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直器及包括该准直器的X光产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39644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7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准直器及包括该准直器的X光产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准直器包括一屏蔽箱,所述屏蔽箱具有设置于其底部的一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具有确定X射线束ψ向角度的一第一侧面和一第二侧面,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分别与所述X射线束ψ向角度的角平分线成一第一锐角和一第二锐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准直器以及包括该准直器的X光产品由于将屏蔽箱的第一开口的两个侧面设置为与X射线束的ψ向角度的角平分线分别成一第一锐角和一第二锐角,因此,处于ψ向角度的边缘的X射线能够被屏蔽箱充分吸收,从而降低X射线泄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准直器及包括该准直器的X光产品,特别涉及准直器的屏蔽箱。
技术介绍
在X光产品中,通常需要在X射线管和X射线探测器之间设置一准直器,以限制X射线束的范围并降低X射线泄漏。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在中国技术专利CN202013751U中公开了一种可用于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的无铅准直器,其包括一由钨塑料合成物制成的屏蔽箱,该屏蔽箱具有设置于其底部的一开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准直器及包括该准直器的X光产品,用以进一步降低X射线辐射泄漏。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准直器,包括一屏蔽箱,所述屏蔽箱具有设置于其底部的一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具有确定X射线束11/向角度的一第一侧面和一第二侧面,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分别与所述X射线束UT向角度的角平分线成一第一锐角和一第二锐角。优选地,所述第一锐角和所述第二锐角为30°。优选地,所述屏蔽箱具有设置于其顶部的一第二开口和覆盖所述第二开口的一盖板,所述盖板具有一第三开口。优选地,所述准直器包括一支撑组件,其用于支撑所述屏蔽箱。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一底板、一顶板、一侧板和一 U形板,所述底板具有一第四开口且与所述屏蔽箱的底部固定,所述顶板具有一第五开口且与所述盖板固定,所述U形板和所述侧板围绕所述屏蔽箱的侧壁,所述U形板与所述底板、顶板以及侧板固定连接,所述侧板与所述顶板以及底板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准直器包括一准直板,所述准直板固定于所述底板且与所述屏蔽箱的底部距离0. 8至1_。优选地,所述准直器包括一预准直板,所述预准直板固定于所述顶板。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X光产品,其包括上述的准直器。优选地,所述X光产品包括一 X射线管,所述准直器包括一对支架,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U形板和所述侧板,所述支架围绕所述X射线管的外壳,用于吸收所述X射线管的散射辐射。优选地,所述支架与所述外壳距离3至5mm。优选地,所述X光产品是一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一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一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一乳腺机、一 C形臂、一数字成像机或一 X射线摄影装置。从上述方案中可以看出,本技术的准直器以及包括该准直器的X光产品由于将屏蔽箱的第一开口的两个侧面设置为与X射线束的UT向角度的角平分线分别成一第一锐角和一第二锐角,因此,处于V向角度的边缘的X射线能够被屏蔽箱充分吸收,从而降低X射线泄漏。该屏蔽箱底面和移动的准直板平行设计并缩减了两者之间的距离,也进一步吸收了 X射线在Z方向上出口的散射。附图说明’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本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中图I为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准直器的示意性爆炸图。图2为图I所示的准直器沿A-A线的剖视图。图3为图I所示的准直器沿B-B线的剖视图。在上述附图中,所采用的附图标记如下100 准直器 126 第三开口102 屏蔽箱 128 支撑组件104 第一开口 130 底板106 第一侧面 132 顶板108 第二侧面 134 侧板110 X射线管焦点 136 U形板112 X射线束138 第四开口114 ¥向角度139 第五开口116 角平分线140 准直板118 第一角度142 预准直板120 第二角度144 支架122 第二开口146 X射线管外壳124 盖板148 可动过滤器150 固定过滤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为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准直器100的示意性爆炸图。图2为图I所示的准直器100沿A-A线的剖视图。