处拆卸电缆,避免连接电缆随电气设备一同维修,有效减少设备所带电缆的长度,显著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设备在拆卸、运输、检修中,出现电缆挤伤、破损的几率。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快速地进行电气设备电缆的连接和拆卸。本技术对接线柱以及进线孔和出线孔均做了绝缘处理,具有良好的防爆性能,可以应用于特定的场所。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附图,一种电气设备与配电箱之间的防爆中间接线盒包括盒体I和接线柱4,每个接线柱4都固定在盒底、与盒底之间装有绝缘体,直立在盒体I的空腔中;盒体I的底部侧端设有进线孔2和出线孔3 ;每个接线柱4上均设置有导电的电缆卡子5,两个接线柱4为一对;每一对接线柱4上的电缆卡子5通过连接片6相互电导通;进线孔2和出线孔3中均设有密封件,对电缆实现密封和绝缘。盒体I的上方安装盒盖,盒体I与盒盖的装配边缘设有相互对应的螺栓孔7。所述进线孔2和出线孔3的数量均为2个,所述接线柱4设置6对,可实现两组3相电缆的连接。使用时,将来自配电箱的三相电缆由进线孔2进入,连接在三个接线柱4上的电缆卡子5上,出线电缆连接在同一对接线柱4上的电缆卡子5上,并由出线孔3穿出与电气设备连接。在出线孔2、进线孔3上设置起密封作用的密封件;再通过盒盖与盒体I的配合,可有效保证盒盖与盒体I之间空腔的密封性,使其满足防爆区域的使用要求。将本防爆接线盒安装在设备现场,可有效减少电气设备端的电缆长度,减少设备电缆的损伤几率。·权利要求1.一种电气设备与配电箱之间的防爆中间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I)和接线柱(4),每个接线柱(4)都固定在盒底、与盒底之间装有绝缘体,直立在盒体(I)的空腔中;盒体(I)的底部侧端设有进线孔(2)和出线孔(3);每个接线柱(4)上均设置有导电的电缆卡子(5),两个接线柱(4)为一对;每一对接线柱(4)上的电缆卡子(5)通过连接片(6)相互电导通;进线孔(2)和出线孔(3)中均设有密封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气设备与配电箱之间的防爆中间接线盒,其特征在于盒体(I)的上方安装盒盖,盒体(I)与盒盖的装配边缘设有相互对应的螺栓孔(7)。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电气设备与配电箱之间的防爆中间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孔(2)和出线孔(3)的数量均为2个;所述接线柱(4)设置6对。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电气设备与配电箱之间的防爆中间接线盒,可有效减少设备端电缆长度,方便运输和维修。本技术包括盒体和接线柱,每个接线柱都固定在盒底、与盒底之间装有绝缘体,直立在盒体的空腔中;盒体的底部侧端设有进线孔和出线孔;每个接线柱上均设置有导电的电缆卡子,两个接线柱为一对;每一对接线柱上的电缆卡子通过连接片相互电导通;进线孔和出线孔中均设有密封件。电气设备拆卸维修时,可从本技术处拆卸电缆,避免连接电缆随电气设备一同维修,有效减少设备所带电缆的长度,显著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电缆出现挤伤、破损的几率,同时具有良好的防爆性能,可以应用于特定的场所。文档编号H02G3/18GK202797813SQ20122045476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8日专利技术者王睿, 李世强, 李娟 , 马超, 李常勇, 燕金刚, 高向东, 马庆春, 于勐, 杨洪亮, 刘勇, 肖涛, 张进泉, 周俞良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海洋采油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气设备与配电箱之间的防爆中间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和接线柱(4),每个接线柱(4)都固定在盒底、与盒底之间装有绝缘体,直立在盒体(1)的空腔中;盒体(1)的底部侧端设有进线孔(2)和出线孔(3);每个接线柱(4)上均设置有导电的电缆卡子(5),两个接线柱(4)为一对;每一对接线柱(4)上的电缆卡子(5)通过连接片(6)相互电导通;进线孔(2)和出线孔(3)中均设有密封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睿李世强李娟马超李常勇燕金刚高向东马庆春于勐杨洪亮刘勇肖涛张进泉周俞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海洋采油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