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工民建筑,尤其是涉及一种工民建筑的屋面排水天沟。
技术介绍
目前,在屋面建筑工程中,多数是结构层施工完毕后,在结构层面上做防水层,防水层上边再做保温层,保温层上边做钢筋混凝土收面层,在屋面的四周或者纵向作排水天沟,在天沟底部设置落水管(室外落水和室内落水),且落水管的上口和钢筋混凝土收面层上表面平齐;但由于钢筋混凝土收面层一般较薄,且收面层的下部为不同属性的保温材料,施工后易因为温度变化而收面层龟裂,在下雨的时候就会渗进雨水,由于设计没有考虑保·温层下的排水,这时保温材料的空隙就会储存大量的雨水,时间久了就会发生屋面天沟漏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防漏水的屋面排水天沟,不仅结构合理,使用可靠,保证排水畅通,而且还有效地减少屋面因温度变化而发生龟裂,减少屋面漏水现象的发生。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防漏水的屋面排水天沟,包括屋面的结构层、防水层和落水管,在屋面的结构层上设置防水层,且该防水层做入落水管的喇叭口的深度不少于50mm,在防水层上对应位于预埋落水管的位置预留宽不少于400mm、深度不少于200mm的屋面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漏水的屋面排水天沟,包括屋面的结构层(6)、防水层(1)和落水管(5),其特征是:在屋面天沟(4)里的各落水管(5)的喇叭口上均放置钢丝球(7),在屋面天沟(4)中铺设鹅卵石层(3),此鹅卵石层(3)的厚度为100~150mm,此鹅卵石层(3)的下部为厚度50~100?mm的大鹅卵石层,此鹅卵石层(3)的上部为厚度50?mm的小鹅卵石层,在鹅卵石层(3)上放置钢筋混凝土水篦子(2),此水篦子(2)为长方体且中间沿长度方向均布开设长条形漏水口,即各漏水口与水篦子(2)的宽边平行,此漏水口的两端呈半圆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