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维涛专利>正文

易升降双滑杆式外遮阳百叶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32056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20:49
易升降双滑杆式外遮阳百叶窗,属于建筑外遮阳设备领域。包括叶片(1)、叶片角度调节装置和叶片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叶片角度调节装置为滑杆(3)和扭转梁(10)连接围成的顶角可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框体;滑环(2)套合在滑杆(3)上,滑杆(3)为圆杆,表面每隔90°有滑杆边棱(4);叶片升降装置为升降拉绳(6)上端固定在升降卷轴(5)上,穿过叶片(1)上的升降拉绳孔(7)固定连接在最底层叶片(1)上。减小了叶片升降时受到的摩擦阻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时可自由调整透光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易升降双滑杆式外遮阳百叶窗,属于建筑外遮阳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的建筑门窗类百叶窗可分为固定 式、窗扇平开式、窗扇平移式和叶片旋转式,叶片均不可垂直或平行移动,影响视线的通透性和开阔性以及采光、通风;而叶片可移动外遮阳系统就是将遮阳设备安装于建筑物窗户外侧,相比较内遮阳窗帘而言,外遮阳特别是外遮阳窗帘能在第一时间阻挡热量、紫外线、强烈光线于室外,降低室内温度,起到极佳的遮阳节能效果。但现有的外遮阳产品在技术上不成熟,在遮阳的同时,极容易就降低了室内的透光性和通风效果,无法完全兼顾到遮阳、抗风、透光和通风方面的要求。在可升降的外遮阳百叶窗中存在叶片不易滑动摩擦阻力大的问题,且叶片固定在同一角度,不能根据需要调整透光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百叶窗叶片角度可调节、升降时的摩擦阻力小的易升降双滑杆式外遮阳百叶窗。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易升降双滑杆式外遮阳百叶窗,包括叶片、叶片角度调节装置和叶片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片角度调节装置是由两条竖直相对的滑杆和两条上下相对的扭转梁连接围成的顶角可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框体;所述的叶片通过左右两端的叶片连接部安装在左右对称设置的两叶片角度调节装置之间;所述叶片连接部前后两端分别活动安装有两个滑环,两个滑环之间开设有升降拉绳孔;所述的滑杆穿过滑环串联各叶片,滑环套合在滑杆上,滑杆为圆杆,表面每隔90°有滑杆边棱;所述的叶片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卷轴和升降拉绳,升降拉绳上端固定在升降卷轴上,穿过叶片上的升降拉绳孔固定连接在最底层叶片上;所述扭转梁的中心均安装有支撑架,相对两支撑架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的滑环为圆环,通过外侧的两相对安装点活动安装于叶片两端的滑杆穿孔内,可以以两安装点所在直线为轴自由旋转。所述的扭转梁的中心均安装有支撑架,扭转梁可绕安装点转动,蜗轮内侧固定在扭转梁上,蜗杆固定在支撑架上,蜗轮与蜗杆啮合。蜗轮内侧固定在扭转梁上,可以驱动扭转梁旋转,蜗杆固定在支撑架上,可以驱动蜗轮旋转。本技术采用蜗轮蜗杆传动,蜗轮通过内侧的中心轴固定安装在扭转梁一侧,蜗杆联接动力机构。所述的叶片之间有叶片连接线连接,叶片连接线固定在每张叶片的中心线上,使叶片之间保持固定距离并相互连接,叶片连接线最上端固定在支撑杆上。所述的升降卷轴依靠支架连接固定在支撑架上。升降卷轴转动时会缠绕升降拉绳,升降拉绳拉动最底层叶片沿滑杆上升,进而将叶片自下而上依次升起,完成百叶窗收起。升降卷轴再做反向转动时叶片在自重作用下沿滑杆下降、展开。蜗杆受外力转动带动蜗轮转动,使扭转梁绕安装点转动,此时所述平行四边的形状发生改 变,相对两滑杆的间距发生变化,从而驱动叶片改变角度,以适应不同的日照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易升降双滑杆式外遮阳百叶窗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在叶片能够收放的同时增加了叶片角度调节功能,能根据日照强度的不同改变叶片角度。使室内获得适度的光照。通过设置滑环并在滑杆的外表面增加了滑杆边棱,减小了滑杆与滑环的接触面,从而大大减小了叶片升降时受到的摩擦阻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完全兼顾到遮阳、抗风、透光和通风方面的要求的同时可自由调整透光率。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易升降双滑杆式外遮阳百叶窗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易升降双滑杆式外遮阳百叶窗叶片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易升降双滑杆式外遮阳百叶窗滑杆与滑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易升降双滑杆式外遮阳百叶窗A处放大图。