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远距离实时监控的配网带电作业引流装置,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有一对夹持装置、高压绝缘连接线和手持监控器,其中夹持装置包括有活动钳口、固定钳口、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主控板和引流连接装置,在引流装置上设置有效可靠的温度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从而实时采集监控数据,进一步通过无线传送方式,将数据在可控范围内远距离实时传送给地面的手持监控器,以供监护人员查看,使得监护人员能够第一时间获知现场的施工情况,并实时做出判断,提前发出正确的提示,保障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小了其作业压力,有利于带电作业现场施工安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架空线路或电缆的安装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远距离实时监控的配网带电作业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带电作业的多数项目需要采用线路分流技术,如带负荷开断刀闸、带负荷迁移线路、带负荷处理缺陷等,而带负荷带电普遍使用的引流技术方案分两种一种是简单卡线装置,其连接故障线路段的两端上,代替原导线进行分流,从而可实现切断故障线路,实现故障检修,该方案需要近身安装接头,并不定时进行检测以确定引流线运行安全可靠,适用于单点故障及短距离线路缺陷处理。另一种为旁路作业柔性电缆系统,旁路作业系 统集旁路柔性电力电缆、自锁定快速插拔式电力电缆连接器、旁路负荷开关于一体的新型配网检修设备,能在一定范围内完成配网不停电抢修、检修作业;旁路移动箱变抢修车集各类电气单元、旁路作业系统与机动车辆于一体,能够满足用户计划检修、应急抢修、临时用电及重要场所和重大事件可靠供电的工作需要,适应于大型线路旁路迁移,大型技改等项目。上述技术方案中,无论是哪一种方案都需要近身对夹具或者接头进行操作,特别是在作业程序过程中,在安装引流线之前和之后,都需要作业人员采用手动钳形电流表检测线路的电流数据,在拆除引线之前和之后也需要进行同样的检测,另外,当工作人员移位而碰触到已经安装好的引线情况下,也要根据需要进行重复检测,这样在一个作业项目中,需要进行多次的电流检测,作业人员操作起来十分繁琐,而且在作业程序中,作业人员都是近身操作,还必须就近目测观察可能由接触不良,外部电压、电流异常等引起的引流线工作异常,以便对引流线的工作进行现场监控。然而为了尽可能的保障人身安全和连接可靠性,引流线部分需要进行多重绝缘遮蔽,这样的遮蔽使得作业人员难以进行目测,甚至无法进行目测,为了能够尽可能的对引流线的工作进行监控,作业人员需要尽可能的靠近引流线安装点,从而造成安全隐患,导致工器具损伤或人员过于近距离操作而造成人身安全事故。另外,引流线工作状态下的温度参数和电流参数是对引流线工作监控的主要数据,在异常情况下,上述参数会在瞬间发生较大的变化,然而现有的引流装置主要靠人工对上述数据进行近距离的检测,都是定时或者根据需要检测,无法实时检测,因此无法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也就无法提醒作业人员及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难以规避可能出现的线路施工安全隐患。还有,现场的监护人员都是远距离监护的,根据作业人员给出的检测数据,根据作业步骤和相关事项跟监护人员进行确认,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这就存在监护人员未能第一时间获得监控数据、掌握施工情况,也就无法及时发出正确提示,加大了监护的难度。由此,作业人员需要对带电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保证操作过程中作业程序正确、动作规范,否则无法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配网的可靠运行,因此对作业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给作业人员带来较大的作业压力,不利于安全生产。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的夹具或接头因为采用开放式夹持方案,或者简易的夹持设备,或者远距离手动操作(例如采用绝缘操作杆配合带螺杆的传动机构),导致其与导线的连接可靠性往往不能保证,而且人工操作往往存在操作力度不均匀,操作方向摇摆不定,再加上夹具或接头与导线之间如果采用一些线接触代替面接触又容易使得导线在操作过程中,或者反复操作中受损,增加配网运行的不稳定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实时对引流操作进行监控,保障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减小作业压力的具有远距离实时监控的配网带电作业引流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具有远距离实时监控的配网带电作业引流装置,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有一对夹持装置、高压绝缘连接线和手持监控器,其中夹持装置包括有活动钳口、固定钳口、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主控板和引流连接装置,固