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庆国专利>正文

圆形截面管材滚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3790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形截面管材滚切机,包括一传动轴及其上分别设有传动件与所对应在旋转筒和其上的旋转环上的传动件组成的传动结构,在旋转筒的径向装有滚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旋转筒的内圈是由若干曲线段首尾过渡连接成一个整体连续的内凸轮;在所述传动轴上设有能同向旋转控制滚切装置沿径向进、退的一传动件与离合器连接成的传动机构控制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进退刀可连续同转向进行,能周而复始的连续工作,特别适合制管生产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类切割设备,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圆盘刀滚切金属管材的圆形截面管材滚切机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加工切割金属管材,或制管生产线上截断管材,其滚刀的进刀都是采用液压方式。即利用液压缸驱动,通过齿条机构实现滚刀的径向进刀,从而满足了切管的使用要求。但最关健的问题是,如在使用液压缸通过拔叉推动移动环时易产生偏截,不易保证径向进刀的同步性;另外其整体结构稍显复杂,并且需要配置一套液压系统,及其维护成本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于公开的另一种金属切管机,它是采用机械式进刀方式,利用多级齿轮传动机构,实现对管材的切断。一方面是利用间断的凸轮块实现滚刀的径向进刀;由于设有形成完整的圆周凸轮,不能周而复始的连续工作。另一方面通过驱动轴上的单向离合器控制齿轮机构的反向转动才能完成退刀,这样会产生较大的冲击。该传动结构采用四对大小齿轮相互啮合,还不能实现自动退刀运动,导致传动系统较为复杂。因此,必须对该领域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改进和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设计的圆形截面管材滚切机。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经过深入研究,通过利用连续同向旋转的内凸轮控制滚切装置实现径向进刀及退刀;同时还利用简单的传动机构提供了能够实现转速差及进退刀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实现其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圆形截面管材滚切机,一圆形截面管材滚切机,包括一传动轴及其上分别设有传动件与所对应在旋转筒和其上的旋转环上的传动件组成的传动结构,在旋转筒的径向装有滚切装置,其中所述旋转筒的内圈是由若干曲线段首尾过渡连接成一个整体连续的内凸轮;在所述传动轴上设有能同向旋转控制滚切装置沿径向进、退的一传动件与离合器连接成的传动机构控制装置。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传动件是齿轮传动;或是链轮传动,或是齿形带传动。对于传动机构方式的选用,应根据使用环境,工作范围以及应用的条件来确定。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传动机构是由两对传动件连接组成。因此通过离合器控制其中传动件与对应的传动件是否处于驱动,实现滚切装置进退刀。本专利技术具有的积极效果是1、滚切机设计采用了旋转环上的整圈内凸轮,控制圆盘刀径向进刀,可适用于不同管径的切割,而且连续稳定、周而复始的工作,特别适合制管生产线上使用;此外,通过离合控制滚切机同向旋转情况下实现退刀。避免了现有技术需要电机反转才能完成退刀,这样会带来对滚切装置的冲击;2、传动机构简单可靠,只采用两对传动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3、滚切机可以通过提高传动轴的转速来改进提高切割速度,而且每圈的切割深度不变,不影响刀具的使用奉命。4、滚切机通过调整旋转环内凸轮的线段来增减相对应的滚切装置,具有使用灵活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由图1所示的的圆形截面管材滚切机,具有一旋转筒7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9上。在旋转筒7的前置端安装一个与其转动的旋转环9。