其中1、叶片2、滑环3、滑杆4、滑杆边棱5、升降卷轴6、升降拉绳7、升降拉绳孔8、叶片连接线9、支撑杆10、扭转梁11、蜗轮12、蜗杆13、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图Γ4是本技术易升降双滑杆式外遮阳百叶窗的最佳实施例,以下结合附图f 4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广4 :本技术易升降双滑杆式外遮阳百叶窗,包括叶片、叶片角度调节装置和叶片升降装置,所述的叶片角度调节装置是由两条竖直相对的滑杆3和两条上下相对的扭转梁10连接围成的顶角可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框体;所述的叶片I通过左右两端的叶片连接部安装在左右对称设置的两叶片角度调节装置之间;所述叶片连接部前后两端分别活动安装有两个滑环2,两个滑环2之间开设有升降拉绳孔7 ;所述的滑杆3穿过滑环2串联各叶片1,滑环2套合在滑杆3上,滑杆3为圆杆,表面每隔90°有滑杆边棱4 ;所述的叶片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卷轴5和升降拉绳6,升降拉绳6上端固定在升降卷轴5上,穿过叶片I上的升降拉绳孔7固定连接在最底层叶片I上;所述扭转梁10的中心均安装有支撑架13,相对两支撑架13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叶片I之间有叶片连接线8连接,叶片连接线8固定在内帐叶片I的中心线上,使叶片I之间保持固定距离并相互连接,叶片连接线8最上端固定在支撑杆9上。所述的叶片I的两端均呈“H”形设置有滑杆穿孔,在两端的中部设有升降拉绳孔7。滑环2可转动安装于叶片I两端的滑杆穿孔内,可以以两安装点所在直线为轴自由旋转。扭转梁10以中心点为安装点,安装在支撑架13上,可绕安装点旋转,蜗轮11固定在扭转梁10上,可以驱动扭转梁10旋转。蜗杆12固定在支撑架13上,可以驱动蜗轮11旋转。蜗轮11与蜗杆12啮合。具体使用方法为不需要遮阳时,转动升降卷轴5会缠绕升降拉绳6,升降拉绳6拉动最底层叶片I沿滑杆上升,进而将叶片I自下而上依次升起,完成百叶窗收起。当需要遮阳时,再反向转动升降卷轴,缠绕之上升降拉绳6放松并在叶片I自重作用下沿滑杆3下降,叶片I 一一展开。由于滑杆边棱4和滑环2的接触面很小,叶片I下滑时受到的摩擦阻力非常小,下滑通畅。当蜗杆12受外力转动时带动蜗轮11转动,使扭转梁10绕安装点转动,此时所述平行四边的形状发生改变,相对两滑杆3的间距发生变化,从而驱动叶片I改变角度,以适应不同的日照强度。由于蜗杆12能带动蜗轮11,而蜗轮11不能带动蜗杆12,所以当蜗杆12停止转动时,叶片I的倾斜角度便被固定住,外力将不能使其发生改变。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易升降双滑杆式外遮阳百叶窗,包括叶片(I)、叶片角度调节装置和叶片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片角度调节装置是由两条竖直相对的滑杆(3)和两条上下相对的扭转梁(10)连接围成的顶角可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框体;所述的叶片(I)通过左右两端的叶片连接部安装在左右对称设置的两叶片角度调节装置之间;所述叶片连接部前后两端分别活动安装有两个滑环(2),两个滑环(2)之间开设有升降拉绳孔(7);所述的滑杆(3)穿过滑环(2 )串联各叶片(I),滑环(2 )套合在滑杆(3 )上,滑杆(3 )为圆杆,表面每隔90 °有滑杆边棱(4);所述的叶片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卷轴(5)和升降拉绳(6),升降拉绳(6)上端固定在升降卷轴(5)上,穿过叶片(I)上的升降拉绳孔(7)固定连接在最底层叶片(I)上;所述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易升降双滑杆式外遮阳百叶窗,包括叶片(1)、叶片角度调节装置和叶片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片角度调节装置是由两条竖直相对的滑杆(3)和两条上下相对的扭转梁(10)连接围成的顶角可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框体;所述的叶片(1)通过左右两端的叶片连接部安装在左右对称设置的两叶片角度调节装置之间;所述叶片连接部前后两端分别活动安装有两个滑环(2),两个滑环(2)之间开设有升降拉绳孔(7);所述的滑杆(3)穿过滑环(2)串联各叶片(1),滑环(2)套合在滑杆(3)上,滑杆(3)为圆杆,表面每隔90°有滑杆边棱(4);所述的叶片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卷轴(5)和升降拉绳(6),升降拉绳(6)上端固定在升降卷轴(5)上,穿过叶片(1)上的升降拉绳孔(7)固定连接在最底层叶片(1)上;所述扭转梁(10)的中心均安装有支撑架(13),相对两支撑架(13)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维涛
申请(专利权)人:邹维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