定钳口与引流连接装置固定连接,而活动钳口则与引流连接装置通过可调连接件连接;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固定钳口上,电流传感器安装在引流连接装置上;高压绝缘连接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每个夹持装置;主控板包括有依序电连接的无线通信单元、中央处理单元以及温度采集电路和电流采集电路,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采集电路与中央处理单元连接,电流传感器通过电流采集电路与中央处理单元连接;手持监控器包括有依序电连接的无线传送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按键输入单元以及与数据处理单元连接的显示输出单元,手持监控器的无线传送单元与主控板的无线通信单元无线连接。两个夹持装置分别夹持在需要旁路引流的两线路上,固定钳口、活动钳口以及引流连接装置均为导电体,线路上的电流将通过引流装置的上述部分以及高压绝缘连接线进行引流。温度传感器主要是感应固定钳口的发热状况,其发热状况能够表示夹持装置与线路的连接状况,可检测夹持的可靠性;电流传感器主要采集通过引流装置的电流数据,该数据能够提供引流装置与线路连接的状况提示,还可以提供线路运行的情况提示。采集的数据通过主控板的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后,通过无线通信单元将数据传送给手持监控器,手持监控器通过无线传送单元接收到监控数据,经过数据处理单元处理后,输出到显示输出单元,提供给监护人员查看。监护人员还可以通过手持监控器输入信息以与主控板进行联系。由于引流装置最重要的就是能够提供可靠、有效的引流方案,以保障线路维护、检修的正常进行,因此该带电作业要求严禁失去监护,否则将带来重大事故。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在线实时监控的方案,在引流装置上设置有效可靠的温度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从而实时采集监控数据,进一步通过无线传送方式,将数据在可控范围内远距离实时传送给地面的手持监控器,以供监护人员查看,使得监护人员能够第一时间获知现场的施工情况,并实时做出判断,提前发出正确的提示,保障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小了其作业压力,有利于带电作业现场施工安全。本技术可以进一步具体为夹持装置还包括有顶紧机构、减速电机和操作棒连接部;固定钳口呈桥状,其一端与引流连接装置固定连接,活动钳口安装在固定钳口下方,其上端面具有与固定钳口桥状所对称的凹弧形,活动钳口一端通过可调连接件与引流连接装置连接,活动钳口的下端部安装在顶紧机构的顶端面上,减速电机的转轴与该顶紧机构传动连接,主控板还包括有一电机驱动电路,其与减速电机的启动电路电连接,主控板及其电源装置安装在一个与减速电机外壳连接的屏蔽盒体中,操作棒连接部的上端部与该屏蔽盒体的下端面连接。操作时,固定钳口和活动钳口分开,作业人员只需将连接有高压绝缘连接线的夹持装置挂接到导线上(采用绝缘操作棒连接操作棒连接部后进行操作),此时导线位于固定钳口的桥状弧形底部,然后地面作业人员开始操作手持监控器,通过按键输入单元输入闭合指令,数据处理单元处理后,经由无线传送单元传送给主控板;主控板的无线通信单元接收到信号后,经由中央处理单元解析处理,然后发送给电机驱动电路,电机驱动电路发出触发信号传给减速电机的启动电路,从而启动减速电机,此时的减速电机转动并带动顶紧机·构和活动钳口向固定钳口方向移动,直到对导线实现可靠夹持。需要撤离时,同样通过手持监控器发出指令,通过主控板触发减速电机转动,带动顶紧机构和活动钳口下移,远离固定钳口,松开导线。这样,由于采用遥控控制的方式对引流装置的夹持装置进行操作,作业人员的操作便简化为挂上和取下夹持装置,操作上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远距离实时监控的配网带电作业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对夹持装置、高压绝缘连接线和手持监控器,其中夹持装置包括有活动钳口、固定钳口、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主控板和引流连接装置,固定钳口与引流连接装置固定连接,而活动钳口则与引流连接装置通过可调连接件连接;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固定钳口上,电流传感器安装在引流连接装置上;高压绝缘连接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每个夹持装置;?主控板包括有依序电连接的无线通信单元、中央处理单元以及温度采集电路和电流采集电路,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采集电路与中央处理单元连接,电流传感器通过电流采集电路与中央处理单元连接;手持监控器包括有依序电连接的无线传送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按键输入单元以及与数据处理单元连接的显示输出单元,手持监控器的无线传送单元与主控板的无线通信单元无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春安,林远造,李文勇,陈永往,郑芳真,陈明阳,卢剑豪,郭小斌,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省晋江市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