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降温水分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430959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降温水分流系统,具有循环水池、循环泵、1#车间、水渠、2#车间、三通球阀和污水处理车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设置了水渠,可以使1#车间排出的降温水自然降温后2#车间再用来降温,同时可以调节三通球阀的方向来改变2#车间排出的循环水的流向,这样,即可以节约生产成本,又可以使循环水得到充分利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降温水分流系统,直接涉及一种循环降温水分流系统。技术背景 现阶段,国内大型化工厂,大多数会用循环水给反应容器降温,由于多次循环使用后,循环水温度会升高,增加物料反应时间,影响产量,同时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循环降温水分流系统,可以根据循环降温水的水温,调节循环水的流向,使循环降温水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循环降温水分流系统具有循环水池、循环泵、I#车间、水渠、2#车间、三通球阀和污水处理车间,所述I#车间和2#车间通过水渠相连接,1#车间排出的降温水经过水渠自然降温后,2#车间再用来降温,通过调节三通球阀的方向,可以调节2#车间排出的循环水的流向。本技术由于设置了水渠,使循环降温水的温度得到明显降低,缩短降温时间,同时还可以根据循环水的温度调节三通球阀来改变循环水的流向,使循环降温水得到充分利用,节约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技术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附图示出了本技术一种循环降温水分流系统的示意图,由循环水池I、循环泵2、1#车间3、水渠4、2#车间5、三通球阀6和污水处理车间7组成,通过循环泵2将循环水送至1#车间,1#车间3和2#车间5通过水渠4相连接,1#车间3排出的降温水经过水渠4自然降温后,2#车间5再用来降温,通过调节三通球阀6的方向,可以调节2#车间5排出的循环水的流向,一部分循环水回循环水池I满足1#车间降温用水,另一部分回污水处理车间7用于上流式厌氧污泥床系统升温,这样,即节约生产成本,又使循环水得到充分利用。权利要求1.一种循环降温水分流系统,具有循环水池(I)、循环泵(2)、1#车间(3)、水渠(4)、2#车间(5)、三通球阀(6)和污水处理车间(7),其特征在于:1#车间(3)和2#车间(5)通过水渠(4)相连接,1#车间(3)排出的降温水经过水渠(4)自然降温后,2#车间(5)再用来降温,通过调节三通球阀(6)的方向,可以调节2# 车间(5)排出的循环水的流向。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降温水分流系统,具有循环水池、循环泵、1#车间、水渠、2#车间、三通球阀和污水处理车间,本技术使设置了水渠,可以使1#车间排出的降温水自然降温后2#车间再用来降温,同时可以调节三通球阀的方向来改变2#车间排出的循环水的流向,这样,即可以节约生产成本,又可以使循环水得到充分利用。文档编号E03F3/02GK202787470SQ20122037599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日专利技术者李培芹, 王公新, 李大纲, 李培忠, 王敬水, 王庆友 申请人:山东光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循环降温水分流系统,具有循环水池(1)、循环泵(2)、1#车间(3)、水渠(4)、2#车间(5)、三通球阀(6)和污水处理车间(7),其特征在于:1#车间(3)和?2#车间(5)通过水渠(4)相连接,1#车间(3)排出的降温水经过水渠(4)自然降温后,2#车间(5)再用来降温,通过调节三通球阀(6)的方向,可以调节2#车间(5)排出的循环水的流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培芹王公新李大纲李培忠王敬水王庆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光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