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纵机构的后凸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0199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8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操纵机构的后凸轮,它的主体部分为模具制成的凸轮(1),其上设有安装孔(2)、固定孔(3);该凸轮安装在操纵机构后部,操纵机构设计在主令控制器中,实现了主令控制器灵活控制的功能,使得主令控制器在应用中体积小、操作手感轻、传动部分简单,触头通断干脆,系统控制精度高,使用寿命长,工作性能稳定,并且可以机电双项自锁,双控操作提高了安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操纵机构的后凸轮
技术介绍
主令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工程起重机械电气控制系统中,属电气控制系统核心部分;原国内行业使用的主令控制器存在体积大、操作力大、传动部分繁琐,触头通断不干脆,系统控制精度低,使用寿命短,工作性能不稳定等缺陷,并且多为单项自锁,安全性能低;而主令控制器中每一个部件的构造都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纵机构的后凸轮;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的一种操纵机构的后凸轮,它的主体部分为模具制成的凸轮1,其上设有安装孔2、固定孔3 ;两个安装孔2设计在凸轮I的两边;固定孔3设计在凸轮I的中间。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本技术较好的实现了其专利技术目的,本凸轮安装在操纵机构后部,操纵机构设计在主令控制器中,实现了主令控制器灵活控制的功能,使得主令控制器在应用中体积小、操作手感轻、传动部分简单,触头通断干脆,系统控制精度高,使用寿命长,工作性能稳定,并且可以机电双项自锁,双控操作提高了安全性。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 :由附图可知,一种操纵机构的后凸轮,它的主体部分为模具制成的凸轮1,其上设有安装孔2、固定孔3 ;两个安装孔2设计在凸轮I的两边;固定孔3设计在凸轮I的中间。本技术所述的凸轮I是指工程塑料聚甲醛制凸轮;其上设有两个安装孔2、固定孔3 ;其作用是传递命令,控制主令控制器的执行机构上的触点滚轮;其结构如附图I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安装孔2是指设计在凸轮I上的圆形轴孔;其作用是供凸轮I通过丝杆安装在操纵机构的带柄转子上;其设计位置如附图I中标记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固定孔3是指设计在凸轮I上的圆形轴孔;其作用是供凸轮I通过一个固定螺丝固定在操纵机构的带柄转子上;其设计位置如附图I中标记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专利技术名称“操纵机构的后凸轮”中的操纵机构是指于2012年10月09日申请的专利号为201220514527. 2,专利技术名称为“机电双控式主令控制器的操纵机构”专利中所述的操纵机构;所述的后凸轮是指上述专利中标记9所述的凸轮A。 标记数字I标记名称I标记数字I标记名IT1_凸轮I 3_固定孔3 2I安装孔权利要求1.一种操纵机构的后凸轮,它的主体部分为模具制成的凸轮(1),其上设有安装孔(2)、固定孔(3);其特征是两个安装孔(2)设计在凸轮(I)的两边;固定孔(3)设计在凸轮(!)的中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操纵机构的后凸轮,它的主体部分为模具制成的凸轮(1),其上设有安装孔(2)、固定孔(3);该凸轮安装在操纵机构后部,操纵机构设计在主令控制器中,实现了主令控制器灵活控制的功能,使得主令控制器在应用中体积小、操作手感轻、传动部分简单,触头通断干脆,系统控制精度高,使用寿命长,工作性能稳定,并且可以机电双项自锁,双控操作提高了安全性。文档编号H01H21/22GK202796643SQ201220522018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2日专利技术者张国锋, 祝和云, 徐少毫, 祝斌生, 刘异 申请人:湖南华高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操纵机构的后凸轮,它的主体部分为模具制成的凸轮(1),其上设有安装孔(2)、固定孔(3);其特征是两个安装孔(2)设计在凸轮(1)的两边;固定孔(3)设计在凸轮(1)的中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锋祝和云徐少毫祝斌生刘异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高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