准直器100可用于具有X射线管的X光产品,例如一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一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一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一乳腺机、一 C形臂、一数字成像机或一 X射线摄影装置等。如图I和2所示,准直器100包括一屏蔽箱102,屏蔽箱102具有设置于其底部的一第一开口 104。一 X射线管焦点110朝向准直器100发射X射线束112。第一开口 104具有确定X射线束112的nr向角度114的一第一侧面106和一第二侧面108。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所称的“ V向”就是X射线束112在图I中的X-Y平面上的几何形状。X射线束112的11/向角度114具有一角平分线116。第一侧面106和第二侧面108分别与X射线束112的nr向角度114的角平分线116成一第一锐角118和一第二锐角120。换言之,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平行于X射线束的¥向角度的角平分线,在本技术中,第一侧面106和第二侧面108相对X射线束112的nr向角度114的角平分线116倾斜。这样,处于V向角度114的边缘的X射线能够被屏蔽箱102充分吸收,从而降低X射线泄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锐角118和第二锐角120为30°。如图I所示,屏蔽箱102具有设置于其顶部的一第二开口 122和覆盖第二开口 122的一盖板124。如图2所示,盖板124具有一第三开口 126。在本实施例中,屏蔽箱102和盖板124可由钨塑料组合 物制成。图3为图I所示的准直器100沿B-B线的剖视图。如图1_3所示,准直器102包括一支撑组件128,其用于支撑屏蔽箱102。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128包括一底板130、一顶板132、一侧板134和一 U形板136。底板130具有一第四开口 138且与屏蔽箱102的底部固定。顶板132具有一第五开口 139且与盖板124固定。U形板136和侧板134围绕屏蔽箱102的侧壁,U形板136与底板130、顶板132以及侧板134固定连接,侧板134与顶板132以及底板130固定连接,从而将屏蔽箱102固定在由底板130、顶板132、侧板134和U形板136围起的空间中。为加强底板130和顶板132与U形板136之间的连接并进一步降低X射线泄漏,如图I至3所示,底板130和顶板132可设置供U形板136嵌入的凹槽。如图2-3所示,准直器100可包括一可移动的准直板140(其可以是一平直的准直板或一对弧形的准直板),屏蔽箱102的底部平面平行于该准直板140且距离0. 8至1mm。这一距离在确保准直板140可相对且与屏蔽箱102移动的同时,可有效地减少从屏蔽箱102的第一开口 104经由屏蔽箱102的底部与准直板140之间的间隙泄露出来的X射线辐射。如图I所示,准直器100可包括一预准直板142,预准直板142可固定于顶板132,用于对X射线束112进行初步的准直。准直板140和预准直板142均由钨合金线切割制成,以保证其几何形状的精度。如图2-3所示,准直器100还可包括一可动过滤器148和一固定过滤器150。可动过滤器148和固定过滤器150设置在屏蔽箱102内,其中,可动过滤器148位于固定过滤器150的上方。可动过滤器148通过设置在屏蔽箱102上的导轨(未图不)而移动。在需要时,可动过滤器148被移动至固定过滤器150或屏蔽箱102的第一开口 104与盖板124的第三开口 126之间(即X射线束112上)。在不需要时,从上述位置移开,即移动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准直器,包括一屏蔽箱,所述屏蔽箱具有设置于其底部的一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具有确定X射线束ψ向角度的一第一侧面和一第二侧面,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分别与所述X射线束ψ向角度的角平分线成一第一锐角和一第二锐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准直器,包括一屏蔽箱,所述屏蔽箱具有设置于其底部的一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具有确定X射线束11/向角度的一第一侧面和一第二侧面,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分别与所述X射线束UT向角度的角平分线成一第一锐角和一第二锐角。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准直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锐角和所述第二锐角为30°。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准直器,其特征是,所述屏蔽箱具有设置于其顶部的一第二开口和覆盖所述第二开口的一盖板,所述盖板具有一第三开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准直器,其特征是,所述准直器包括一支撑组件,其用于支撑所述屏蔽箱。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准直器,其特征是,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一底板、一顶板、一侧板和一 U形板,所述底板具有一第四开口且与所述屏蔽箱的底部固定,所述顶板具有一第五开口且与所述盖板固定,所述U形板和所述侧板围绕所述屏蔽箱的侧壁,所述U形板与所述底板、顶板以及侧板固定连接,所述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长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