所述旋转环9内圈上有一阿基米德螺线段相互连接形成的内凸轮,每一线段的首尾连接是一个不同曲率半径的过渡连接端,该旋转筒7上设有滚切装置。该滚切装置包括一个刀架滑块11,其上下端分别设有铰接的滚轮10和铰接的圆盘刀12,通过刀架滑块11活动安装在旋转筒7上。在所述的旋转筒7和旋转环9上分别设有齿轮6和8,与对应设置的机架9上传动轴1上的齿轮2和4啮合构成传动机构。在该传动机构中的齿轮4与齿2之间的传动轴1上设有离合器3。所述旋转环9上的齿轮8的齿数少于旋转筒7上齿轮6两个齿数,即Z8=Z6-2,而齿轮2和4齿数相等。当处于非切割状态时,通过离合器3处于分离状态,齿轮4处于非驱动状态,这时齿轮2驱动齿轮6带动旋转筒7旋转,此时旋转环9被旋转筒7和滚切装置上的滚轮10带动同时旋转,即n9=n7,此时滚切装置不产生径向位移,滚切装置不工作;当离合器3处于接合状态时,控制齿轮4与齿轮8啮合,带动旋转环9旋转。因齿轮8少于齿轮6两个齿数,故设传动轴1的转速是n1则旋转筒7的转速n7=n1×z2/z6,而旋转环9的转速n9=n1×z4/z8=n1×z2/z6-2),这时n9>n7,即旋转环9产生一个超前于旋转筒7的相对转速差n9-n7,此时通过旋转环9上的内凸轮的轮廓曲线通过接触滚轮10和控制刀架滑块11带动圆盘刀12回转半径逐渐缩小并向心移动,使圆盘切刀12切入管材并周向滚动,直至切断管材。而管材被切断后,滚切装置进入退刀状态,再次控制离合器3处于分离状态,使滚切装置在离心力作用下,滚切装置复位回到初始位置,完成一个切削工作循环。上述传动机构中,除了选用齿轮机构外,还可选用链齿轮,或是齿形带传动。图2所示A向的旋转环内凸轮与滚切装置端面结构,所述旋转环9上有三个曲线段组成的内凸轮,与之每段内凸轮内设置三个由刀架滑块11,及其两端装有的滚轮10和圆盘刀12组成的滚切装置。当同速(n9=n7)旋转时,滚切装置处在每段内凸轮上的最高点即上止点,没有相对运动。当相对运动转速(n9-n7)形成后即n9>n7旋转环9超前于旋转筒7转动,每段内凸轮上滚切装置即由内凸轮上止点,逐渐过渡到下止点,彼此接触点的回转半径缩小。实现进刀,就是说在进刀时,每段内凸轮向径随着相对转角θ的增加,而向径的模r减小。本专利技术的关健,是采用一个完整连续的内凸轮,能够实现周而复始的连续工作。本专利技术另一关健,是选用了传动机构控制装置,能够在同向转速的情况下实现进、退刀。权利要求1.一圆形截面管材滚切机,包括一传动轴及其上分别设有传动件与所对应在旋转筒和其上的旋转环上的传动件组成的传动结构,在旋转筒的径向装有滚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旋转筒(9)的内圈是由若干曲线段首尾过渡连接成一个整体连续的内凸轮;在所述传动轴(1)上设有能同向旋转控制滚切装置沿径向进、退的一传动件与离合器(3)连接成的传动机构控制装置。2.按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圆形截面管材滚切机,其特征是所述的传动机构是由两对传动件连接组成。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截面管材滚切机,其特征是所述传动件是齿轮、链齿轮或是齿形带。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形截面管材滚切机,包括一传动轴及其上分别设有传动件与所对应在旋转筒和其上的旋转环上的传动件组成的传动结构,在旋转筒的径向装有滚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旋转筒的内圈是由若干曲线段首尾过渡连接成一个整体连续的内凸轮;在所述传动轴上设有能同向旋转控制滚切装置沿径向进、退的一传动件与离合器连接成的传动机构控制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进退刀可连续同转向进行,能周而复始的连续工作,特别适合制管生产线应用。文档编号B23D21/00GK1806982SQ20061001238公开日2006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6日专利技术者刘庆国 申请人:刘庆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圆形截面管材滚切机,包括一传动轴及其上分别设有传动件与所对应在旋转筒和其上的旋转环上的传动件组成的传动结构,在旋转筒的径向装有滚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旋转筒(9)的内圈是由若干曲线段首尾过渡连接成一个整体连续的内凸轮;在所述传动轴(1)上设有能同向旋转控制滚切装置沿径向进、退的一传动件与离合器(3)连接成的传动机构控制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国
申请(专利权)人:刘庆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